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黃河文化,加快建設黃河公園,市政協本期雙月協商爲黃河時代建言獻策

挖掘黄河文化,加快建设黄河公园,市政协本期双月协商为黄河时代建言献策

挖掘黄河文化,加快建设黄河公园,市政协本期双月协商为黄河时代建言献策

6月28日下午,市政協召開雙月協商座談會,圍繞“挖掘黃河文化,加快建設黃河國家溼地公園,助推新舊動能轉換” 協商建言。市政協主席雷傑主持會議並講話。

挖掘黄河文化,加快建设黄河公园,市政协本期双月协商为黄河时代建言献策

7位市政協委員圍繞發掘黃河歷史文化資源,高標準打造黃河公園,突出公園的“黃河性”“文化性”“山東性”,走文旅融合之路、生態發展之路等提出建議。大家認為,當前,必須牢牢抓住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充分發揮黃河文化積澱厚重、自然景觀優美、資源稟賦優越等優勢,以“城中河”定位融入城市發展格局,打造宜遊、宜賞、宜養、宜樂的新型國家溼地公園,為濟南城市發展和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挖掘黄河文化,加快建设黄河公园,市政协本期双月协商为黄河时代建言献策

大家建議,要保護黃河、觀賞黃河、親近黃河,彰顯黃河的文化厚度和文化個性。要高標準打造、合理定位、長遠規劃,既做到南北呼應,又要考慮對周邊的影響帶動作用。要突出濟南獨有的景觀風貌和文化意象,展示濟南文化特色,體現濟南城市建設隨著時代脈動發展的軌跡。要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優化區域功能佈局,做好區域生態功能分區及生態系統網絡構建。要通過旅遊載體實現可消費、可體驗、可參與,融入文化元素,為濟南的城市格局再打造、區域發展再融合、北跨戰略再提升發揮積極作用。

挖掘黄河文化,加快建设黄河公园,市政协本期双月协商为黄河时代建言献策

濟南先行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宋衛東參加會議併發言。他表示聽完各位委員、專家意見、建議後受益匪淺。先行區高度重視挖掘黃河文化,建設黃河公園工作,目前在規劃上,由美國SOM公司、上海市政設計院、黃河勘測院、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市規劃院等單位正加強合作,編制黃河生態景觀風貌帶規劃及示範段方案設計,為下一步黃河公園建設提供規劃支撐。下一步先行區將立足於恢復和保護好生態溼地,深入挖掘黃河文化內涵,在重要節點打造精品項目,探索經營管理的新模式,讓黃河公園成為濟南城市綠帶和發展“綠芯”。

挖掘黄河文化,加快建设黄河公园,市政协本期双月协商为黄河时代建言献策

雷傑指出,實施北跨戰略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狠下功夫,高水平建設,將風貌帶建設作為先行區建設的“引爆區”,助推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要突出文化特色,凸顯黃河文化的韻味和內涵,體現黃河文化之魂。要高標準規劃,以開放的胸懷,廣開言路,借鑑國內外先進經驗,反覆論證,交上一份市民滿意的答卷。市政協要在吸收第六專題“商量”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圍繞這一課題深入研究,建言獻策,為黨委政府提供參考。

挖掘黄河文化,加快建设黄河公园,市政协本期双月协商为黄河时代建言献策

市政協副主席畢筱奇出席會議。劉德增、張華松、李成、張懷成、王睿、李銘、常德軍等在座談會上發言。4名市政協委員、專家提交了書面發言。市規劃局、市旅發委、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管委會、濟南黃河河務局等部門負責人作了交流回應。

挖掘黄河文化,加快建设黄河公园,市政协本期双月协商为黄河时代建言献策

在本期雙月協商座談會之前,市政協“商量”平臺,第六專題“商量”聚焦黃河公園建設(點擊上面圖片可瞭解相關內容),在濟南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播出後,在社會各界引發熱烈反響。

挖掘黄河文化,加快建设黄河公园,市政协本期双月协商为黄河时代建言献策
  • 市民楊國鋼說,商量平臺的建立他感覺讓市民有了說話的地方,有了收納市民建議的平臺,有了這個平臺以後,使市民的建議在城市規劃黃河風貌帶的建設方面都可以得到很好體現,從而是黃河風貌帶的建設規劃更加貼近民意,更加接地氣。

  • 市民田象霞說,第六專題商量專家學者以及一些與黃河工作密切相關的單位和個人都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對黃河今後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看了以後非常振奮。

  • 天橋區政協委員徐光城表示,商量平臺更好的聽取了廣大市民的心聲,也回應了社會關切,對規劃更好的符合將來發展實際會發揮更大作用。

  • 政協委員董建霞表示,第六專題商量我看到無論是專家、委員還是部門代表、市民代表,大家都站在濟南城市發展的高度,站在關心百姓民生生活的角度,真誠的商量,共同為黃河發展出謀劃策,我們相信黃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成為新時代濟南發展的城市新名片。

挖掘黄河文化,加快建设黄河公园,市政协本期双月协商为黄河时代建言献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