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新」在哪裡?

成就新零售


自2016年新零售概念提出以來,在新零售概念是真是偽的爭議聲中,新零售業態層出不窮。面對這個被稱為萬億級的大市場,新零售從業者又會如何應對市場的各種變化?它下一步發展方向在哪裡?每一家企業對新零售的理解都不一樣,答案也各異。

  在近日由全球未來科技大會組委會主辦,上海市互聯網協會、艾媒諮詢集團承辦的“2018全球未來科技大會”上,來自新零售行業上下游產業鏈的企業就新零售未來發展進行了深入討論。

(圖為大會現場)

  加入阿里之後,餓了麼:不想做只是送外賣的企業

  對於企業而言,新零售帶來的是一次產業升級的機遇。今年以來,在阿里生態資源加持下,餓了麼新零售業務正進一步向縱深發展。

  “餓了麼加入阿里,未來會成為阿里本地生態的重要入口,目前我們這個事業部負責落地執行餓了麼和阿里大生態新零售的結合。”餓了麼新零售事業群戰略官付春龍在上述大會上表示。

  7月5日,阿里巴巴零售通和餓了麼正式宣佈戰略合作計劃,雙方將對遍佈全國的天貓小店進行聯合運營賦能。一方面,零售通會幫助他們更便宜進貨、更科學地管理店鋪,另一方面,餓了麼會為其提供線上銷售平臺,蜂鳥配送提供24小時本地即時配送服務。

  作為國內主要的外賣平臺之一,加入阿里生態圈之後,餓了麼有意往新零售方向擴展。據悉,餓了麼一方面會加入更多零售品類,比如水果、生鮮、藥品、鮮花等,同時會進行銷量的升級,依靠數據驅動,以用戶為中心,推動線上線下的融合。

  在付春龍看來,餓了麼當下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建立起本地生活服務品牌的定位。“在消費者心中,餓了麼還是送外賣的,我們應該改變這一形象,逐漸擴充到本地生活服務的更多品類。如何在融入阿里生態的過程中,儘快和阿里生態的零售板塊業務進行融合,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他說。

(圖為《人工智能崛起,新零售走向何方》高峰對話現場)

  餓了麼想要趕上新零售的大風口,藉助阿里的資源優勢顯然是一個明智之舉。據悉,從今年4月份開始,餓了麼就與零售通在杭州展開了試點合作。有報道稱,在餓了麼上線的杭州天貓小店,試運營1個月的交易額增長3倍,可樂、啤酒等爆款銷量增長10倍,單店的外賣交易額已跟線下持平。

  線上線下怎麼打通?最直接的媒介就是人臉

  如何把線上和線下打通,一直是新零售發展的核心問題。隨著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各類新零售的技術服務提供商們提供了不同的解決方案。本次大會上,雲從科技副總裁張立給出了一個答案——“線上線下打通最直接地媒介就是人臉”。

  在新零售的戰場上,做得好的大多是那些有效融合了線上和線下的玩家。比如2016年6月宣佈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的沃爾瑪,通過深度融合,優勢整合,山姆會員商店、沃爾瑪官方旗艦店及全球旗艦店上線京東平臺,並開通了京東到家業務。這讓沃爾瑪獲得迅猛增長的線上業務,其也在全球品牌100強榜單中位列零售品牌的第4位。

  在張立看來,可以藉助人臉識別技術來打通線上線下,幫助商家更好的銷售商品給有需要的消費者。“人臉是唯一的身份特徵,可以來完成各種交易,這是接下來新零售發展可以嘗試的一個方向。”張立認為。

  可以想象這樣一個場景,當消費者走進門店的時候,藉助人臉識別就可以對消費目標進行分析,進而輔助開展精準營銷。肯德基在中國門店裡已應用了天貓新零售人臉識別、自助點餐技術,被稱為“微笑支付”。

