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入中學後,孩子必須掌握哪些學習方法?

升入中學後,孩子必須掌握哪些學習方法?

第一,要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自我總結和評價。比如每個學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試後,都應當認真進行一次階段總結與評價;平時的小測驗或月考後,都應當對試卷進行認真分析,找出問題。如果過去家長一直重視了這個問題,現在要做的是,逐漸讓孩子獨立去完成。如果過去家長沒重視這個問題,那現在就要抓緊教會他。不管是那種情況,家長都要指導孩子在小學學習結束後、升入初中前,對小學階段的學習做一個全面的總結。根據平時和畢業考試成績,讓孩子給自己做一個定位,看看自己在同齡人中屬於上、中、下那個部分。然後分析一下自己學科上的優勢和劣勢,找一找學好了或沒學好的原因。進而再從中找出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上存在問題、經驗和教訓。如果孩子能清醒認識到小學階段學習存在的差距並決心改正,就為升入初中後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第二,要讓孩子學會制訂學習規劃,確定奮鬥目標。 小學升初中是孩子第一次經歷升學。從這次升學起,他將面對一次次人生選擇。一個沒有奮鬥目標的孩子,只是被升學的大潮席捲隨波逐流,會在不知不覺中失去很多機會。教會孩子自己設計人生,是家長的一項重要任務。這項任務應當從孩子小升初時開始落實。教孩子制訂一份以十年為期的生涯計劃,讓孩子自己提出一個奮鬥目標,孩子就會知道初中、高中、大學這幾步怎麼走。再訂一個近期計劃,讓孩子明確升入初中前要做些什麼準備,升入初中後要實現什麼目標,孩子在以後的學習中就有了內動力。

升入中學後,孩子必須掌握哪些學習方法?

第三,要讓孩子學會科學支配時間,合理安排作息。孩子升入初中以後,隨著學業負擔不斷加重,學習時間會變得越來越寶貴。孩子能否科學支配時間,充分利用時間,是決定他學習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家長必須在孩子升學前,就教會他合理計劃使用時間,知道每天都有哪些時間必須用在學習上;學習時應當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怎樣安排學習內容才能有利於大腦工作、提高效率;遇到計劃與實際發生矛盾時,應當如何調整計劃才能不使學習時間白白浪費,……小學畢業前的總複習,是學習內容與學習時間矛盾比較突出的時期,也是培養孩子這種能力的一個好機會。父母一定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提高自我支配時間、科學安排學習的能力。

第四,要讓孩子學會自我發現問題和糾正錯誤。這種能力可以體現在學習的各個環節上。預習時,能找準重點、難點、疑點;聽課時能對不懂的地方提出質疑;複習時能找出自己沒有學會的地方;做過的試卷、練習發下來後,能通過分析找出做錯的原因;發現問題後能認真對待,主動地通過聽課、向老師、同學諮詢,或是自己看書、查資料等求得解決。那個孩子有了這種能力,不管功課多難,他都能成為好學生;那個孩子沒有這種能力,即使現在學習成績不錯,也很難永遠保持下去。

升入中學後,孩子必須掌握哪些學習方法?

讓孩子“學會學習”是個大課題,是孩子整個初中階段學習的另一個重要任務。這裡只是就孩子小初過渡這個特殊時期,要解決的當務之急提出了幾點看法。孩子們在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上基礎不同,家長們要考慮的問題也不同。誰能幫助孩子儘早解決好這個問題,孩子升入初中後的學習,就可以少操不少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