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故事|崔學軍:在DNA中探索案件真相

警察故事|崔学军:在DNA中探索案件真相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克拉瑪依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崔學軍從警17年,他始終不懼艱險、愛崗敬業、精益求精。

2010年,他入選公安部青年人才庫;2013年,他入選新疆刑事科學技術專家庫;2016年被聘為自治區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員;2017年被評為克拉瑪依市首屆“拔尖人才”。

警察故事|崔学军:在DNA中探索案件真相

崔學軍在勘驗現場。

開闢DNA辦案新天地

2001年,崔學軍大學畢業後考入公安民警隊伍,成為克拉瑪依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技術大隊的民警,跟著師傅祝志偉學血型檢測技術。

5年後,崔學軍把目光投向了神奇的DNA,決定在這一領域開闢出新的天地。於是,他投身到DNA指紋圖技術研究中。在枯燥重複的實驗技術工作中,崔學軍提取信息、入庫比對、核查數據……但從來沒有喊過苦、喊過累。

2007年5月,克拉瑪依市公安局建成了DNA實驗室並正式投入運行。崔學軍將克拉瑪依市和烏魯木齊市的DNA數據庫與國家DNA數據庫進行手工比對,篩查出可疑人員,再結合各類案件進行比對分析……2008年,崔學軍在DNA對比中發現了犯罪嫌疑人呂某,成功破獲了2002年的一起積案,開創了克拉瑪依市公安局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破獲命案之先河。

DNA實驗室結碩果

2009年6月,克拉瑪依市公安局DNA實驗室數據庫實現了與全國公安DNA數據庫聯網,填補了該市刑事科學技術的一項空白。從此,崔學軍致力於進一步推動DNA辦案工作。

2013年,崔學軍帶領DNA實驗室技術人員經過實驗摸索、查閱資料,虛心請教北京市公安局、公安部多位專家老師,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骨骼檢驗流程,在牙齒、長骨骨松質以及檢驗難度最高的白骨化長骨、頭蓋骨骨密質中成功檢出清晰的DNA分型。該檢測技術完全符合個體識別和親緣鑑定的認定條件,克拉瑪依市公安局DNA實驗室也成為全疆第一家在設備和技術能力上具備開展DNA骨骼檢測技術的鑑定機構。

醉駕入刑後,血液中酒精含量檢測結果直接關係到犯罪嫌疑人受到處罰的輕重。為保證酒精檢測的客觀公正,崔學軍提出了《酒精檢驗檢測盲測制度》,從檢驗的委託、受理、檢測、報告發放4個方面制定了詳細的步驟措施,避免人為因素干預,保證了檢測結果的客觀公正,此管理制度的改革創新榮獲“全國公安機關改革創新大賽”優秀獎。

2013年,克拉瑪依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順利通過國家審核,成為全疆首家、西北地區首批通過審核的刑科所;2015年10月,克拉瑪依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作為試點單位通過了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現場評審,被自治區公安廳通報表彰;這些成績都離不開崔學軍的努力和付出。

每年公安部舉辦的實驗室能力驗證(盲測)都是全國刑事技術部門的“大考”,作為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主管技術的副所長,崔學軍克服種種困難,憑藉紮實的專業功底,以嚴謹的態度,全力保障死因鑑定、人身傷情鑑定、DNA檢測、毒品檢驗、毒物檢驗、指紋鑑定、足跡鑑定、影像檢驗、筆跡鑑定、印章鑑定、電子物證等11個項目的盲測考核工作的順利進行,並連續6年各項考核成績均取得“滿意”結果。

因工作成績突出,他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三次,榮獲克拉瑪依市十佳優秀政法幹警、優秀人民警察、崗位業務能手等榮譽稱號,兩次榮獲全國公安基層技術革新優秀獎、公安部優秀科技人才一等獎,個人獎項累計達20餘項。

DNA協助辦案顯神通

在大案難案面前,崔學軍總有一股倔強勁兒,不找出犯罪分子的蛛絲馬跡絕不罷休;只要找到一絲線索,不付出百分努力絕不輕言放棄。憑著這股狠勁和認真勁,許多疑難案件在他手上迎刃而解。

2014年8月,克拉瑪依市發生一起兇殺案。崔學軍從送檢的海量物證中篩選出菸頭、礦泉水瓶、帶有斑跡的衛生紙等關鍵物證,加班加點實驗檢測,準確地檢出犯罪嫌疑人的DNA數據。由於數據在國家DNA庫內比對週期長,崔學軍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北京市、烏魯木齊市等地的公安部門溝通聯繫,開展人工手動比對,僅用了9個小時就成功鎖定犯罪嫌疑人。

2007年,克拉瑪依市居民宋某某的女兒被拐賣,後經“寶貝回家”網站母女相認。雖然生理特徵符合,但DNA親緣鑑定才是唯一的確認渠道。崔學軍本著“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原則,積極協調公安部打拐辦、吉林省松原市公安局、自治區公安廳,為辦理此事開闢綠色通道,以最快的速度將DNA結果報至公安部,得到專家認可。2017年7月6日,失散10年的宋某某母女終於團聚。

自開展打擊“盜搶騙”專項行動以來,崔學軍利用DNA技術相繼偵破了多起案值較大的“盜搶騙”案件,及時追回了群眾的財產損失。

多年來,崔學軍用DNA技術為案件偵破提供了有力支持,出具的鑑定書沒有出現過一次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