  除了雲從科技之外,一些科技公司也在加快人臉識別在新零售領域的應用。2018年,曠視科技就試圖搭乘新零售的快車,與國內便利店數字新零售賦能商——鮮生活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成立人工智能新零售研究院。

  開為科技的“夢之屏”的人工智能產品終端也在全國的便利店加速落地。這套以“夢之屏”終端為基礎的人臉識別會員系統,去年10月正式投入運營。

  依靠人臉識別技術,開為的屏幕終端可為每位顧客建立人臉會員ID,首次建立人臉ID時,顧客需要掃描屏幕上二維碼關注便利店的微信公號,即可完成人臉ID與微信ID的綁定。

  社交用戶將突破3.1億,社交電商崛起

  2018年以來,社交電商崛起,成為新零售領域發展的一大亮點。拼多多赴美上市,展示出社交電商市場的巨大潛力。

  “移動互聯網興起之後,微商發展迅速,但是微商屬於個體群體,會存在種種約束,像拼多多這樣以正規軍的身份來做社交電商更有發展機會。”艾媒諮詢CEO張毅表示。

(圖為廣東省互聯網協會副會長、艾媒諮詢CEO張毅)

社交電商的興起憑藉的是國內社交用戶規模的迅速增長。數據顯示,2015年整個中國社交用戶整體來說不到1個億,有業內人士預測稱,到了2018年這個數據一定會突破3.1個億。

  通過視頻、網站等社交化渠道,企業可以更有效的捕捉消費需求。一位視頻直播領域從業人士表示,現在企業也意識到,藉助社交化媒體貨新媒體的方式,能夠更多的影響到客戶的溝通和認知。

  艾媒在《2018Q1中國社交電商行業市場研究報告》中指出,社交電商用戶以年輕群體為主,30歲以下用戶佔比六成,其中24歲及以下用戶佔比31.8%。

  目前社交電商行業發展還未成型,不過如拼多多這樣的玩家已經在分割阿里和京東的市場份額。上述報告還顯示,目前國內社交電商的主要模式可分為社交內容電商、社交分享電商以及社交零售電商,小紅書、禮物說、洋蔥OMALL可以依次歸類。因模式不同,這些社交電商看似各自發展、互不干擾,但實際上隨著背後的投資脈絡逐漸清晰。

  小紅書上一批明星和網紅的“帶貨”能力,已顛覆了人們對商品銷售模式的固有認知:藉助社交分享,原本的電商平臺色彩被削弱,但實際促成的消費行為卻在不斷增長。

  目前,騰訊、阿里、京東等巨頭皆嘗試佈局社交電商,隨著巨頭的加入,社交電商的陣營勢必會不斷壯大。


投資界


什麼是新零售?簡單來說,就是以數據為驅動,通過新科技發展和用戶體驗的升級,來改造零售業形態。

那麼新零售到底新在哪裡?

首先是新科技帶來的變化,新科技帶來的最大變化是提升用戶體驗、運營效率,以及改變用戶的消費場景。

通過零售業的三個場景分開說:

在消費者端,新科技可以大幅提升消費者用戶體驗。例如亞馬遜的無人超市,不用排隊,也無需等待結賬;更加便捷的支付方式,例如二維碼掃碼支付,大大縮短了收銀時間;純線上的會員體系和卡包體系,例如很多連鎖購物店都支持微信公眾號在線綁定會員,並享受優惠折扣。

在產品後臺,新科技可以幫助軟件和硬件系統升級,將所有的企業內部系統轉化為更便捷的雲端模式,如客戶管理系統,員工管理系統,貨品管理系統,各大門店管理系統等。

在運營側,則更強調供應鏈管理和營銷運營。利用新科技來監控市場動態和各個門店的消費習慣,確定供應鏈運營策略,加強精細化運營。

此外,在新科技的不斷髮展中,電商用戶的消費路徑也一直在發生轉變:曾經是從線下延伸到PC,從PC轉移到移動端。

但現在,消費路徑已經延伸開始到直播平臺、智能家居上面:很多實體品牌開始和當紅主播合作,在直播中產生銷售;接下來,用戶的消費路徑將延伸到VR/AR平臺上,甚至會延伸到智能家居中。

