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窯:記憶與回歸

中和窑:记忆与回归

匣缽殘片。

中和窑:记忆与回归

由匣缽堆砌的圍牆。

中和窑:记忆与回归

北流河畔。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又稱“陶瓷之路”,中國古代陶瓷以及“陶瓷之路”對西方生活的深刻影響,使得“瓷器”成為中國的代名詞。提到陶瓷不得不提廣西藤縣。在位於珠江主幹流潯江與北流河交匯處的藤縣,發現了目前海上絲綢之路沿線(西江-北流河-南流江-合浦)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產量品種最多、工藝最為精湛的宋代外銷民間瓷窯——中和窯。1000多年前,中和窯的青白瓷通過海上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地輸往東南亞各國,開啟了著名的“陶瓷之路”。如今,在千年輝煌和千年落寞之後,中和窯再次迴歸,重放光彩。

1 鏡頭裡的記憶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夏日,記者循著“陶瓷之路”的軌跡,時隔5年之後再次來到藤縣藤州鎮中和村中和窯古址。

在中和村北流河畔的荒山荊莽之中,只見一個清瘦的身影埋首荒野苦苦尋覓著什麼。這位個子不高、戴著黑框眼鏡、面龐瘦削的中年人,正是記者這次走訪中和窯的嚮導,土生土長的藤縣人霍戰強,他從銀行部門離職後,便將所有熱忱投入到弘揚藤縣傳統文化的事業中去。

20世紀60年代初,經一場瓢潑大雨洗刷顯露崢嶸的中和窯,幾十年來一直是考古專家的聚焦點。霍戰強也沒有閒著,一個人,一輛摩托車,一臺電腦,一部DV,並自掏腰包20萬元,歷時5年,反覆地調查、走訪,終於拍攝完成了一部反映古藤州的紀錄片。

在他的鏡頭裡,彷彿時光隧道已經打開:北流河東岸一帶窯場密集、作坊林立,南起芝麻坪,北至黎山口,南北長約2000米,西從北流河至東山林縱深約500米,總面積約100公頃範圍內,20多座龍窯“晝則白煙蔽日,夜則紅光沖天”,煞是壯觀……

中和村裡,當年用作瓷胚的模具——匣缽,仍是堆積如山,一座座用匣缽砌成的厚實圍牆、堅固房屋,甚至用匣缽鋪就的尋常巷陌,無不力證著中和窯在制瓷業登峰造極的宋代,與江西的景德鎮、福建的德化瓷並駕齊驅的榮光。

霍戰強談起拍片的初衷很簡單:“家鄉很多歷史古蹟已隨著時光流逝而逝去,我得趕緊記錄下來,至少讓後人從這些畫面上追憶起家鄉曾經的輝煌歷史。”

果然,當記者再次走進中和村,已建好和正在建的新磚房已開始取代那岌岌可危的老房子,當初給我“驚豔”的小村莊及千年古窯,正被現代生活腳步所“侵吞”。

“大約是半年前,我剛走進村裡,就看見一人指揮著推土機,轟隆隆推平地基準備蓋新房,推出的那些碎片泥土就往北流河裡倒。我立即衝過去,花100元將那些碎片垃圾全買下,找來一輛大卡車拉了回來。”霍戰強一有空閒,就喜歡到中和村去“逛蕩”,對那兒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熟悉得像是自家的一樣。“雖然是垃圾,說不定也能淘到不少有價值的瓷器碎片什麼的,倒到河裡可惜了。”

2 天時地利之便

中和窯出土的瓷器以影青釉為主,白釉次之,胎薄釉勻,細緻瑩潤,可與景德鎮窯的影青瓷媲美,有“青出於藍”之譽。中和窯的崛起和發展,絕非偶然。首先,這裡蘊藏著大量的優質瓷土資源;其次,這裡山巒起伏、森林密佈,有豐富的燒瓷燃料;最重要的是,它處在潯江和北流河交匯點,水陸交通極為便利。

據說經千年的窯燒,這裡的資源已近枯竭。在中和村田埂上,霍戰強用事實力證燒瓷資源依然豐富。只見他彎腰往水田裡摸了一把,直起腰將手裡乳白色的泥巴遞過來,“瞧,這就是做陶瓷的上好材料——白鱔泥。白鱔泥摸起來光滑、粘性很強,上千年過去了,山上檀香木等燒瓷燃料沒有了,但白鱔泥資源還是很豐富的。”他口氣頗為自得。

“那時的中和窯一座窯口可燒造2萬多件瓷器。”在《宋史·地理志》中有這樣的記載:宋時藤州戶籍6422戶,若按每戶5口人計約為32110人,如按每人每年用或損壞3件瓷器計算則需約10萬件左右,這樣僅需一口窯每年燒四五次便足以供全部藤州人使用了。

大量製作精緻、造型優美的青白瓷精品源源不斷地從中和窯燒製出來,輸送到哪裡去了呢?

