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需「三長」

成事需“三长”

唐代著名史學家劉知幾在其著作《史通》中,總結治史者應具備“才、學、識”三長。千年之後,當代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在其著作《中國哲學簡史》序言中進一步闡釋,歷稽載籍,良史必有三長:才、學、識。學者,史料精熟也;識者,選材精當也;才者,文筆精妙也。這些都是從治學的角度闡發的宏論。

成事需“三长”

實際上,在社會分工中,立言當學者的只是少數人,大多數人還須幹事創業,為民族為國家立點事功。延伸來看,良史三長:才、學、識,同樣適用於幹事成事。在此,我不妨對三者的次序略作調整:學、識、才,這樣更加符合人類的認知規律與實踐規律。

“學”是認知層次的事。《論語》的首篇是“學而”、首句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荀子》的開篇是“勸學”,幹一件事之前,首先必須學習黨的基本理論、通曉相關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有了豐富的理論素養、充足的專業知識儲備,乃至長於一技或精於一技,就不會說外行話、做外行事。在學習的基礎上,還須重視調查研究。真實的情況、鮮活的經驗,都來自調查研究。只有深入調查研究,才能全面掌握客觀對象的第一手資料,準確把握事情的來龍去脈。通過學習和調研而獲得真知、掌握實情,這是我理解的“學”。

成事需“三长”

“識”是判斷層次的事。面對同樣的事實、同樣的材料,由於“識”有高低之分,判斷與結論自然就有精彩與平庸、沉穩與虛浮、準確與偏頗之別。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船山說:“道莫盛於趨時。”意指思想在於與時俱進。在幹事創業的道路上,偶然性非常之多,一個偶然的因素,往往可以影響甚至決定事情的成敗。因此,在面對各種偶然性時,保持獨立思考,不盲從、不跟風,促使偶然性組合成必然性,既在客觀上符合時代趨勢,又在主觀上符合個人潛能,方能找準努力的方向。當然,格局大者往往見識高,心裡山高水闊,眼裡天地澄明。當代著名藝術家吳冠中主張“風箏不斷線”,指的是作品好比風箏,飛得再高再遠也不能斷線,因為線的另一端是啟發作品靈感的母體,是人民大眾之情誼。所以,我們在作選擇的時候,既要考慮是否適合並有益於成就自我,更要考慮是否有益於造福他人和社會。

“才”是運用層次的事。在我看來,才至少有兩種:文才和幹才。有文才者,能把文章寫得優美;有幹才者,能把事情幹得漂亮。如何把我們所研判的見識見解和事業規劃,結合社會的需要,結合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落實得更好、呈現得更好,需要我們拿出幹才,善作善成。曾國藩說:“天下事在局外吶喊議論,總是無益,必須躬自入局,挺膺負責,乃有成事之可冀。”幹才不僅體現為一種業務能力,同時也蘊含著一種擔當負責的態度。只有敢於擔當,善於作為,方能把事情做對,把事情幹成。

成事需“三长”

明代著名哲學家王陽明說:“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有意識培養“學、識、才”三長,並有勇氣將“學、識、才”三長付諸行動,付諸實踐,達致幹成事的願景,這才是我們幹事創業的正確打開方式。

(選自《新湘評論》)

成事需“三长”

本週熱文

成事需“三长”成事需“三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