用大數據加強對消費者觸達。

傳統的實體零售店最大的痛點是不能有效收集、監控消費者行為,無法精細化運營,但電商可以通過數據的收集分析,進行精準的商品推送、關聯,通過大數據檢測用戶的購買行為,優化營銷方案。

但很多同時開展電商業務的零售商,其線上線下的數據並沒有打通,這也造成了很多用戶的消費行為數據缺失,難以建立精準用戶畫像。

通過對供應鏈的管理和控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時提升產品品質。


黑馬良駒


新零售與傳統零售間的“新”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供應鏈的創新:由傳統的個體供應鏈——升級到:大供應鏈即S平臺。


比如,大供應鏈集全球採購優勢、大數據信息化、物流、倉儲、服務為一體,海量的產品如京東、天貓平臺,超強的信譽背書、資本支持融資更方便,高勢能傳播更容易引起全民瘋傳,這些都是“小帆船”的個體經濟無法相對抗的。


2、從線上到線下的融合發展:

比如,新零售最形象的就是:線上一個超大的供應鏈商城平臺,線下深度服務實體店,二者融合;比如京東新零售。


3、對於所有創業者的高賦能:這種賦能要遠比傳統的代理-分銷制要更緊密。


新零售可以賦能給所有創業者,互聯網下半場,就是爭搶“賦能”,放棄被賦能權=放棄生存權!我們無需再有囤貨、品牌、資金、售後、物流、採購、培訓、信譽度等壓力,這些都是S平臺賦能給我們的


4、新零售更適合分享經濟,是社交化電商:

作為創業者,只需做好二件事:做好社交化電商、做好自明星影響力。社交化電商包括內容電商、自媒體、直播、小視頻、自明星是新零售的分享基礎。


5、新零售:新在智能終端化:


比如,無人零售機、智能終端設備等;


6、新零售,還是共享經濟的重要組成。


比如,辦公室的自動零售機,即是智能終端設備,又其實是“共享了商務辦公區”,現在北京、廣州、福建、上海特別流行,即節省了企業的‘茶水間成本’,又不佔有工作空間。


希望我的粉絲們越來越好,少走彎路,我愛你們。

願與創業者相互結交-互動:願用我的經驗教訓總結,助力粉絲們的創業賺錢:更多有關創業投資營銷相關原創回答,請關注-點贊-留言。

今日頭條孫洪鶴:十年以上創始管理諮詢機構資歷、商業模式專家、專注互聯網創業投資、品牌營銷等領域,歡迎大家監督指導。


孫洪鶴


每個人對新零售的定義可能都不一樣,新零售概念在2016年10月份由馬雲先生提出到現在,已經有一年半時間。概念提出伊始,或許連馬雲都不知道新零售具體是什麼。


有專業人士把新零售總結為“線上+線下+物流”,其核心是以消費者為核心的會員、支付、庫存、服務等方面在數據上的打通。還有人提出新零售是將零售業務數據化,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用戶消費過程進行改造,構建新的零售生態系統。


新零售出現的背景是什麼?


  • 第一、人們對購物體驗的注重。

近年來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漲,人們對購物的觀點不再侷限於價格低廉,而是更加註重對消費過程的體驗和感受。這是傳統線上電商的先天短板。線上購物由於缺少真實場景,在購物時無法具備真實的可視性、可聽性、可觸性等感官體驗,已經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高品質消費需求。

  • 第二、傳統線上電商的天花板日漸顯現。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近年來,全國線上零售額總量增長變得緩慢,增速已經連續三年下滑。


2014年1-9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為18238億,同比上一期增長49.9%。2015年1-9月份為25914億,同比增長36.2%,2016年1-9月份為34651億,同比增長僅為26.1%。

另據艾瑞諮詢預測,全國網購增速將以每年8-10個點持續放緩。傳統電商的天花板日漸顯現。


在這樣的背景下,對電商企業而言,只有改變才有出路。


新零售,“新”在哪裡?


