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發圖強的末代皇帝:在洋人面前自卑,剪了辮子穿西裝!

溥儀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帝,也是唯一一個留有真實的影像資料的皇帝。在溥儀的眾多照片中,我們得以看到這位皇帝的真實面目以及皇帝的日常生活。通常在人們的印象中,皇帝是天子、神一般的存在。未曾知道,皇帝也和普通人一樣,也是過著和普通人一樣的生活。


奮發圖強的末代皇帝:在洋人面前自卑,剪了辮子穿西裝!

溥儀

提到皇帝,我們不禁想起有關古代皇帝們的極盡奢華之能事,萬千榮耀於一身。因為皇帝必須是天下獨一人與眾不同的,否則就體現不出皇帝的地位。不過這些道理,在末代皇帝溥儀看來是愚昧無知的,他希望掙脫改變這一切,重新打造屬於他的大清。

在溥儀接手大清之時,清王朝早已是日落西山,溥儀登基三年後便被袁世凱趕下臺。此後的十幾年中,溥儀依舊是黃袍加身,住在紫禁城裡享受皇帝待遇。雖然他沒了皇帝的名分,但是名義上他還是皇帝,並且在眾多滿清大臣的擁護下,溥儀在策劃著重新回到皇帝寶座的計劃。

奮發圖強的末代皇帝:在洋人面前自卑,剪了辮子穿西裝!

溥儀

溥儀生長在一個物質十分豐富的年代,同時他也對新鮮事物充滿著巨大的好奇心。因此那些國外新興起的新鮮玩意兒都是第一時間被溥儀引進紫禁城,成為他的玩具。其中包括紫禁城裡的第一輛自行車、電話等都是在他的要求下被引進。

在外人看來,皇帝的這些行為雖然有些不妥,但也不至於有太嚴重的影響,於是內務府和滿清大臣儘量滿足溥儀的這些要求。溥儀在這些西方的小玩意兒中,發現了許許多多的樂趣。而直到溥儀的英語老師莊士敦的出現,徹底打開了溥儀對於整個西方文明的新的認識。

奮發圖強的末代皇帝:在洋人面前自卑,剪了辮子穿西裝!

溥儀

溥儀的英文老師莊士敦來自英國,為牛津大學的文學碩士,是一箇中國通。莊士敦被請進紫禁城主要是教末溥儀學習英語,而莊士敦給溥儀上課的內容遠不止英文學習,更多的是向溥儀傳播西方的文化。溥儀也馬上被這位洋老師的一言一行所吸引,逐漸讓他對清王朝傳統的東西產生了極大的反感。

在洋人老師言傳身教之下,溥儀開始有了一些改變,或者說是跟風。學著洋老師穿西裝,脫去了傳統清朝袍服,裝扮出一副英國紳士模樣;並且在洋老師的“開導下”率先剪掉了辮子,僅僅是因為洋老師嘲笑他的辮子像豬尾巴。溥儀的這兩項改變,讓紫禁城裡的人大驚失色。

奮發圖強的末代皇帝:在洋人面前自卑,剪了辮子穿西裝!

溥儀

在溥儀看來,西方文明是先進的,所以洋老師的一切都是好的。因此第一次看到洋老師用的水筆時,就對自己使用毛筆深深自卑;聽到英國的西洋樂就覺得中國的絲絃 不堪入耳;甚至覺得洋老師身上的樟腦丸的味道都是香的。所以更別說溥儀聽洋老師說自己的辮子像豬尾巴時,就馬上剪掉了辮子。

奮發圖強的末代皇帝:在洋人面前自卑,剪了辮子穿西裝!

溥儀的辮子

然而溥儀在學習所謂的西方文化時,卻只是學習其皮毛。他所說的洋人的都是好的,也不過是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罷了,不過難得可貴的是,溥儀並沒有排斥這些西方文化,反而是欣然接受,並且承認它的好,在歷代皇帝中,溥儀的這份謙卑,還是難得可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