如何避開絕大多數的金融陷阱?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諾亞公開課

“巨大的鯨魚躍出水面的時刻,是它最危險的時刻,中國要警惕這樣的時刻。”

近日,經濟學家、清華大學經濟文化研究院院長魏傑來到諾亞公開課大連站,和我們分享了他對於當下金融行業監管思路的理解。

在魏傑老師看來,投資者盲目追求高回報是中國金融行業詐騙成風的一大原因。“大量詐騙的根本原因都是因為非理性投資。一旦盲目地追求高回報,就很容易落入騙子的圈套。”

演講 | 經濟學家、清華大學經濟文化研究院院長 魏傑

整理 | 諾亞財富品牌市場中心 繆欣欣

本文內容根據魏傑在大連諾亞公開課的演講內容整理而成,有刪節。

全球金融市場有一個“宿命”般的輪迴,簡單而言就是“8”的重演,從1988年的南美金融危機,到1998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再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

每十年一次,逢“8”有危機。2018年,全球金融市場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中國。

西方很多學者覺得中國熬不過三年,就要爆發系統性金融危機。但是對中國來講,我們一定得熬過。

因為一旦爆發經濟危機的話,中國的經濟至少倒退5-10年。

所以其實從2016年開始,中國就開始不再單純強調增長,而是時時呼籲,一定要防範金融風險。

這次十九大也下了死命令,中國絕不能爆發系統性金融風險。所以大家看到現在我們所有的口號都是穩中求進。重點先是穩,然後再進。

也就是說,在不爆發金融風險的前提下,才是進,而2018、2019、2020這三年很關鍵。而一旦我們熬過這三年,中國經濟會進入一個全新的天地。

如何避開絕大多數的金融陷阱?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諾亞公開課

經濟學家、清華大學經濟文化研究院院長魏傑老師來到諾亞大學公開課現場。

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兩個思路

那麼如何防範呢?有兩個思路:

1、整治金融亂象

2、控制債務

一個思路就是儘快清理我們金融亂象。目前經濟的亂象太多了,到處爆發。比如最近所謂的四大高返平臺又爆了,一出來就幾百個億,要儘快治理這些亂象,防止它引爆我們金融風險。

怎麼設定哪些是亂象呢?亂象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個,新技術引起的亂象。

如何避開絕大多數的金融陷阱?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諾亞公開課

新技術分為兩類,一個是互聯網技術。互聯網進入金融行業之後,產生了很多互聯網金融公司。

很多互聯網金融公司在做金融業務,但是沒有金融牌照,也不接受監管,最後導致了大量的亂象出現,這些是近期要重點清理的。

如果你要做金融行業做的事情,就必須要有牌照,必須接受監督,否則你就不能做。

如何避開絕大多數的金融陷阱?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諾亞公開課

另一個新技術是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產生了比特幣,以及所謂的數字貨幣平臺等等,現在我們要清理這些虛擬的空氣貨幣。

一是正式宣佈,比特幣被趕出中國,所有的比特幣業務部門都將被關閉。

最近總有人問我,要不要搞點比特幣投資。

我想提醒各位,一定要注意,比特幣是個人發行的貨幣,不是主權國家發行的,所以它很難成為通用貨幣。

央行已經正式宣佈,要將數字貨幣平臺全面關閉,建議大家不要參與,因為數字貨幣市場現在很複雜,目前國家正在全面整治。

所以我們看到目前金融亂象的第一種是新技術引起的,這裡的技術主要指互聯網技術和區塊鏈技術,重點清理的就是互聯網金融和數字貨幣亂象。

股權質押,槓桿亂象叢生

第二個亂象是在改革中形成的。

在過去很多年中,我們改革的方向是對的,思路也是對的,但是配套措施對不上,結果出現了亂象。現在再看,好多金融大鱷,都是空手套白狼起來的。

為什麼?改革亂象所致。

比如,一個人在銀行貸了500個億,買了別的上市公司的股權,然後又把手裡的股票全部質押了,再套現出來,去買別的股權。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斷地把債權變成股權,最後股權不斷地被放大。