  • 新概念

新零售的出現,極大的挑戰了人們的認知能力。很多人不明覺厲,在電商如日中天的時候,突然提出即將被拋棄,在認知上對人們造成了不小的衝擊。每個人都將是新零售的參與者,讓人們對新零售充滿了無限想象。

  • 購物體驗的提升

用戶將可以通過新零售享受到網購無法滿足的真實感官體驗;消費購物方式的改變將讓用戶的購物過程更便捷;大數據分析用戶購物習慣,優化營銷方案,從銷售品類,到服務需求市場。新零售模式是一次購物體驗的升級。

  • 供應鏈的革新

新零售下,從產品生產、倉儲,到物流配送,整個環節全部打通,提高產品質量,減少庫存;從門店經營到全渠道經營;“線上+線下”的模式,將由全國性物流分散為地區性物流,使物流成本大大降低,物流速度大大提高。

總之,科技在發展,新零售的“新”,我們今天的理解是這樣,我們明天的理解可能就把今天推翻,或許正如阿里巴巴CEO張勇說的:“這個世界上本來不存在新零售,新零售是靠人創造出來的。今天我們正走在這條路的過程當中,給任何深入淺出定性的描述都是不完整的,最終都要靠實踐不斷的去探索。”


金融諜報


關於新零售,自從馬雲提出並實踐後,一直被大家議論紛紛。無人超市、盒馬鮮生、永輝生活、超級物種都是新零售概念下的產品,而且反響都很好。


那麼什麼是新零售?顧名思義,就是新的零售方式。眾所周知,線下傳統零售因電商衝擊,面臨關店、倒閉潮,轉型做電商也大都失敗。而做電商,目前線上流量也已被瓜分完畢。


新的零售方式新在哪裡?最近看到一篇總結的文章,很到位,也分享給各位想要轉型的傳統企業。

新零售的新主要體現在“更多、更快、更好、更省”。本質還是零售,零售行業的發展也是一直伴隨著其中的某一項或者幾項發展起來的。

比如:以前小商販做貿易,都是地上擺個攤,或者開個小店,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後來有了鐵路,美國的希爾斯發明了「郵購」的零售方式,讓原有的零售方式變得「更快」,因此它很快的成為了美國零售業的第一。「郵購」就是19世紀的新零售;


比如,以前是夫妻店,服務於1公里範圍內的街坊鄰居,後來由於“汽車”的出現,像“沃爾瑪”的這種的大賣場就成為了大家購物的首選,大家可以開車去5公里遠的沃爾瑪,一次性採購自己一週需要的物品,讓原有的零售方式變的選擇「更多」。因此,他很快的成為了美國零售業新的第一名。沃爾瑪就是20世紀的新零售。

比如:由於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上交易、物流運輸變得空前的便捷,像“淘寶”,“亞馬遜”就成為了大家的購物首選,因為他們讓原有的零售方式變的「更多、更省」。


每一次進步都是零售新的變革,都可以被稱為新零售。

而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等這些新零售的“更多、更快、更好、更省”主要體現在品類更多、速度更快、產品更好、價格更便宜。當然,這些的變化,也是伴隨的技術的不斷變革和發展,才有了現在的局面。


文:事了了Alex

我們為您提供專業的互聯網服務,幫助您利用互聯網高效獲得客戶。

服務內容包括:軟件開發服務,APP,微信平臺,小程序,網站,管理系統等;互聯網高級人才推介服務;創業,互聯網轉型輔導;短期用工服務。


事了了


新零售,不是全新的零售,是創新的零售。零售的本質沒有改變,變的是零售的思維和模式。

作為新零售的主要推動者,阿里巴巴集團是新零售的倡導者和領軍者。與此同時,阿里巴巴的友軍蘇寧易購提出了“智慧零售”,阿里巴巴的主要競爭對手京東則提出了“無界零售”的概念。還有更多廠商則是沿用了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概念。鑑於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背景,新零售給很多人的印象就是電商巨頭進入線下渠道,這就是新零售了。

