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產權改革:農民變股東,實現「共同富裕」道路還有多長?

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民人口9億人,人群龐大小農戶居多,導致農業分散,農民種地賺不到錢,貧富差距過大一直的我們國家心頭的一顆刺,實現共同富裕一直是我們國人的最大願望,農民普遍貧困也是這顆刺上“尖端”,一個能人、一個好企業、或者是一個好政策的出現能夠拔了這顆刺,大家都會拍手叫好,今年的國家“一號文件”,讓農民成為股民,就是為這顆刺對症下藥。

農村集體產權改革:農民變股東,實現“共同富裕”道路還有多長?

一號文件原文

“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集體成員身份確認,加快推進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探索農村集體經濟新的實現形式和運行機制。

農民變股東的意義

截止2018年,農民變股東,累計股金分紅2840億,要知道我們農村產權改革目前還處於試點的狀態下,目前只有我國共6.7萬村和6萬個組完成改革,而這些村的資有多少用作資金投入市場,全部投入市場這利潤有多大,要知道農村土地佔全國土地面積90%以上,耕地、林地、宅基地蘊含著近100萬億元的流轉市場,這還不包括其他的其他集體資產,盤活農村資源,這是一塊巨大的蛋糕,所以鄉村振興,於國於民都意義重大。

農村集體產權改革:農民變股東,實現“共同富裕”道路還有多長?

農民如何變成股民

但是這裡要明確一下並不是每一個農民都可以成為股民,農民也有普通村民,也有參與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還有股份經濟合作社或者經濟合作社的社員員,最後才是通過資產股權量化,擁有經濟合作社股份的股民。

所以一個普通的農民要成為股民,必須是集體組織中的成員,願意用自己手中的資產入股經濟合作社。簡單來說就是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

農村集體產權改革:農民變股東,實現“共同富裕”道路還有多長?

其實現在對於農民來說就是欠缺一個賺錢的機會,自古以來中國農民的智慧、勤奮、堅韌都是有目共睹的,國家有這種政策,自然是想給農民更多的機會,有自信在這一波改革中富起來的朋友,就要抓緊機會,畢竟機會都送到手邊了,農民富起來,“共同富裕”的道路就是開了加速器,一定會早日抵達終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