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重新認識成都!新一輪成都市《總規》提交人大審議

「头条」重新认识成都!新一轮成都市《总规》提交人大审议

點擊上方簡陽殘聯可以訂閱哦!

27日下午,成都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錦江大禮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會上聽取了市政府關於《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送審稿)》(以下簡稱《總規》)的說明。

新中國成立以來,成都共編制了1954版、1982版、1996版、2011版四輪總規,本次總規修編是成都市的第五輪總體規劃。

「头条」重新认识成都!新一轮成都市《总规》提交人大审议

市域三區三線規劃圖

「头条」重新认识成都!新一轮成都市《总规》提交人大审议

市域生態格局圖

「头条」重新认识成都!新一轮成都市《总规》提交人大审议

市域五大功能區

確定成都城市戰略定位

明確“三步走”發展目標

「头条」重新认识成都!新一轮成都市《总规》提交人大审议

城市形態從兩山夾一城到一山連兩翼

《總規》中科學確定了成都的城市戰略定位:成都將堅定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奮力實現新時代成都“三步走”戰略目標,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國際門戶樞紐城市、世界文化名城,邁向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

本次規劃期限為2016年至2035年。其中明確了“三步走”發展目標:到2020年,成都將高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建成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國家中心城市;2035年,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全面建成泛歐泛亞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本世紀中葉,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天府,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

按照規劃,將強化成都 “五中心一樞紐”國家中心城市核心支撐功能,建設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建設全國重要的科技中心、建設全國重要的文創中心、建設全國重要的對外交往中心、建設全國重要的金融中心、強化綜合交通通信樞紐。

在優化市域空間結構方面,成都將構建市域“一心兩翼三軸多中心”的網絡化空間結構,實現從“兩山夾一城”到“一山連兩翼”。

成都將降低中優區域人口密度

調減規劃人口185萬人

「头条」重新认识成都!新一轮成都市《总规》提交人大审议

成都城市模式轉型

《總規》中提到,成都要堅持以底定城、堅持以水定人、堅持以能定業、堅持以氣定形。在堅持以底定城方面,以建設公園城市為目標,錨固綠色空間底限。全域劃定三區三線,其中三區指生態空間、城鎮空間、農業空間,分別佔市域面積的41%、22%和 37%;在堅持以水定人方面,確定城市人口規模上限。從需求端,採用多方式綜合預測,2035年人口規模為2400-2600萬人;從供給端,以資源承載能力對發展規模的約束,2035年可承載2300萬人,因此,規劃至2035年,成都市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300萬。

在優化市域空間結構方面,將中心城區範圍擴大至11個市轄區以及高新西區、高新南區、天府新區直管區,打破圈層結構,延續扇葉狀發展格局,規劃城市建設用地面積138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360萬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功能核心區。同時,實行差異化區域發展戰略,構建“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差異化發展的五大功能區。其中,中優區域要降低人口密度,調減規劃人口185萬人,規劃人口密度從1.58萬人/平方公里調減至1.36萬人/平方公里;降低建築尺度,臨山臨河臨公園50米範圍內的建築高度不超過24米。

打造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成都將新增102座城市公園

「头条」重新认识成都!新一轮成都市《总规》提交人大审议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空間結構

在城市生態環境方面,《總規》提出,成都將構建市域“兩山、兩網、兩環、六片”的生態安全格局,兩山是龍門山和龍泉山、兩網是岷江水網和沱江水網、兩環是環城生態區和二繞生態環、六片是都彭、崇溫、邛蒲、龍青、天府、金簡六個重要的生態綠隔區。

成都將全域增綠,構建“公園城市”。按照“生態投資是政府最優質資產”的理念,將實施生態保護和建設。以天府綠道串聯生態區、公園、小遊園、微綠地,構建五級綠化體系,建設公園城市。將高標準打造天府綠道。建設展現天府文化、體現國際水準的天府綠道,描繪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的蜀川畫卷。加快實施全域“一軸兩山三環七帶”區域級綠道。以區域級綠道為骨架,城市級綠道和社區級綠道相互銜接,形成串聯城鄉公共開敞空間、豐富居民健康綠色活動的天府綠道體系。規劃區域級綠道1920公里、城區級綠道5380公里、社區級綠道9630公里,總計16930公里,是目前全國規劃最長的綠道系統,也是城市最優質的生態資產。

同時,《總規》中還提出,成都要增加城市公園、小遊園和微綠地。其中,中心城區和東部城市新區規劃建設102座城市公園。因地制宜建設3000平方米以下的小遊園,見縫插綠設置微綠地。“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做到“推窗見田、開門見綠”,實現“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的盛景。

