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歷經28次升遷,編《康熙字典》一直做到文源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今天我們說說有“進士九出,翰林六鳴”家世之稱的清朝大學士陳廷敬。

這個是陳廷敬清代澤州府陽城(山西晉城市陽城縣)人,在順治十五年中進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給他加上“廷”字,改為廷敬。

他歷經28次升遷,編《康熙字典》一直做到文源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陳廷敬的一生編著有多部書籍。其中屬於他個人的詩、文集主要有:《午亭文編》、《河上集》、《參野詩選》、《說巖詩集》、《山禮指要》、《午亭歸去集》等;陳廷敬多次主持編撰國家典籍史志,主要有《世祖章皇帝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鑑古輯覽》、《三朝聖訓》、《政治典訓》、《平定三逆方略》、《大清一統志》、《佩文韻府》、《方輿路程》、《康熙字典》等。其中,《康熙字典》是張玉書、陳廷敬等三十多康熙字典位著名學者奉康熙聖旨編撰的一部具有深遠影響的漢字辭書,它是在明朝《字彙》、《正字通》兩書的基礎上加以增訂的。

他歷經28次升遷,編《康熙字典》一直做到文源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陳廷敬還是一代清官,《清史稿》給他以“清勤”的評價。在官居吏部尚書時,陳廷敬曾嚴飭家人,有行為不端者、有送禮賄賂謀私者,不得放入。他到禮部上任,曾立下規矩:“自廷敬始,在部絕請託,禁饋遺。” 乾隆時期的文學家沈德潛評曰:“五語表其奏疏光明,賢於孔光削草之媚。六語表其持躬潔白,同於寇萊公行己之清。‘有官居鼎鼐,無地起樓臺’,魏野呈萊公語也。” 甚至號稱揚州八怪之一的文學家金農(1687—1763), 寫詩讚曰:“獨持清德道彌尊,半飽遺風在菜根。”

他歷經28次升遷,編《康熙字典》一直做到文源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康熙在位61年,陳廷敬從政53年間,歷經28次升遷,一直做到文源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清朝不設宰相,大學士就相當於宰相了。陳廷敬輔佐康熙長達半個多世紀,成為康熙朝的一代重臣。

《清史稿》中載康熙皇帝“深惜之”,親筆為他寫下了輓詩:“世傳詩賦重,名在獨遺榮。去歲傷元輔,連年痛大羹。朝恩葵忠勵,國典玉衡平。儒雅空階嘆,長嗟光潤生。”不過,康熙皇帝對陳廷敬更廣為人知的評價是八個字:“寬大老成,幾近完人”。

他歷經28次升遷,編《康熙字典》一直做到文源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