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seafood

所有食材當中,海鮮是我最喜歡的食材之一了。可能是武漢不沿海,海鮮價格較高,品種也比較少,只能偶爾吃一次解解饞。為了吃到新鮮的海鮮,出去旅遊也會選擇沿海的。

(預告gif)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在北京吃過一次海鮮自助,那家店以活海鮮主打,而且活的自己吃什麼撈什麼。鮑魚,海螺,皮皮蝦,蟶子,各種貝類,我每次可以吃鮑魚和海螺吃到撐。(叫啥深海800米?有點忘記)

在泰國海鮮市場見過比手掌還長的皮皮蝦。有點嚇到。對於生活在不沿海的城市,海鮮類的產物品種過少。海邊城市餐桌上經常都是海產物。我們沿江,飯桌上經常是各種總魚。

CCTV出了一檔紀錄片“小海鮮”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小海鮮”飽口福,久食不厭。

討小海

如何去“討”到小海鮮。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兩根6m長的竹竿+可開合的大網,利用槓桿原理捕魚。有著千年歷史的捕魚手藝。

三門灣,浙江東部。20年前,盛產大黃魚的地方。如今這片灣已經消失不見。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魚=鮮。鮮主要來源於穀氨酸鈉,雞精的主要提取物。在海鮮裡含量很高。

6月東海進入休漁期,他們要為餐桌尋找其他的食材。

三門灣向東出海,去尋找水下族群。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藤壺”附在海邊的岩石上,有著石灰質外殼的節肢動物。(第一次見)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藤壺被大火燻烤,這就是討海人的午餐。隨手可得的新鮮食材,加上簡單的烹飪,肉質飽滿,沒有任何作料,得來極致的味道。

海島的另一端。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佛手”又名觀音手,生在陡峭的地方。越是陽光照不到的小角落裡,佛手長得越大越好。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這是一次危險的採集。浪大,需要兩個人的配合來完成。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食材得來不易。你要知道浪可以把人打飛,所以是冒著很大的危險去採集佛手。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3個小時採集了400元的佛手。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清炒佛手。海鮮最大的要求就是保留原汁原味。(有點像烏龜jio)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佛手根部小撮肉,看起來就很有彈性,感覺像螃蟹鉗子肉哈哈哈。

舟山漁場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方船長這次出海已經100多天都沒有落地了。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因為魚的生意不好,方船長把漁船換成了捕蟹船。

白鞋又名梭子蟹。是中國最重要的海產蟹。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很是羨慕船長的中餐。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中國的養殖海產品,佔世界海水養殖總量的80%。也是唯一一個海水養殖超過海水捕撈的國家。

蛇蟠島碼頭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大寒過後。凌晨四點,漁民都彙集在碼頭準備渡船。下船後還有十幾公里的路程。長途跋涉,身體已凍透,在路邊烤火讓自己快速暖和起來。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蟶子(chèng zi),我一直讀成shenzi。

1000多民職業挖蟶人,在萬畝蟶田裡工作,只為春節蟶子上市高峰期。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挖蟶子全靠手工,沒有機器能代替。破了殼的蟶子賣相會不好。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一開始,我還以為是蟶子王。很肥了。

果然是什麼地方就得盛產什麼東西,地理環境的優勢。

烹小鮮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青蟹。生活在淺海灘中的海蟹,離水還能存活十幾天。葉娃由於不適應城市的快節奏,回家開了一家賣蟹的網店。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薑片黃酒蒸青蟹。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紅燒青蟹。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肉質很飽滿了。我們這邊秋季經常吃的就是梁子湖的螃蟹啦。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醃製一小時,下過蒸煮。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青蟹的蟹膏送給你。

海鮮中的小家碧玉。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泥螺。天氣晴才出來覓食。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沒有泥的泥螺。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醉泥螺。洗淨,食鹽浸泡+水。一天後把醃製泥螺的鹽水倒入鍋中,加入桂皮,薑片,黃酒煮成滷汁,冷卻後倒入罐中密封。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一個月後的醉泥螺。

海鮮大戲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小海鮮+肉蔬+手工面。一碗上等的海鮮麵就出鍋了。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對湯麵沒有抵抗力。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牡蠣燉豆腐。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紅燒對蝦。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蛤蜊芙蓉蛋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醬爆短蛸。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水煮藤壺。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豆豉金槍魚。(我吃過金槍魚.....罐頭)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油爆蝦姑(皮皮蝦)。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小黃魚。(湯很白啊。看著就鮮。)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聚少離多的家人們,因為太奶奶的生日,從各地趕回來。母親則做了一桌以海鮮為主的菜。這手藝不愧是開過餐館的,七天都能不重樣。

台州珠岙 吳岙村

正月十四是三門的元宵節。他們叫十四夜

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在製作糟羹。糟羹分為甜鹹兩種。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甜糟羹。用紅棗,蜂蜜,小湯圓加米粉薯粉或者藕粉等一系列含糖的食物熬成。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鹹糟羹。山藥,冬筍,口蘑,豆腐再加上一些青菜。素菜的花樣就這麼多。

海鮮都數不過來了。飽滿的蝦仁,肥嫩的牡蠣,風乾的小章魚,飽滿的蟶子再加上一些醃製過的海鮮。

這一碗真豐盛,可惜只有臨海的人們才能這麼放肆的使用不同種類的海鮮。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豆瓣評分超高美食紀錄片,“小海鮮”。

在這一天,孩子們會挨家挨戶的去討羹。這才是過年該有的樣子嘛。(好像外國的萬聖節)。

討小海,烹小鮮。在忙碌的生活裡,能把人與人系起來的唯有桌上的一菜一湯。

我們在大都市享用美食的時候,最應該感謝的是拿辛苦的勞作人們。真的辛苦了。也感謝大自然帶來這麼多神奇的美味。

小海鮮。一共有兩集,相加不到一個小時。很寫實,沒有過多了濾鏡,拍攝很樸實的人家,很生活化。適合當下飯劇。

所以的食材都得來不易。看著簡單,但是很辛苦。

{ 今日話題 }

你們最愛的海鮮是什麼?

(我我我....是海鮮都不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