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现在上学难,但没想到为了孩子上学,户口异地夫妻假离婚

9月又到了开学季。各种有关上学难的报道又霸占了各媒体的头条。当前我国由于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够协调,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仍比较低,相当一部分群众感到“上学难、上学贵”。

学校拆迁、城镇人口增加 致生源逐年增加,城区规划学校少 布局不合理,家长追求“名校”心理 让入学难上加难。

近日石家庄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执行“幼升小”政策时要求:父母和孩子3个人的户口必须在一处才能上片内学校,否则只能接受调剂。为了孩子在片内入学,一些夫妻二人中有一方户口没在片内的,为此去办了离婚手续。为了准确解读2018年石家庄“幼升小”政策,石家庄桥西区某小学负责招生工作的一位副校长专门找出了石家庄市和桥西区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要求适龄儿童、少年户口随父母,且户口和住址符合户籍管理有关要求,即户口、住址和父母的《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规划用途须为住宅)相一致。”她指着文件强调,户口本和房产证一致的享受“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政策,而不符合该要求的,由区教育局根据适龄儿童、少年家庭实际情况和各学校学位情况调剂安排入学。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薛国凤分析指出,教育资源的短缺,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催生了这类现象。“或许教育主管部门有不得已的苦衷,片区内孩子太多,容纳数量有限,不得不采取这样‘极端’的措施。”薛国凤认为,在所有人都想吃蛋糕,而且分蛋糕者也想让人人都吃到蛋糕的情况下,就必须考虑根本问题——做一个更大更好的蛋糕,而不仅仅是绞尽脑汁去想如何切这块蛋糕。

“是管控,是领导,还是服务?”她同时指出,目前一些教育行政管理理念已不能满足教育发展需要。“一些部门的管理者也该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以适合并能推动事物发展的理念去探索工作如何高质量、高满意度开展。”

“目前城区新增适龄儿童较多,但城区学校并没有增加,这样就导致学前幼儿入小学非常困难。目前城区不少小学都是大班额,七八十个学生挤在一起非常普遍,对教学质量也有一定影响。

如何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

当前我国由于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够协调,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仍比较低,相当一部分群众感到“上学难、上学贵”。为此,《决定》中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推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方向,主要包括:

  第一,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和许多城市不同程度存在的择校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不够,满足不了广大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而根源在于政府投入不足。

  要从根本上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力度,促进教育又快又好地发展,努力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

  第二,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在农村并逐步在城市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全面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政策,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农村居民和城镇困难群众是“上学难、上学贵”问题最突出、最集中的群体。因此,《决定》明确提出,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不收学费、杂费,实行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并要求把这一政策逐步向城市扩展(事实上,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在城市实施对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的政策,随着《决定》精神的贯彻落实,这方面的进展速度将会加快)。

  针对城乡贫困家庭学生购买课本困难和农村需要寄宿的贫困家庭学生上学困难的情况,《决定》提出要全面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政策。农民工子女由于随父母在异地生活,普遍面临在当地学校“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决定》对此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即保障农民工子女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三,“上学难、上学贵”问题,部分是由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学费引起的。

  由于目前我国只是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因此对高中以上教育收费是政策允许的。当然,政策也明确规定,所收学费不能过高,不能超出大部分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完善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同时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以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决定》还强调,要规范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行为。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扩大教育资源覆盖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