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商也缺钱了,我们还在傻傻地贷款买房……

房地产商也缺钱了,我们还在傻傻地贷款买房……

最近半年有点穷。如果不是物理的穷,至少也是心理的穷。

有小伙伴跟杠姐说,房租又涨了,就是工资不涨。

还有人反映,今年工作不好找,有工作的也都在加班。

我知道感受最深的是投资者,股民已经被收割得没脾气了,现在慌得一批的是买了P2P还没退出的。

但是今天,杠姐忍不住跟大家聊聊,还有一个从未被打脸,永远在上涨的行业也缺钱了。如果它也出现下跌,那会是种怎样的情景呢?没错,我说的就是房地产。

房地产缺钱是有数据说话的,今年5月房企共完成融资451.17 亿元,这一规模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1.34%,是近一年以来的新低。

同时,房地产企业今年有2000亿债务到期,后面的三四季度将迎来还债高峰。

今年以来金融领域一直在去杠杆,所谓杠杆其实就是债务,去杠杆就是把过高的负债降下来。在融资受阻,还债高峰来临的的时刻,房地产公司也是求生欲极强

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快资金周转,尽快实现开盘销售回笼资金。比如碧桂园就提出:全线撤出无法实现快周转的合作项目,不惜一切代价加快周转,推进“456”。

所谓“456”,就是拿地后4个月内开盘,5个月资金为正,6个月将回笼资金投到新项目。

在这样激进的措施下,碧桂园漳州御江府开誓师大会,要集体喝鸡血打气。

7月12日,杭州萧山碧桂园前宸府项目发生倾斜,水泥桩大幅歪倒,基坑还造成附近路面的大规模坍塌。

三四线城市棚改货币化被叫停,现在的说法是因城施政,委婉一下怕的也是市场信心的崩坏。

但不论如何,房地产的春天也将过去,尤其是杠姐反复提醒小心的“老家房产”

房地产商也缺钱了,我们还在傻傻地贷款买房……

  • 那房地产商缺钱了房价会降吗?

短期看他们要做的就是在还款期限内尽快地高价卖出房子,回收资金继续开发新项目续命。

说白了降杠杆就是转移杠杆,房地产企业把高企的债务转嫁到购房者身上,从企业债务变成居民债务

近期宏观数据也说明了居民房贷负担过高带来的影响,消费增长速度已经连续两个月出现大幅下滑。

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房价下跌会怎么样呢?

亏点钱把房子卖掉呗。

这么想就天真了,虽然很多没房的人盼着房价下跌,自己就买得起房。但事实上房子向来是买涨不买跌的。一旦楼市泡沫破灭,有多少套房没有用,考验的是有多少现金,是否能还款。

房价下跌的时候往往也是经济下行周期,会伴随着失业降薪,这个时候到处都缺钱,在以前看来妥妥可以还上的房贷,也变得格外艰难起来。

大不了还不起贷款,房子被银行收回,又变回无房一族呗。

这么想还是太天真。要知道香港、日本楼市泡沫破灭引发负资产者烧炭自杀,可不是因为仅仅没了房子。

房贷合同上清楚地写着,如果抵押物价格下降,银行有权利要求补充抵押物。

举个例子:

1997年A先生买了一套价值126万的房子,从银行贷款96万,到2003年房子市值只有70万元。银行要求A先生补充价值26万抵押物,A先生拿不出同等现金或资产。银行把房子收走拍卖,通常法拍房价格比市场价低,只拍出60万元。最后A先生不仅失去房子,还倒欠银行三十万元。

银行借钱给我们买房,本质上是一笔债务关系。要保证借贷资产的安全,当房价跌破了贷款额的时候,银行的资产就不安全了,会要求补充抵押物。

所以,抵押贷款买房和大股东质押股票融资是一个意思,当抵押资产跌破平仓价时,融资方有权要求补充质押。补不上来理论上就有可能被强平,

结果是不仅失去房子,还倒欠银行的钱

说这么多,杠姐不是吓唬大家楼市会跌,毕竟这么多年唱空的人都被啪啪打脸了。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旦房价大幅下跌,引发的风险有多么可怕。

尤其对于高比例借贷买房的人来说,一定要看清楚自己的风险边界。对那些未来价值存疑的房子,更不要贷款追高

毕竟在金融去杠杆的大环境下,自己拼命加杠杆要格外小心。

杠姐语录:2018年注定雷声滚滚,要避开高杠杆行业股票和债券,最好也让家庭杠杆降一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