事實上,這種理解並不全面。

電商企業擴展線下渠道只是實現新零售的一種方式而已,而不是新零售的全部。新零售最主要的變化在於,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的效率提高。與此同時,伴隨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成熟,渠道佈局的思維也有了很大的變化。電商企業之所以在新零售時代引領潮流,原因在於電商企業相比於傳統企業對互聯網等新工具的應用更為得心應手,他們可以把新工具的威力發揮到最大。劉強東堅持認為“新零售”不是“新”的,只是傳統零售的升級,也不是毫無道理的。零售要解決的問題沒有改變,核心競爭力的比拼也沒有改變,變的只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產生競爭力的方式。傳統零售看重的地域分佈和區域優勢,在新零售時代被大大削弱了。物流行業的發展,加上互聯網的普及,使得地域性的零售壟斷意義大幅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商品豐富程度極高的電商巨頭比拼配送能力。與此同時,百貨大樓的商品再豐富也難以和電商抗衡,單店規模優勢也難以發揮曾經的效果了。因為技術的進步,零售行業的競爭焦點會迴歸到本質,那就是商品質量,性價比和服務體驗。區域壟斷這種傳統模式將毫無生存空間。當然,新零售帶來的改變是深刻的,遠不止如此。但是,原理大概就是這樣子。因為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蓬勃發展,零售行業將會變得跟過去完全不一樣。競爭的核心依然是商品,渠道和服務,但是搶奪競爭優勢的方式則會徹底改變。零售還是零售,但又和過去的零售完全不一樣。因此,要說這是新零售,的確是的,這跟過去的零售完全不一樣。但是,要說這只是零售的產業升級,那也是說得過去。

新零售,新在哪?

新在思維方式,新在運營模式,新在客戶體驗。新零售是對傳統零售進行的一次大規模的革新。新零售之於傳統零售,類似於車型的全新升級,而不僅僅是改款而已。車型還是那個車型,但要說是新款車型也是沒問題的。目前來看,電商進軍線下的成果更為顯著,傳統商業巨頭能否及時轉型,結合互聯網是新零售時代的另外一個看點,值得期待。


鎂客網


新零售“新”在,它是對傳統零售模式的一個顛覆。

財經作家吳曉波曾對新零售下過一個定義,他稱:新零售是一場因工具創新而引發的革命,並在空間再造和消費者關係重建的過程中,恢復中國製造的尊嚴。

這句話的描述有三個關鍵點,一是技術推動的結果,二是零售空間業態的變革,三是消費者關係的重建。

不過這句話的理解並不是很容易,但是目前各大巨頭對新零售的佈局,我們可以看出不同公司在佈局上的不同點所體現出來的新零售形態所在。

以筆者的理解,新零售的“新”首先表現在對線下市場的重視。



比如亞馬遜斥資137億美元收購了全食超市,同時也買下了400多家位於都市黃金地段、高收入人群聚合區、平均售價超過4000萬美元的門店。一個線上巨頭向線下全面佈局並發展,這就是新零售的一個根本現象。同時這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我們國內的互大互聯網企業,比如阿里入股銀泰、收購高鑫零售(歐尚及大潤發),騰訊入股永輝超市,小米大力發展線下小米之家等都是代表。

其次,新零售的“新”體現在對無人零售和供應鏈的絕對把控上。



Amazon Go、淘咖啡、小麥鋪、猩便利等無人零售模式的嘗試,已經是去年新零售行業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另外新零售的競爭關鍵,還在於物流供應鏈的競爭。應當比如京東為何越來越強大,就是在踐行新零售戰略上採用自建物流模式,全面把控物流環節的原因;同時阿里重金打造菜鳥網絡,也是一樣的想法。

