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奇故事:巧舌如簧

江夏是一座繁華熱鬧的水旱碼頭,是當今聖上的皇叔吳王的屬地。

這天,一個叫鄧歡的算命先生來到江夏,找了個大市集把攤子一支,工夫不大一個老頭過來說:“先生,我丟東西了,您看能不能找到?”鄧歡看看老頭說:“是丟了銀子吧。”
民間傳奇故事:巧舌如簧

老頭一愣:“先生咋知道?”鄧歡看看周圍的人,大聲說:“金代表西方,你從西邊來就是離開西方;今天是八月辛未日,八月屬金,辛未日也屬金,明天則是屬水的壬申日。無論是時還是地,你皆離‘金’而走,所以我斷定你丟了錢。” 這番話頭頭是道,讓圍觀的人讚歎不已。鄧歡接著說:“你寫個字吧,讓我測測你丟了多少。”老頭拿筆在紙上寫了個“金”字。

鄧歡看過說:“金字乃全字多了兩筆,全是齊全,對應的是十,全二則為十二。”旁邊有人插話說:“十二兩?”鄧歡一搖頭:“非也,古書曰‘地四生金,天九成之’。白紙在下應為地,在上的金字為天,正應天九。老丈丟金,乃是全二去天九,意為十二減九,可是三兩?”老頭驚得差點蹦起來:“先生神算,就是三兩,能不能找回來?”鄧歡說你抽個籤吧。老頭搖的簽上寫:陳橋兵變。鄧歡一笑:“恭喜抽中上籤,由此看,這錢沒丟,很快就能找到的。”

見老頭半信半疑,鄧歡就說卦錢可以先欠著。結果轉天老頭就樂呵呵來了,說錢找到了,他那天把銀袋子放在床上,讓老婆疊被子給裹裡面了,晚上一睡覺又出來了,正應了鄧歡所說,於是一早就送卦錢來了。

這事一傳開,鄧歡聲名大震,找他算命卜卦的人絡繹不絕。

這天,江夏知府差人把鄧歡帶到府衙,說當下有個案子毫無線索,請他來算一卦。

知府有心試試鄧歡,讓他先算算要破的是啥案子。鄧歡稍作沉吟說:“大人,今日乃丙亥日,丙屬火、亥屬水,火在水前。按理說是水克火,水應在火前,可眼下卻是相反,此乃鬥殺之相。而且金生水,火克金,二者皆與金有關,必是侵財人命案無疑。”知府讚道:“厲害,真叫你說對了,既如此,你就算算兇手如何?”鄧歡一擺手:“恕在下算不了。”

知府臉一沉,喝道:“大膽,若是算不出,治你個妖言惑眾。”

鄧歡解釋說:“既是命案,總得看看現場吧。天地萬物變化皆離不開氣,洞察出案發地氣的變化才能卜算出前因後果。” 師爺說現場已被清理了,不過有幅現場的畫。

等畫拿上來,鄧歡一瞧,畫上是間屋子,中間倒臥著被害人,是個女子,身邊有本散落著的書,遠處是扇半開的窗,窗欞上沿垂著折斷的松樹枝。

看罷,鄧歡問:“大人,請問,何日案發?”知府說是癸未日。鄧歡掐指卜算片刻,指著畫說:“大人,癸未日凶神在東,圖上東方是這根松樹枝,當應兇手。樹枝位於東方,又在畫的最上邊,還在窗戶外面,外屬陽上也為陽,兇手是個成年男子。”

見知府微微點頭,鄧歡接著說:“可這松樹乃喜陰之木,成年男子為陽,其中卻有陰。什麼男人會陽中有陰呢,唯有閹人!”

知府心知,案發之地確有閹人,趕忙問道:“請先生賜教,如何才能找到兇手?”