所以這次清理亂象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查清楚錢的來源。

比如我們看到很多的保險公司,借了幾萬億來辦公司,所以我最近看到好多保險公司都要賣自己,價格開的很便宜。因為他不賣公司,就要被查,一查很可能就要坐牢。

今年,我估計失聯的、自殺的、進去的還會有很多很多,現在才剛剛開始。

所以我們也就知道為什麼銀保監要合併?就是為了查錢的來源,賬目合在一起查,一查就露餡。

盲目追求高回報,導致中國理財詐騙成風

第三個亂象是非理性投資理念引起的。

過去我們所有的投資者都在盲目追求高回報,結果導致在中國詐騙成風。

如何避開絕大多數的金融陷阱?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諾亞公開課

最近一個外國學者在中國專門調研這樣的詐騙案例,他告訴我,中國是一個神秘的國家。

為什麼?他說,沒想到詐騙在中國這麼容易,所以這是一個神秘的國家。

為什麼詐騙很容易?因為所有人都在追求低風險高收益高回報,大量詐騙的根本原因都是因為非理性投資。

所以大家不要太多地追求高回報,如果給你那麼高的投資回報,那麼你就要注意了,要研究為什麼他能給到這麼高的回報。

這麼多詐騙案子不斷爆出,如果我們去研究一下,都是因為投資者的貪心所致。你琢磨著別人的高回報,結果別人把你的本金詐走了。

案例

最近有個人告訴我他在香港做投資,一直都是高回報,他特別高興,所以不斷地往裡面投錢,最近一次打了5000萬,結果對方就消失了,對方等的就是這5000萬。

所以今年我們要全面清理非理性投資帶來的詐騙亂象。

國家為什麼反覆強調我們不要再搞保本理財的原因也在此,他要校正人們的投資理念,不要盲目地去追求高回報。

去債務,從國企和地方政府開始

第二個防範金融風險的思路,叫做“控制債務”。

現在我們整個社會的負債率是多少?大約是我們GDP總量的250%。

去年我們國家的GDP是82萬億,乘上250%,就是我們的總負債。不管是政府還是企業、個人的總負債都太高了。

有人曾經算過一個數據,如果中國負債率持續上漲的話,一旦達到GDP總量的270%,中國將爆發一場嚴重的金融危機,屆時中國經濟至少要倒退5-10年,所以中央一再強調,必須要去槓桿,必須控制債務率。

再繼續放任的話,金融危機很快就要爆了。這也是為什麼中央現在監管很嚴厲,生死之爭,如果我放任你,大家都完蛋。

今年將嚴格控制三種債務增長。

1、個人債務。

嚴格控制個人負債率,重點控制房貸。因為我們這幾年個人負債率上漲太快的原因,就出在房貸上。

2、企業債務。

企業債務現在是我們GDP容量的160%,遠遠超過紅色警戒線了,所以要嚴格控制企業債務。

但企業債務也要分開來看,民營企業的負債不高,國有企業負債太高,所以這次企業債務去槓桿的重點是國有企業,從現在開始要嚴格控制和降低國有企業的負債率,未來三年內完成國企債務去槓桿的進程。

所以最近我去國企做調研,他們都告訴我,眼下的壓力不是利潤指標,而是還債指標,必須要按指標,把負債率降下來。

國企現在兩件事情很熱鬧。

第一件事,不斷地賣資產,賣了資產還債。

另一件事,和民企搞混合經濟。為什麼?把民企拉進來,我的利潤變大了,負債就降下來了。

一些民營企業要注意,他們的目的不是和你搞混合經濟,而是要降低負債。那就提條件,我不要股權,只要現金。他肯定沒有錢給你,給你的都是股權,你們要適當地注意一下,不要陷進去。

3、政府債務。

為什麼現在地方政府債務這麼高?主要是因為PPP項目,地方政府盲目地搞PPP項目。

如何避開絕大多數的金融陷阱?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諾亞公開課

PPP項目是政府擔保,企業借錢,看起來不是政府債,最後實際上都是政府債。

為什麼?因為PPP項目都是公共產品,最後都要政府回購,實際都成為政府債務,上升很快。所以今年政府債務的重點是控制所謂的地方債務,而控制地方債務的重點,是清查PPP項目。

最近大家看叫停了許多PPP項目,像叫停了包頭地鐵,包頭地鐵也開建,結果炸掉回填。現在發改委已經叫停了已經批准的13個城市的地鐵修建。為什麼叫停?因為不符合標準。這就是盲目地讓地方政府債務上升。

最近財政部已經正式宣佈,在已有的PPP項目,有1.8萬億不屬於PPP,要全部清理。

所以今年我們看到防範金融風險的思路主要就是這兩條,一是儘快清理金融亂象,二是嚴控已經高築的負債,不能再有增加。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我們預計未來三年,都可能是這種比較緊張的狀態,所有的調整,比如流動性調整,都是由金融經濟向實體經濟傾斜,主要原因就是擔心金融系統性風險的爆發。

當然除了防範系統性金融危機之外,中國經濟還有很多很多需要考慮的問題,比如說資產泡沫的問題、房地產的問題,都在我們的考慮之列。

我最近一直在研究房地產泡沫的問題。建議大家在防範金融風險的過程中間,也一定要注意在防範金融風險條件下,對房地產資產價格評估的問題,因為如果出現風險,很多都是聯動效應。

我給一個研究生班上課,有一個北京的男孩子不好好學習。我就跟他聊天,我說你得好好學習,北京競爭這麼激烈,你不好好學本領,以後怎麼在社會上混?

他也毫不在意。他說老師,我在北京不用工作。為什麼,我爺爺有兩套房,我爸爸有三套房,這些以後肯定都是我的,我一個人北京就五套房。我以後再找個女朋友,和我一樣在北京有五套房的,我兩加一起十套房,根本不用工作就可以過得很好。

小夥子確實想得很好,但是到那個時候,說不定泡沫已經破了。所以現在購買房地產,大家一定要謹慎再謹慎。

但是總體而言,中國經濟不會出太大的問題,還是要對未來有信心,風險防控必須提上重中之重。

* 本文根據魏傑老師6月24日在大連諾亞公開課上的發言整理而成,首發諾亞財富(微信ID:NoahGroup),轉載請在下方留言獲取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