新零售戰略說起來才剛剛開始,其最終演進形式有待業界的更新演繹。


互聯網俊明說


用戶與商品之間需要找到一種模式形成鏈接,這種模式就是商業模式。如何提高效率,其實可以從優化商業模式的角度出發,形成商業模式創新。比如C2B,O2O,P2P都是創新商業模式的方法。

新零售是從零售的角度來進行的效率優化,形成零售業的創新商業模式。主要有四種途徑,分別是無人商業,品牌體驗店,渠道服務化,用戶代言人。

請輸入描述

1.無人商業

無人商業是從成本的角度來優化零售業。但是我們需要看到任一因素變動後,都會引起其他因素的變動。無人貨架的優勢在於節省了大量租金和設備成本。劣勢在於新增了信任成本,商品的損耗巨大。

因此更高效的商業模式是,新增成本

請輸入描述

2.品牌體驗店

品牌體驗店是“只試不賣”,只提供信息流的體驗店。它不是商品銷售店,而是品牌宣傳店。將資金流和物流放在網上完成。

比如2016年荷蘭內衣品牌lincherie,可以讓用戶在高科技鏡子面前進行試穿,快速知道碼數。然後在網上完成購買。2017年美國高端百貨公司nordstorm,可以幫助用戶設計個人造型,修改服裝尺寸,完成提貨和退貨功能。但是購買都在網上完成。2017年Nike成立店中店,只提供更好的體驗,而將銷售放在了Nike官網和APP渠道上。他們都是品牌體驗店,將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劃分開來的零售方式。

請輸入描述

3.渠道服務化

“拼縫者”是指基於信息不對稱的渠道商,它們除了撮合之外,沒有其他價值。而“渠道服務化”,並不是基於信息不對稱的渠道商,而是基於獨特價值的服務商,不會輕易被短路。

比如房產中介,他們就是“渠道服務化”。他們擁有核心價值,比如,幫助用戶何如挑選房子,規避風險,簽訂合同,知道房子值多少錢。解決了上家拿了訂金人找不到的問題,也解決了買家付定金,但是銀行貸款辦不下來的問題。

請輸入描述

4.用戶代言人

用戶代言人是從“首先傾向於賣家”變為“首先傾向於買家”。比如保險從業者可以從產品代理人變為用戶代言人。從站在保險公司一方變為站在用戶一方。從分享保險公司產品差價變為賺取用戶的服務佣金。從保險代理人變為保險經紀人。

再比如淘寶就是用戶的代言人。幾乎所有互聯網公司都是用戶代言人。旅行網站自己本身沒有飛機和酒店。盒馬鮮生不養帝王蟹,不種菜。它們都是反轉了交易結構,從零“售”變為了零“買”。從代表企業賣東西變為了代表用戶買東西。再比如costco收取會員費,其實就相當於是代購費。用心幫用戶去買最優質,最低價的商品。

類比“人脈”,它不是那些能幫你的人,而是那些你能幫到的人。

請輸入描述

案列分析

自己的個人管理1對1課程已經進入了發展階段。在前期累積了不少經驗和教訓。如何在之後更好的發展,如何利用新零售的商業模式思維來改進自己的課程體系呢?

無人商業,這個部分是需要動員學習者自己的力量來完成互相學習。因為1對1是一個非常耗費時間的事情。在線下完成,而在線上需要學習者同步完成相關的作業。這部分其實可以思考讓其他人來幫忙監督完成,完成後會有相應的獎勵。

品牌體驗店,可以設置一個簡短的1對1課程,是免費提供的。在這個體驗課程中可以給到陌生的學習者關於1對1授課的信息,而將現金流和物流分離開來。這個部分其實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實施,比如拆書私享會,是一個很好的1對1課程體驗。再比如免費或者隨喜的1對1授課和諮詢,也是一種很好的體驗方式。

用戶代言人,總是站在用戶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用戶的問題才是最本質的問題。在1對1授課中需要以學習者的問題為核心來展開分析討論。這也是1對1課程的核心所在。