“在出土的文物中,其中一個印花模具上刻有‘嘉熙二年戊戌歲春李念龍參造’字款,另一個刻有‘宣和四年’字樣,加上出土的文物造型大多為仿植物之類,碗、盤、盞、碟等圓器為敞口小圈足,顯葵瓣或蓮瓣形,以上種種跡象顯示,文物有著明顯的唐宋時代風格。”藤縣史學專家周雄研究中和窯歷史有幾十年,聊起中和窯幾乎是信手拈來,“出土的摩羯紋印花模和青白釉摩羯印花盞以及淺喇叭形碗等,都未曾在國內出現,而在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的皇宮、博物館卻收藏有不少同類的藏品,這充分證明這些青白瓷器是以外銷為主的。”

據《永樂大典》裡的《藤城記》記載:“廣右之地,西接八番,南連交趾,惟藤最為衝要。”古藤州段的北流河作為當時重要的嶺南水道要塞,在南北交往和中國通向海外交通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歷史上藤縣的水路可以用‘舟車輳集,人物繁稠’來形容。”周雄認為中和窯之所以繁盛,應該得益於天時地利。

在他看來,藤縣中和窯的發現,意義非同一般。他認為,不僅擴大了我國青白窯窯址的分佈範圍,填補了廣西的空白,而且為研究中國陶瓷發展史,研究我國古代外銷陶瓷提供了新資料,為研究宋代廣西的手工業和社會經濟,及對外友好往來有重要的意義。“過去,不少陶瓷專家往往把在國外發現的這類青白瓷器歸為景德鎮的產品。隨著廣州、潮州等地和其他一些地方青白瓷器窯址的不斷髮現,這種說法早已不能成立。而藤縣中和窯的發現,進一步提醒人們在鑑別這類產品的窯口時,必須更為謹慎。”

3 續寫千年傳奇

風流終被雨打風吹去。“從陶瓷發展史上看,元代以後,廣西陶瓷生產逐漸衰退,雖然仍有零星的瓷窯繼續燒造瓷器,但已遠不如宋代時繁盛。”周雄嘆惜道。

然而,歷史又開啟了新的一頁——2009年,沉睡千年之後,中和窯的窯火再度在藤縣熊熊燃起。

佔地面積2.5萬畝的藤縣中和陶瓷產業園在距離藤縣動車站3公里處的一片荒山昂然而起。擁有21家陶瓷企業、工業總產值過百億元,被稱為“南國新陶都”的中和陶瓷產業園,佔盡區位、交通、資源等優勢: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藤縣正處於珠江-西江經濟帶的核心區,具有顯著的區位優勢;中和陶瓷園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水、陸、空交通便利,距億噸西江黃金水道僅5公里……

藤縣的資源更是有著顯著的優勢:初步探明藤縣高嶺土資源覆蓋區面積達23平方公里,礦藏深度100米以上,儲量約6.7億噸,可以供200條生產線使用150年以上!

早在2008年,廣東提出要“騰籠換鳥”,推進產業轉移,梧州敏銳地“嗅”到了這一機遇。“藤縣有著豐富的陶瓷生產原材料高嶺土,也就是白鱔泥。很多佛山陶瓷企業專門跑過來購買白鱔泥。既然如此,我們何不把佛山陶瓷企業引進來呢?”藤縣社科聯副主席鄭彬昌如是說。

藤縣掐準了佛山陶瓷產業轉移這一時機,多次到佛山、景德鎮等地開展招商引資工作。鄭彬昌說:“目前入駐園區的陶瓷企業,超九成來自佛山。產業園生產的陶瓷不再是以生活陶瓷為主了,而是以建築陶瓷為主,有微晶磚、拋釉磚、拋光磚、仿古磚、瓷片、外牆磚等品種,目前全國多個排名前十的品牌陶瓷企業進駐了園區。”

歷經水與火的洗禮,曾經的記憶正在化為今日的傳奇。如今,中和陶瓷產業園已經投產的企業有12家,總投資超133億元,2017年工業總產值已突破100億元,2018年產業園被列入國家開發區目錄,成為全國最大幾個生產建築陶瓷的園區之一。

中和窯古址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和窯陶瓷文化節、中和窯陶瓷博物館、文化傳承基地等一系列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之中……

本報記者 張天韻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