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0億熱捧到轟然倒塌,曾被捧殺的無人貨架能否再次崛起?

無人貨架最近又開始熱鬧了,近來增多的融資事件,讓這一曾經無限輝煌、又被冷落大半年的“過氣明星”再度看到復甦曙光。資本為什麼時隔數月再次扎堆無人貨架,無人貨架將迎來再一次重生?


資本又發力,無人貨架起死回生?

近一個月以來的數起融資消息,讓無人貨架這個一度沉寂的市場初露覆蘇跡象。

5月14日,魔盒CITYBOX宣佈完成上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

6月11日,猩便利宣佈獲得阿里旗下螞蟻金服戰略投資;

6月17日,果小美披露已獲得最新C+輪融資;

6月29日,考拉便利完成A1輪融資;

經歷了大半年裁撤、撤站、盜損等問題無人貨架大有“春風吹又生”的勢頭。而此時距離無人貨架的第一次爆發剛好經過一年時間。

無人貨架去年此時正值鼎盛時期,從概念興起短短數月,無人貨架約50家企業瓜分了近30億元人民幣的總融資額,在很多人還在分析揣度這一新現象的背後邏輯時,一眨眼功夫,市場成了一片紅海。

其實無人貨架的爆發始於馬雲提出的“新零售”。

去年7月,馬雲現身上海金橋盒馬鮮生店,此時距離馬雲拋出“新零售”概念已經過去9個月。盒馬鮮生此時已跑出了驚豔的成績:坪效5.6萬元/年/平方米,是傳統商超的3-5倍;其線上轉化率高達35%,大約是傳統電商的10-15倍。盒馬的成績單也印證了“新零售風口已來”。

而為了這場新零售革命,阿里佈局入股銀泰、餓了嗎、天貓小店;京東則通過投資入股永輝超市、天天果園、1號店,佈局線下特定領域。

新零售這條賽道里已經擠滿了巨頭,而無人貨架則成為小企業切入新零售的快速入口,吸引來大量資本關注。

IDG資本樓軍曾對媒體表示,在用戶移動支付習慣改變的前提下,無人貨架可以延伸出更多新型零售渠道和更多開放式的零售場景。此時IDG已向無人貨架融資近億元,而對於收益,它們似乎來不及考慮太多。

從30億熱捧到轟然倒塌,曾被捧殺的無人貨架能否再次崛起?

無人貨架的掣肘:千帆閱盡,一地雞毛

然而熱潮僅持續了不到半年即暴露敗相,去年年底已有多家小型無人貨架宣佈撤點或倒閉,這一頹勢到今年年初徹底潰堤,果小美、猩便利、便利購等大型企業先後被爆出倒閉、偷貨、融資受阻、撤點等負面消息,此時除少數搞定新一輪融資的企業,大多已經無力招架。

大多資本此時早已躲開了這個曾經的“火山口”,一位投資人表示,無人貨架概念已經涼了,現存的幾家無人貨架正尋求轉型或拓展新業務,可此時資本紛紛選擇持謹慎態度。

開業時的燈綵彷彿還在眼前,現實卻落得一地雞毛。

在疾風驟雨中,沒人會停下來考慮細枝末節,更可怕的是,在資本和概念提出者的慫恿下,這個行業已經沒有了冷靜的思考者。於是在潮水退去後,我們發現了太多裸泳的人。

他們對於速度的極致追求催生了這些扭曲的商業模式,裸泳者的心裡,先搶佔時機、擊敗對手,再談盈利和商業模式才是現實辦法。因此快速迭代、大量融資燒錢、搞垮競爭成為首要任務。

在這樣整體不良的環境下,劣質的無人貨架點位不但無法為企業提供足夠的銷售額,反而已經脫離零售的本質。

無人貨架企業用互聯網的打法闖進市場,但關鍵還是要靠零售的思維以及精細化運營的能力。零售渠道類企業的發展核心都是擴大規模,網點越密集,配送及人工成本越底,越能夠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但在商業模型尚未成熟的情況下盲目擴張,整個後臺的供應、配送、維護體系根本無法支撐前臺運營,這是導致無人貨架頻繁折戟的主要原因。

從30億熱捧到轟然倒塌,曾被捧殺的無人貨架能否再次崛起?

無人貨架下半場:智能元素是否仍是偽命題?

隨著少數倖存企業相繼融到資金,無人貨架已有復甦跡象。然而對於它們來說,儘管熬續命資金,但無人貨架仍然逃不出燒錢模式。魔盒COO黃琦表示,無人貨櫃市場目前還只處於很初級的階段,還沒有跑出一個穩定、持續的商業模式。

但相比早期的玩命狂奔,此時活下來的無人貨架企業基本都已轉而發力智能貨櫃,為支付、新零售賦能等方面帶來新想象空間。加上之前更早做智能貨櫃的便利蜂、每日優鮮便利購等目前市場上的頭部企業幾乎均開始進入智能貨櫃階段。

事實證明,無人貨架作為獨立業態幾乎沒有生存能力,但藉助智能貨櫃卻可以更廣泛圍鋪入更多場景。因為智能貨櫃一定是數字化的必經過程,能適應很多場景,將會成為市場主流。

另外智能貨櫃不會再像上一版的無人貨架那樣,出現一下子幾萬個網點的“大躍進”現象,亂象情況也能得到一定改善。

但前景也不是盲目樂觀,一方面是有限SKU的銷售利潤無法突破天花板。另一方面則面供應鏈、物流配送等方面的運營難題也有待解決。如果不在零售細節上下功夫,最終還是難免重蹈貨架覆轍。

在辦公場所的閒置空間放置無人貨架,對於解決辦公室場景下的購物剛需是有幫助的,因此無人貨櫃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智能貨櫃做的是增量市場,並不是要和傳統零售商直接競爭,相反,智能貨櫃進入的往往是商超無法進入的場景,可以說智能貨櫃的是傳統零售商超的有力補充。

比如以傳統的商超門店為中心,通過精細化鋪設、運營智能貨櫃而離用戶更近。以門店為中心,投入到社區內部,省去了開店成本,又能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商家也能夠通過這些數字化銷售終端更好了解用戶購買偏好、價格敏感度等基本信息。

所以需求存在,需要的是紮實的耕耘,這時候去除了“風口”標籤的無人貨架反而是好事,資本是一把雙刃劍,如何取其所長,避其所害,這對於所有零售行業的創業者來說都是不得不面對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