請輸入描述

本週小結

其實新零售的本質就是將交易模式更加高效的呈現出來,在優化交易模式的同時,需要注意任何因素的改變,都會引發連鎖反應。我們需要在每一次因素改變的時候,綜合統籌考慮。目標就是更好的服務於用戶,更好的讓產品服務於用戶。

請輸入描述

個人管理成長營


新零售到底是個什麼鬼?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原會長郭戈平的話言猶在耳:未來的零售新版圖,不在地上,不在網上,就在顧客的心上,你在顧客心裡有多大的空間,你就有多大的市場,得人心者得天下!

誠然,得人心者得天下,得顧客心者,得零售天下!然而,零售市場的博弈不斷,用蛋糕換取蛋糕的方式,不斷上演。線上線下開始融合,新舊交替不斷。

由來只有新人笑,有誰聽過舊人哭?

線下實體店紛紛擁抱電商,哪知道,電商就像一隻刺蝟,靠得太近,傷害越深。最終會不會淪為電商的倉庫?試衣間?

山東建大 火車餐廳

好了不多廢話,說一下個人的腦洞想法吧,未來新零售應該是三結合:

第一,線上線下結合,線上引流線下。

兩線結合自不必說,為什麼要引流到線下呢?這就是線下的魅力了,線上某活動安排到線下某店舉行,某店已經不是單一模式店,已經成了融合各業態的店,如此,更多連帶消費就產生啦!

第二,商商結合,這裡創新更多。

實體店方面,餐飲,娛樂,購物,休閒融為一體!商家與商家形成異業聯盟,比如,做內衣的為了打品牌,可以在農夫山泉的包裝上打廣告,出廠多少水就交多少廣告費!

第三,人與商品結合。

也就是個性化商品時代,商品由人的創意研發,而打上了人獨有的某種標籤。賣商品,就是推銷自己!比如,可口可樂(舉例子嘛,當然要找大頭),個人定製一款本人圖片的商品幾十萬,個人負責包銷!

以上僅此,如若喜歡,可以互關!


初夏38T


新零售這個概念最早是由馬雲提出的,所以要了解新在哪裡,就必須弄清楚馬雲對於新零售的定義。

定義

2016年,馬雲在雲棲大會上正式提及"新零售",並作了明確的解釋:線下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上去,線上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下來,線上線下加上現代的物流和在一起,才能真正創造出新的零售起來。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現代的物流進行O2O業務。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講,就是充分利用線下的人流量為線上的電商業務提升銷售。

新在哪兒?

從新零售的定義我們知道,新零售就是傳統零售和電商互相融合。

1. 互相導流。傳統零售可以為電商平臺導流;電商平臺也可以為傳統零售導流。

2. 傳統零售的互聯網改造。傳統零售不斷的被電商平臺搶佔市場,面對電商平臺的進攻沒有應對之策。只有進行互聯網改造,傳統零售才會有出路。

3.現代物流的介入。傳統的零售在物流方面投入不多,物流的利用效率不高。或者說傳統零售的物流成本太高,拖累了傳統零售的業績表現。利用互聯網公司在物流建設方面的經驗,可以極大的提高他們的物流效率。

為什麼會這幾年出現新零售?

因為線上流量的爭奪已經非常激烈,流量成本已經非常高了。整個互聯網的流量已經被BAT瓜分完畢,BAT之間要再想擴大流量,成本不划算了。相反,線下傳統零售對於人流量的利用則遠遠沒有飽和,所以電商平臺自然盯上了這塊資源。

2017年馬雲的新零售動作

在2017年,馬雲通過入股的方式,對新零售涉及的線下企業投資多達700多億元,打通的線下商超門店有7000多家。比如,2017年11月20日 ,阿里巴巴投資了28.8億美元,獲取高鑫零售36.16 % 的股份,藉此打通了376家大潤發門店和78家歐尚門店,這些門店遍佈226座城市,覆蓋29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