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中國不喜歡泰戈爾!

1913年,印度詩人泰戈爾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消息傳來,整個亞洲為之沸騰,泰戈爾被譽為是為整個受壓迫的亞洲人民爭了一口氣。值得注意的是,獲得諾貝爾獎的是《吉檀迦利》的英譯版,而並非原著。起初《吉檀迦利》以印度語寫成,泰戈爾以英語進行了翻譯,並在原著基礎上更多的迎合西方讀者的口味,以此為基礎獲得了諾貝爾獎。

當時的中國不喜歡泰戈爾!

1923年、1929年,泰戈爾兩次受邀來華講學。泰戈爾的講學極受歡迎,學生幾乎擠滿了整個禮堂,然而場外卻不時有人散播反對泰戈爾的傳單,呼喊批評泰戈爾的口號。對於泰戈爾,中國文學界表現了截然不同的態度。

以徐志摩為首的“新月派”很是追捧泰戈爾,徐志摩的老師梁啟超更是公開表示,要對泰戈爾表示“二十分的歡迎”。魯迅、郭沫若等很是不喜歡“新月派”的張狂性子,甚至認為徐志摩之流根本就不算詩人。郭沫若、陳獨秀更是公開批判泰戈爾,魯迅對其也很是冷淡。

當時的中國不喜歡泰戈爾!

泰戈爾在演講中聲稱,西方文明已經陷入危機,倡導印度和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明,鼓吹東方文明拯救西方文明。其實泰戈爾認為西方剛剛經歷了一戰,社會體系瓦解,正是東方拯救西方的時機。然而這種說法缺少必要的科學理論作為支撐,泰戈爾卻認為科學理性不能解決一切,應以信仰的力量加以支撐,這對剛剛破除封建枷鎖,走向科學、民主的中國來說簡直是“妖言惑眾”。

當時的中國不喜歡泰戈爾!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文化界對泰戈爾批判幾乎成了一邊倒的趨勢,陳獨秀甚至在雜誌中將泰戈爾比作太監。泰戈爾不得不在一片罵聲中離開中國,臨行時泰戈爾表示“不會阻止中國人飛奔向金錢”。泰戈爾所謂的金錢,對當時的中國來說更是科學、民主、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