透風見綠、簇群錯落

成都將構築29條觀山視域廊道

「头条」重新认识成都!新一轮成都市《总规》提交人大审议

天府奧體城

「头条」重新认识成都!新一轮成都市《总规》提交人大审议

天府錦城

在文化保護與發展方面,成都要保護數千年來傳承的歷史文化遺產,傳承城市歷史文脈。其中提到,要重點保護成都歷史城區,將歷史城區範圍由13.6平方公里擴大到24.66平方公里,將歷史文化街區及歷史文化風貌區佔歷史城區的面積比例由7.2%增加到28.98%。

在發展天府文化、提升文化軟實力方面,要深入挖掘“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內涵。打造“雙核兩帶十九片”文化創意集群和200條文創特色街區,建設國際性文創產業生態圈;並高水平建設文創名城、旅遊名城、賽事名城,高標準打造國際美食之都、音樂之都、會展之都,提升城市文化全球影響力。將天府錦城建設成為體現“老成都、蜀都味、國際範”的天府文化傳承展示區、文商旅融合發展創新區和老城中優轉型示範區。

合理確定城市的開發強度和建築高度,成都將重點強化對臨近山體、河流、公園、歷史文化片區的“四邊”區域建築高度進行管控。營造中軸、門戶、老城、中心四類城市標誌性天際線。構築29條觀山視域廊道,再現“窗含西嶺千秋雪”盛景。

至2035年 成都綠色出行方式

將佔城市出行方式的85%

在構建“軌道+公交+慢行”三網融合的綠色交通體系方面,成都科學治堵,構建高效綠色交通體系,至2035年,實現綠色交通分擔比85%,其中公交出行分擔率佔機動化的70%,軌道出行佔公交的80%。

在搭建對外交通網絡方面,實施“四鐵融合”,通過蓉歐快鐵、出川高鐵、成都平原鐵路公交化和市域地鐵深度融合,支撐聯通亞歐的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建設。實施“蓉歐+”戰略,構建國際鐵路貨運樞紐。加快建設國際鐵路港,織密國際、國內兩張網,實現蓉歐班列穩定加密開行。通過“兩縱一橫”融入國家高鐵網絡,構建“148”高鐵圈,實現成渝城市群內1小時可達,到西安、昆明、貴陽、武漢等“1+8”中西部城市4小時可達,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主要城市8小時可達;通過城際鐵路、國鐵公交化運營線路及市域鐵路,構建“1+7”成都平原城市群1小時交通圈;市域內規劃37條共1696公里城市軌道線網,構建全市半小時交通圈。

2035年實現城鄉社區

“15分鐘基本公服圈”覆蓋率100%

「头条」重新认识成都!新一轮成都市《总规》提交人大审议

打造15分鐘基本公服圈

在城市治理上,《總規》提出,成都要建構優質、均衡的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在全域統籌佈局11類重大區域型公共服務設施,支撐城市能級提升。重點建設天府奧體城、國際會議中心、音樂廳、博物館、美術館等。其中天府奧體城規劃總面積85平方公里,將建設成為國際體育賽事名城核心區。構建15分鐘基本公服圈,建設社區綜合體,為居民提供“一站式”的社區公共服務。

完善租購併舉的住房體系,實現住有所居擴大居住用地與住房供應,到2035年,中心城區規劃城市居住用地400平方公里。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優化住房供給結構,重點增加租賃性住房、人才公寓、產業園區配套住房等多種類型住房,保障城市多元化人口的居住需求。

同時,更加註重共享發展,始終堅持“城市的核心是人”的理念,增加公服配套和基礎設施,規劃到2035年實現城鄉社區“15分鐘基本公服圈”覆蓋率100%,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從1.9縮小到1.6、一般公共預算人均支出從10026元增長到26000元,中心城區基礎教育設施人均用地面積達1.7平方米,醫療衛生設施千人床位數達8.8個,養老機構老人千人床位數達45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2平方米。

《總規》出爐背後:開展10多次專題

研究 “總規四進”提升公眾參與度

本次《總規》面向“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兩個階段”戰略安排,立足於世界眼光、國際視野,立足於國家、全省戰略要求和立足於解決社會關切的城市問題,堅持“如何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的主線,按照“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原則,以全域景觀化、景區化的理念,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體現公園城市特點,處理好“舍與得”、“增與減”、“東與西”、“新與舊”、“城與鄉”5個關係。

在《總規》修編過程中,借鑑了北京、上海總規編制經驗。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先後20多次實地踏勘、調研,10多次專題研究總規方案。還邀請蘇解放、劉太格、李曉江等92人次的國際國內頂級規劃專家和院士,召開10餘次專家諮詢會,提升了公眾參與的高度。開展“總規四進”活動,包括進社區、進高校、進企業、進機關,強化了公眾參與的深度。通過社會廣泛參與收集到的意見均進行了充分吸納,對總規進行了多次修改完善,形成了今天的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