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節︱天漸寒,送寒衣

寒衣節︱天漸寒,送寒衣

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

寒衣節︱天漸寒,送寒衣

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又到一年寒衣節,天漸寒,送寒衣。

寒衣節︱天漸寒,送寒衣

寒衣節︱天漸寒,送寒衣

古代,秋天新收後,為緬懷先人,祈求來年豐收,民間有祭祀祖宗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秋天的很多民俗節日均有聯繫。古人在十月初一,用黍等農作物祭祀祖先,後演變為家祭、墓祭等多種形式。現今江南部分地區,猶存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十月初一燒送寒衣,祭祀親人的風俗,現多見於北方民間。

寒衣節︱天漸寒,送寒衣

寒衣節︱天漸寒,送寒衣

君不來

【唐】方幹

遠路東西欲問誰,寒來無處寄寒衣。

去時初種庭前樹,樹已勝巢人未歸。

寒衣節︱天漸寒,送寒衣

閨怨詞三首其一

【唐】白居易

關山征戍遠,

閨閣別離難。

苦戰應憔悴,

寒衣不要寬。

寒衣節︱天漸寒,送寒衣

吊邊人

【唐】沈彬

殺聲沈後野風悲,漢月高時望不歸。

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猶自寄寒衣。

秋晚

【宋】張耒

鳥棲林已靜,門掩吏家歸。

黃葉雨中盡,鳴蟲霜後微。

塵凝經暑扇,貂敝早寒衣。

賴有清尊酒,山爐徹夜圍。

寒衣節︱天漸寒,送寒衣

寄衣曲

【清】席佩蘭

欲制寒衣下剪難,幾回冰淚灑霜紈。

去時寬窄難憑準,夢裡尋君坐樣看。

寒衣節︱天漸寒,送寒衣

寒衣節︱天漸寒,送寒衣

祭奠祖宗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農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

寒衣節︱天漸寒,送寒衣

寒衣節︱天漸寒,送寒衣

寒衣節︱天漸寒,送寒衣

燒寒衣

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焚燒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墳前進行,講究在太陽出山前上墳。後來,有的地方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

寒衣節︱天漸寒,送寒衣

準備過冬

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不適宜穿棉,也要督促兒女、丈夫試穿一下,圖個吉利。男人們則習慣在這一天整理火爐、煙筒。安裝完畢後,還要試著生一下火,以保證天寒時順利取暖。

寒衣節︱天漸寒,送寒衣

吃麵條

過去到了這一天,民間改善生活,一些地區興吃蕎麵、莜麵。

寒衣節︱天漸寒,送寒衣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