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樣子,就是鐵警的樣子

35年前,一輛小火車將一個28歲的小夥拉到遼寧一個叫羊圈子的火車站。從此,他便成為了這個偏僻小站的唯一一名駐站民警。他每天都在16公里長的轄區巡查線路,而陪伴他的只有單調的火車汽笛聲。他的揹包裡除了工作日記和水杯,還有越來越多的藥片;他的膠鞋也磨壞了一雙又一雙,他就這麼不停歇地走完了32年的鐵警生涯。看著當初自己親手栽下的小樹苗,如今已長成了參天大樹,他說平安,需要長久的堅守。他叫袁子寶,一名普通的駐站民警。

10年前,在阜新開往上海的列車上,我認識了一位老乘警。兩千多公里的路程,他始終在超員的車廂中忙碌著。他告訴我,要讓每位旅客平安抵達,乘警的腳步就不能停。上海世博會那年,是他退休前的最後一次乘務。出發前他向久病的母親承諾,走完這趟我就好好陪您。可當他匆匆趕回家中時,看到的卻是老母親的靈堂。他說平安,需要不悔的付出。他叫車存義,一名長途列車乘警長。

4年前,我的一位同事病逝。他生前樂觀敬業,甚至沒有人知道他已經與病魔抗爭了十幾年。他在遺書中這樣寫道:我資助貧困孩子上學的事交給我母親來辦,直到我的女兒成年繼續資助,所有的費用都從我的積蓄中支取;我走的時候,請讓我穿上這身警服,也請把我的骨灰撒在饒陽河大橋下,那是我曾經戰鬥過的地方。他說平安,需要窮盡一生的執著。他叫楊英濤,一名僅有44歲的鐵路民警。

去年5月,我從北京“一帶一路”峰會安保回來,在瀋陽北站恰好記錄下了這樣一段畫面:這名鐵路警察因為過度勞累,暈倒在了崗位上,身邊的領導和同事哭著告訴我,他已經好幾夜都沒睡過安穩覺了,讓他好好睡一會吧。他說,平安需要不計回報的奉獻。他叫金德平,瀋陽北站派出所副所長。

今年3月,京沈客專的遼寧段正式進入了聯調聯試階段。這條線路通車後,瀋陽到北京就只需要兩個多小時,整個遼西北都能實現一小時的快捷通行。為了確保試驗列車的絕對安全,從今年大年初七到現在,這條鐵路線上的警察們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這裡沒有上下水,洗臉、做飯、上廁所都不方便;這裡沒有休息室,他們只能在冰天雪地裡吃盒飯、搭帳篷、睡木板,這裡的民警都有共同的心願,那就是看到京沈客專的平安暢通、看到遼寧高鐵的完美提速、看到中國鐵路四縱四橫的壯美藍圖。他們說,平安,需要眾志成城的奮鬥。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鐵路警察。

作為一名鐵路警察,我們會在值乘的列車上經歷四季變換,會在兩列火車交錯的瞬間告別愛人;我們會在48小時之內,往返於海拔0到5000米之間,隨時體驗著頭痛欲裂的高原反應。而當您在車廂裡談笑風生,當您在深夜的臥鋪上安然入睡,當您享受著高鐵動車的快捷舒適——您可知道,這列車平安前行的每一寸,都有我們鐵路警察盡心陪伴的每一分。

當遼寧全面振興的戰鼓在耳邊擂響,當遼寧經濟發展超過了復興號疾馳飛奔的速度,這盛世,是共和國長子驕傲的樣子;而當我們穿上這身警服,跟隨高鐵車輪滾動出遼瀋大地平安穩定的嶄新畫卷,這,就是我們所有鐵路警察,驕傲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