鄧歡一指畫上散落的書說:“剛才說癸未日東方主兇,此書也位於東方,因為兇手行兇時破了原來的氣場,書才落到了此處。此物主兇又位於下,合應兇手的外相。書散落就是殘破,書屬木,木對應人的肝,肝表為目,由此看兇手是個眼睛有殘的閹人。”

知府趕緊照此上報抓人。隨之案情真相大白,死者是吳王的愛姬,兇手果然是個獨目太監,偷竊首飾被愛姬發覺,因此殺人。
民間傳奇故事:巧舌如簧

此人很快就認罪伏法,被腰斬於市。此事不僅在江夏,在全國也是轟動一時,鄧歡大出風頭。可他自己清楚內情,整天惴惴不安,想趕緊溜,無奈卻走不了了,因為吳王要見他。

一見面,吳王先重賞了他,然後不斷稱讚鄧歡神算,說著他突然冒出一句:“先生既是神算,那你給我算算能不能當皇帝?”這話把鄧歡嚇得不輕,他耳聞吳王有不臣之心,沒想到真要造反。若他不算,可能立刻就活不了。

思來想去,鄧歡要來紙筆,寫好呈給吳王說:“王爺能不能位登九五,此讖語可以應之。”

吳王接過一看,紙上寫著:吳王江夏歸帝都主平安天下,奇怪的是這些字一個挨一個首尾圍成個圓圈圖案。

吳王不解,給了一旁的師爺。師爺看過之後說:“王爺,此乃連環詩,您從中間最上面的那個字開始讀。”

吳王又看了一遍,當即讀道:“吳王江夏歸帝都,夏歸帝都主平安,都主平安天下吳,安天下吳王江夏。”

吳王讀完,在座的人都聽明白了,紛紛歡呼:“吉兆,此讖語正應了王爺位登九五。請王爺下旨,擇吉日起兵。”

由於鄧歡的名氣和這條讖語的流傳,吳王這邊勢氣大振,可最後卻是吳王兵敗自盡,參與的人不是被殺就是被抓。皇帝御審此案,所有人犯都認罪了,只有鄧歡喊冤。皇帝大怒,命人將當日吳王身邊的師爺帶上來。

師爺如實供述,自己是吳王的幕僚,吳王死去的愛姬其實是皇帝派來的臥底,她拿到吳王謀反的證據時身份暴露被害。吳王清楚,皇帝一旦追查此事,後果不妙,想立刻反叛又怕手下信心不足,便打起了鄧歡的主意。

其實鄧歡不過是個招搖撞騙的,那個找錢的老頭還有幾個算命應驗的,都是他為揚名花錢買通的。

這些吳王都知道,他讓師爺偷偷在知府大堂上,把寫著案情和兇手特徵的紙條轉給鄧歡。吳王的謀劃是利用鄧歡神算的名氣,把案子栽贓給一個太監。

鄧歡雖不知內情,但為了活命便根據這些瞎編卦辭,不僅掩蓋了真相,更提升了神算的名氣。最後,吳王再用鄧歡的名氣編造讖語,來打消手下對反叛能否成功的懷疑。

師爺把前後內情說完了,皇帝把寫著讖語的那張紙扔到鄧歡面前:“這讖語作何解釋?‘吳王江夏歸帝都’就是吳王在江夏起兵攻入帝都。‘夏歸帝都主平安’是說夏天起兵進攻帝都會很順利。‘都主平安天下吳’說反叛順利天下都是他吳王的。最後‘安天下吳王(音望)江夏’說要安天下,只有吳王在江夏起兵稱帝。這還不是死罪?”

鄧歡大呼冤枉,說這些字沒錯,可吳王看錯了,他的意思是謀反一定失敗,請皇上把紙橫過來看看。

皇上一愣,拿過紙橫過來一看,這樣中間最上面變成了“都”字。再讀讖語便成了:都主平安天,安天下吳王,吳王江夏歸,夏歸帝都主。

鄧歡解釋說:“天下只有一個都,都主當然是陛下,‘都主平安天’就是說有陛下在,天下一定平安。‘安天下吳王’,下就是攻下拿下,平定天下把吳王打敗了。‘吳王江夏歸’,江夏的吳王只有歸降了,‘夏歸帝都主’就是夏天時候的叛亂被平定了。”

皇帝聽罷一琢磨,氣樂了:“行啊!朕只是聽說算命的善於蒙哄,正說反說都有理,今天算開眼了。連吳王這麼老謀深算的人都被騙了,可他也是太想當皇帝,利令智昏了。”皇帝遂下旨赦鄧歡無罪。

經此一劫,鄧歡不再算命,回家務農,平安終老。(文/吳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