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自己舒服就好

活着,自己舒服就好

1.

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都是要多为别人着想。

尊老爱幼,在公车上,年轻人要给老人、小孩让座;

孔融让梨,分东西吃时,年龄大的要让大份的给年龄小的;

争抢玩具时,爸妈跟你说,弟弟/妹妹比较小,你要让给他玩。

……

诸如此类的,唯有懂得为别人着想的,才是乖孩子、好青年。

2.

除了要多为别人着想之外,我们还要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那个人怎么岁数这么大了还没结婚,是不是心理有问题?

那个人结婚那么久了还没生孩子,是不是那方面有问题?

……

诸如此类的问题,好像活到一定年纪,没有按世俗的标配来完成自己的人生的人,就都是有问题的人。

3.

谁人人前不说人,谁人人后不被人说?

只要活在这世上,就免不了被人说,然而,别人说的话有那么重要吗?

既然你不用喝他家的水,也不用吃他家的大米,又何必那么在乎别人的话,何况那些话可能也不过是随口说说的而已。

别人说你年纪大了嫁不出去了,你就真的不会幸福了吗?别人催你快点结婚生子,可他们却未必过得幸福。

我们习惯了凡事以别人的感受为出发点的处事方式,习惯了活在世俗的眼光里,却没有真正思考过自己的感受。

4.

诚然,我们要做一个与人为善,待人友好,让人感觉舒服的人。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活着不应该只是为别人,也要多为自己考虑,如果做什么都要顾及他人,我们不一定能留给他人一个好印象,却可能让自己受累。

当你总是为别人考虑,帮助他人,别人会习以为常,一旦你不帮了,他就会心生怨恨。而当你在平日里表现得不那么热情,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偶尔才给人伸出援手,他反而会感激你。

人性这个东西,是很复杂的。身而为人,无论你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都有可能成为话柄,被人攻击。

然而我们活着,从来不是为了讨好别人,而是要让自己活得舒心。

所以,在于他人利益无害的情况下,人活一世,只要自己活得自在,自己感觉舒服就行了。

最后,借用严歌苓在 《无出路咖啡馆》里写的一句话:我发现一个人在放弃给别人留好印象的负担之后,原来心里会如此踏实。一个人不必再讨人欢喜,就可以像我此刻这样,停止受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