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國內「泛電商」獨角獸達94家 總估值直逼5000億美元

7月18日,國內知名電商智庫——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發佈《2018年上半年中國“泛電商”獨角獸數據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7月1日,“泛電商”獨角獸達94家 總估值達4799.2億美元。其中,零售電商(26家)、金融科技(19家)、生活服務電商(10家)、物流科技(11家)。此外,在線教育(8家)、交通出行(8家)、在線租房(6家)、企業服務(3家)、在線醫療(2家)、B2B電商(1家)。

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泛電商獨角獸共94家,總估值達4799.2億美元。其中,估值為10-20億美元的“獨角獸”平臺共67家,佔比71.28%;估值為21-50億美元的“獨角獸”平臺14家,佔比14.89%;估值為51-100億美元的“獨角獸”平臺6家,佔比6.38%;估值為101-1000億美元的獨角獸平臺有6家,佔比6.38%,估值為1001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平臺有1家,為螞蟻金服 (1500億美元)。

此外,滴滴出行(估值為560億美元)、美團點評(估值300億美元)、京東金融(估值200億美元)、菜鳥網絡(估值200億美元)、陸金所(估值185億美元)、拼多多(150億美金)、借貸寶(估值107.7億美元)成為僅次於螞蟻金服的百億級“獨角獸”。

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監測數據顯示,“獨角獸”企業榜單上均為2007年之後成立的企業。其中2014年創立的企業最多,為17家;其次是2012年,為15家。特別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成立的“獨角獸”企業4家,這些創立僅一至兩年即成為“獨角獸”的企業,反映出其創新能力強、成長週期短、成長跨度大的特點。2014年是“獨角獸”爆發的一年,平均估值約為50億美元。其中2014年創立的螞蟻金服以1500億美元高估值居榜單首位。

對此,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表示,獨角獸企業大多成立於2011年、2012年前後,在2013年、2014年快速發育成長。這也是中國經濟遭遇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特殊歷史階段。傳統增長方式的舉步維艱,這也為新技術、新產業、新商業模式破繭而出以及傳統產業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會。

從地區上看,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監測數據顯示,2007年之後成立的“獨角獸”企業分佈於12個城市,其中首都北京38家、長三角地區(上海、杭州、南京、鎮江)37家、珠三角地區(東莞、廣州、深圳、香港)14家。

陳禮騰表示,獨角獸集中分佈於“北、上、杭、深”這些城市,首先,經濟科技發達程度高,政府扶持力度大,高新科技區政策鼓勵創新;其次,人才集中。這些城市擁有大量人口,人才流動趨向性明顯;其三,良好的創業氛圍。杭州的阿里巴巴集團;北京的百度、搜狐、新浪;深圳的騰訊和上海的美團大眾點評等,這些城市的頭部科創企業給整個環境帶來創新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