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空軍爲何要研製新型核彈B61-12

美空军为何要研制新型核弹B61-12

出品: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

監製: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新聞提示: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2日援引美國能源部消息稱,美空軍與能源部國家核安全管理局用B-2A“幽靈”戰略轟炸機對B61-12核重力炸彈進行了首輪試驗,包括首次從B-2A“幽靈”轟炸機上投放了B61-12非核試驗組件。本輪試驗是聯合測試的一部分,目的是展示導彈的非核功能以及飛機的武器運輸能力。另據美國空軍官員消息,F-35隱身戰鬥機將提前於2020-2022年(原定2024年以後)裝備這種核炸彈,逐步成為美國部署在歐洲的新一代戰術核力量。

美空军为何要研制新型核弹B61-12

B61-12核彈

揭秘美國的核家底:“威懾加實戰”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研製出核武器的國家,也是迄今唯一對他國動用過核武器的國家。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今年6月發佈的年度報告,截至2018年1月,全球共有14465枚核彈頭,比去年同期減少470枚。全球核武器數量的下降,主要歸功於美俄逐步削減雙方的戰略核力量。儘管如此兩國核武器仍佔全球總量的近92%,穩居頭等核大國低位。其中,俄羅斯6850枚,佔據首位;美國6450枚,排名次席。其他擁核國家還有法國、中國、英國、巴基斯坦、印度、以色列、朝鮮。

從作戰用途上分,美國的核武器庫主要由戰略核武器和戰術核武器兩大部分組成。戰略核武器系統是指用於攻擊敵方戰略目標或保衛己方戰略要地(如軍事基地、工業基地、交通樞紐、軍事指揮中心等)的核武器,由威力較大的核彈和射(航)程較長的投擲發射系統組成,即俗稱的陸海空“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相比之下,戰術核武器威力和射(航)程較小,用於執行戰役戰術任務,打擊敵方戰役戰術縱深內重要目標,美國還曾稱之為“戰區核武器”、“非戰略核武器”。

一般認為,美國的戰略核武器是用來與敵人“玩命”的,即只有在發生核大戰的情況下才會排上用場,一旦打起來,敵我雙方(甚至是整個地球)也就離“同歸於盡”不遠了。因此,戰略核武器的最大作用是威懾。然而,戰術核武器在面臨小規模衝突時則有其實戰價值。如裝備了戰術核彈的戰鬥機飛臨危機前沿,無疑會給對手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即使小當量核彈,也能瞬間毀滅敵方戰術戰役縱深內的大量高價值目標,而其造成的核輻射還不至於對地球其他地區帶來太大影響,因此使用“門檻”大大降低,更有靈活性和實戰性。

美空军为何要研制新型核弹B61-12

投擲實驗由F-16戰機執行

B61核彈:美國伸向歐洲的“核保護傘”

冷戰期間,美軍就已在歐洲部署了大量的戰略核武器和戰術核武器,一旦戰爭爆發,美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機和戰鬥轟炸機將攜帶這些核武器飛向自己的目標,這些核武器不但美軍可以使用,甚至還授權自己的北約盟友在美軍監管下使用。冷戰後,美俄兩國達成一攬子條約和協議,裁減各自在歐洲的核武器。

迄今,美空軍在歐洲部署的核武器只有B61戰術核炸彈,包括兩個型號:61-3和B61-4,第三種型號即B61-10已於2016年9月全部退役。B61系列炸彈是美國核武庫中最老的武器之一,其中很多於20世紀60年代後期和70年代早期進行了初始生產,涵蓋了一個巨大的炸彈家族,包括戰略核炸彈與戰術核炸彈兩個分支,前者當量為1到35萬噸,後者為300噸到35萬噸。

據統計,目前約有150枚B61戰術核炸彈部署在5個北約國家的6個空軍基地,即意大利阿維亞諾和蓋迪、德國比歇兒、土耳其英基裡克、比利時克萊思•伯格以及荷蘭沃爾凱爾。這些北約國家的空軍被派遣使用美國在歐洲部署的核武器執行戰術核打擊任務。在正常情況下,這些核武器處於美國空軍的控制之下,只有經美國總統授權和北約批准後方可用於戰爭。美國配備的少量戰術核武器,還可供美軍戰機在支援歐洲以外的盟國(包括中東和東北亞)時使用。

美空军为何要研制新型核弹B61-12

B61-12重力核彈是B61的最新版本

歐洲核保護傘的後繼型:“好機配好彈”

近年來,北約正在實施歐洲核態勢升級計劃,涉及更新核炸彈、戰機和武器貯存系統。為了未來替換日益老舊的現役核炸彈,美國在融合已有的B61多型戰術核炸彈性能基礎上,研發了B61-12型核炸彈。該彈將在2020年後逐漸成為歐洲戰術核武器的中堅,取代現役的B61-3和B61-4核炸彈。B61-12將採用B61-4的核彈芯,仍屬於爆炸當量可調的戰術核彈,最大爆炸當量為5萬噸TNT當量,比後者17萬噸的當量上限進一步減小。

與此同時,B61-12炸彈更加智能化,將配備一個用於精確制導的“制導尾翼工具包組件”(TSA),以提高打擊精度和防區外打擊能力。據悉,該彈圓概率誤差(CEP)將不超過30米,相比同類炸彈的110-170米CEP誤差,命中精度顯著提高。另外,B61-12還具備鑽地能力,既可打擊B61-3和B61-4無法摧毀的地下加固目標,又可選用較低當量對相關目標進行戰術打擊,減少了附帶損傷和放射性物質的釋放。

當前美軍只有F-15E和F-16C兩種戰機攜帶B61-3/4型核炸彈,鑑於這兩種戰機均沒有隱身能力,只能在不受防空系統保護的地區投擲炸彈,因此打擊範圍和威懾作用嚴重受限。若換裝具有高度隱身能力的F-35戰鬥機將帶改變這一局面,為此美軍研製B61-12時重點考慮了其與F-35戰鬥機平臺的適應能力。

作為響應,配置美國B61核彈的諸多北約盟國已著手或準備換裝F-35A聯合戰鬥機。荷蘭已經接收首架F-35A教練機,意大利授權制造的首架F-35A在2015年9月實現首飛,土耳其正在採購F-35A。比利時正在F-35 A、歐洲“颱風”及FA-18戰機之間開展采購競標,F-35A勝出的概率較大。德國空軍也傾向於採購F-35A,正等待國會作出最終決定。

美空军为何要研制新型核弹B61-12

精彩推薦

科普中國

軍事科技前沿微平臺

Military2016

聯繫我們:[email protected]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