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媒體爲什麼死磕36氪?

在發表《36氪再陷“涉嫌詐騙”旋渦》這篇文章時,鈦媒體想必是經過一番思想掙扎的。

不然,也不至於在該文前,鈦媒體寫了一長篇利益相關聲明,大意是,雖然鈦媒體的媒體業務與36氪媒體業務構成競爭關係,但文章調查的為36氪金融板塊的股權眾籌平臺業務,這一塊,與鈦媒體不構成利益相關。

鈦媒體為什麼死磕36氪?

鈦媒體為什麼死磕36氪?

簡單來說,就是鈦媒體擔憂,因為其發文調查36氪股權眾籌“涉嫌詐騙”,而被打上媒體互撕的標籤,淪入口水。

其實,去年的這個時候,鈦媒體便曾頭條推送了《36氪深陷股權眾籌項目“涉嫌欺詐”漩渦》的深度調查。

彼時,便有PR人士形容稱,這是鈦媒體“手刃”36氪,即便鈦媒體也曾發佈了類似的利益相關聲明,但從外表動作來看,這確實是懟,還是非常強力的。

鈦媒體為什麼死磕36氪?

文章下方精選留言

所以再多解釋,是沒有效果的。說白了,聲明是給36氪看的。

1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鈦媒體在聲明中,道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在媒體經營越發多元化的今天,越來越多媒體包括36氪,開始扮演金融、地產等服務商的角色。

確實如此。

2012年前後,科技類自媒體最為興盛。包括鈦媒體,虎嗅、36氪、雷鋒網、砍柴網、愛範、極客公園等科技媒體紛紛發展起來,吸引了大量的互聯網業者,儘管在當時尚看不到有效的盈利模式,但依然受到了資本的垂青。一時攪動了整個互聯網輿論江湖。

鈦媒體為什麼死磕36氪?

彼此之間,雖表面上各有側重,有的主要輸出觀點,有的負責爆料,有的致力於報道初創企業,但本質上還是互為“友商”。

但經過幾年發展,這些曾名噪一時的科技類自媒體,現在看來也沒有誰能乘上風口,聲勢也趨於平靜。

鈦媒體跟商業價值合併,虎嗅網折騰上了新三板,卻一直在虧損,2016全年收入不到兩千萬。

36氪算是其中一個另類。最開始的時候,因為其創始人劉成城並不是媒體出身,他就認為,“賺不到錢,又無法快速規模化,如果只做媒體,估計最後都得死。”

這話說的有點道理。

鈦媒體為什麼死磕36氪?

於是36氪開始搞氪空間,搞股權眾籌平臺,36氪不當自己是一家單純的媒體,用多年的時間,成為了集股權投資、投融資FA服務、媒體、聯合辦公等業務為一體的互聯網創業生態服務平臺。

然後便在其他科技媒體故事講到天花板,也沒能變出什麼果實,而陷入平庸,36氪則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2015年10月,阿里巴巴背景的螞蟻金服宣佈領投36氪,以戰略投資的方式入股36氪,並向36氪全面開放在線支付、私募股權融資、技術、雲計算等多個領域模塊,雙方共同推進創業生態服務發展。此次除螞蟻金服外,還有華泰瑞麟(華泰證券旗下TMT基金)及經緯中國跟投。

傳聞螞蟻金服投資36氪的金額為1.5億美金。顯然,螞蟻金服並非看中36氪的媒體價值,而是看中其創業平臺價值。

2

但高光,也就僅限在此了。

去年6月,36氪向投資人力薦的新三板項目“宏力能源”在一個多月前曝光的財務數據,與去年末啟動定增時的數據存在巨大差異,導致投資人出現高額虧損。

對,這就是鈦媒體獨家曝出來的。

隨後,36氪回應稱鈦媒體的文章並未真實、客觀地反映事件全貌,表述和邏輯也不乏誤導性,但也向投資人真誠致歉。劉成城也發佈公開信,稱“雖然有整個行業不夠成熟、信息披露規則及參與方權責界定欠缺等外在原因,但我們平臺自身的責任也不可推卸。”

一方面是國內股權眾籌,無論從平臺方、項目方再到投資方,這一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發展都不成熟完善,比如平臺方的風控能力,投資方的投資知識方面等等;另一方面,一般來說,股權眾籌要跑完一個週期,需要至少5-7年。更關鍵的是,創業本就是一場倖存者的遊戲,九死一生。項目本身,很容易崩盤。

“人人都是做天使的時代,已經來到我們身邊了。”這個曾經從業者提出的口號,其實稍微想一想,就是一個大泡沫。

近兩年來,36氪等股權眾籌平臺泡沫破滅,行業內,幾乎無人再提股權眾籌。各大互聯網金融的媒體官網上,股權眾籌這個分欄目,被默默關閉、下線。

36氪的日子也沒想象中那麼好過。於是一個很清晰的變化是,其開始重回媒體屬性了。此消彼長,在股權眾籌退潮的同時,內容分發成為了一門風口之上的生意。

鈦媒體為什麼死磕36氪?

在界面、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新媒體項目受著資本市場追捧,擁有極高估值的當下,36氪也在去年7月將其媒體業務分拆,重現媒體價值。今年2月,36氪還上線了付費欄目“開氪”。

3

36氪重回媒體,而鈦媒體的手也伸到了36氪的投融資服務領域。雖然鈦媒體,一直在強調自己的“潛在投資”過去、現在、將來都不會具備36氪股權眾籌的交易平臺屬性。

去年1月,鈦媒體網站升級,上線“潛在投資”平臺,主要做科技投研和專業數據服務類產品,為所有交易平臺上的投資者提供數據服務。

鈦媒體為什麼死磕36氪?

鈦媒體創始人趙何娟還特別強調,不做交易平臺這一點。

同年12月底,趙何娟把鈦媒體將分拆為“媒體、數據、生活方式”三大板塊,分別對應鈦媒體、“潛在投資”,以及“鈦空”。後者,也就是電商。

也是在摸索盈利模式,以及講更多的資本故事。

但趙何娟,骨子裡還是個媒體人,她質疑樂視,是下一個德隆。

她最近轉發、點贊最火的一條微博,還是轉發知乎網友評價乒乓球男隊退賽一事的。可是,這跟鈦媒體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