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律師工作第一線38年 王廣仁:做律師,先做人

大眾網濟南7月17日訊 書桌上擺放著翻閱到一半的律師所三年發展規劃、工作總結,沒有整理完的年會發言稿旁邊是用來看材料的放大鏡……2018年1月29日凌晨,山東省律師協會名譽會長、眾成清泰律師事務所主任王廣仁在家中去世。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個小時,仍在為熱愛的法律事業工作。

堅守律師工作第一線38年 王廣仁:做律師,先做人

生前是個“工作狂”,住院仍工作左眼視力僅剩0.08

很多人知道王廣仁是從《激情辯護》開始的。電影中的代理律師鐵肩擔道義、慷慨濟危困的人格魅力感動了許多觀眾,而這部電影正是以王廣仁代理的案子為原型改編的。

1968年,21歲的王廣仁參軍入伍,當上了軍醫。一年之後,因為業績突出,他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1980年,已經33歲的王廣仁選擇改行,成為我國恢復律師制度以來的第一批律師,從此開啟了38年與法律相伴的傳奇人生。

與王廣仁認識了30多年的濟南市司法局原分管局長黃克雲認為,王廣仁的一生始終充滿奮鬥的激情。若讓黃克雲評價這位多年老友,恐怕他會給王廣仁貼上“工作狂”的標籤。他回憶說,在幾十年的工作生涯中,王廣仁經常會加班到凌晨,有時甚至會通宵達旦。以至於王廣仁的妻子經常會給黃克雲打電話,讓他勸老王多休息。但正是這股拼勁,讓王廣仁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傳奇故事。

2003年,濟南一政府部門被香港某公司提起索賠1億多元的行政賠償訴訟,該案也是當時國內索賠數額最大的行政賠償案,一旦敗訴,將面臨上億元的鉅額賠償。接手此案後, 王廣仁連續40多天夜以繼日地研究數千頁涉案材料,查閱大量相關法律、法規和有關論著,每天的睡眠不足5個小時。

最終官司打贏了,而王廣仁卻由於過度勞累,左眼底大面積出血導致完全失明,先後在北京和濟南做了四次手術。而就在住院期間,原告提出上訴。在家人的擔憂中,王廣仁趴在床上,與助手逐字逐句研究對方的上訴材料,仔細推敲確定二審代理意見和應訴證據。最終,二審法院駁回了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而王廣仁左眼的視力自此卻降至0.08,需要依靠放大鏡才能看清材料的文字。

堅守律師工作第一線38年 王廣仁:做律師,先做人

讓人又怕又愛,他告訴年輕律師“做律師,先做人”

談起山東律師,繞不開王廣仁;談及山東律所,繞不開王廣仁一手創辦的眾成清泰律師事務所。現任眾成清泰(濟南)律師事務所主任、黨委書記的耿國玉仍記得與王廣仁第一次見面的情景。那時他剛辭去公務員的工作,進入到律師行業。在王廣仁的辦公室,王廣仁對耿國玉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做律師,先做人。”

王廣仁在世時,事務所每個人都“怕”他。幾乎所有人都捱過王廣仁的“罵”,捱罵的理由小到文書中一個不規範的標點符號。但所有人又都愛他,年輕律師親切地稱他“老頭”,他像父親一樣幫助他們成長。事務所副主任杜文堂最後一次向王廣仁彙報時,準備了十幾頁的彙報材料,裡面寫滿了參加活動的筆記和自己的感想等內容。杜文堂說,自己雖然已經執業多年,但在王廣仁面前仍抱著一個孩子和學生的心態。最終,用心準備地彙報得到了王廣仁的認可,一句“文堂,你用心了”讓杜文堂感受到了一份信賴。可沒想到,這竟是他向王廣仁做的最後一次彙報。

如今的眾成清泰,下設11家分所,擁有130名合夥人和450多名優秀從業人員,位列“亞洲50大律師所”,被譽為山東的“律界航母”、精英律師的“黃埔軍校”。王廣仁培育出的人才數以千計。他十幾年堅持為山東省實習律師培訓授課,很多人已經成為骨幹;經他培養的各律所主任和合夥人達百餘人,足跡遍佈山東乃至全國。

始終追求純粹,“廣仁精神”將激勵新一代

“我是一名律師,但我首先是一名共產黨員。”瞭解王廣仁的人都知道,這是王廣仁的座右銘,更是他胸懷大局、為民服務的宗旨。

省司法廳副廳長齊延安說,王廣仁的一生就是在不斷變得更加純粹的過程。他38年如一日,始終堅守在律師工作第一線,不忘初心、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為群眾辦實事、為政府解難題,王廣仁以堅定的理想信念、過硬的專業素質、崇高的職業操守、無私的敬業奉獻,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讚譽,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

黃克雲說,緬懷王廣仁,學習“廣仁精神”,就是為了更加激勵自己,從中汲取精神力量、堅定理想信念,從而激勵律師行業的發展,激勵社會的發展。

“從事熱愛的職業是人生的幸運,為社會奉獻是人生的幸福。”這是王廣仁常說的一句話。他用行動,踐行了自己對事業與人生的追求,在今後,這種精神也將繼續影響著更多的人。(大眾網-山東24小時記者 姜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