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瓜之味》:一部可以在炎热夏天中带来清凉的小清新电影

尤记得去年夏天,我在寝室边吃着豆花边看着这部电影,惬意之极。这部影片的节奏很慢,我一向是个很浮躁的人,但是我竟然认认真真地没有快进地看完了这部电影,因为它让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平淡却又幸福的日子,虽懵懵懂懂,却也乐趣非凡。

今天突然想到了这部小清新电影,搜了一下百度,发现它的年龄竟然比我还大,它是由法籍越南裔导演陈英雄为了纪念母亲并且记录越南女性各个阶段的生活状态而创作出来的,于1993年6月8日上映的。虽然是那个时期的电影,但是构图,拍摄丝毫不逊于现在的电影。甚至非常的有美感,可以带给人发自内心的平静。这部电影还获得了许多国际大奖,非常值得一看。

这部影片讲述的就是一个叫梅的小女孩到城里的大户人家做佣人的生活。

截屏_20180428_123912.jpg

截屏_20180428_123510.jpg

在梅很小的时候,她在一个民间音乐家里做佣人,虽然年纪很小,但是梅很懂事也很能干,但是她很安静不愿意说话,所以整部电影都显得很静谧,蝉鸣蛙叫、蛐蛐的叫声琴声、风吹动树叶的飒飒声、切开青木瓜的声音、梅做家务时的声响,都让这部电影如此的静谧美好。

这户人家有三代人,第一代姥姥和唐,确切的说唐并不是这家人,他只是一个依然爱慕姥姥的老爷爷,每天都在栏杆外向梅打听姥姥的消息,虽然见不上一面,但是仿佛只要听到姥姥的消息就足够让他幸福了,最后,在梅的帮助下悄悄地在楼梯口偷偷的望了一眼姥姥的背影,这于他就是天大的幸福了。

姥姥自丈夫死后便开始念经,而在桃死后边没有离开过二楼,每日都敲着木鱼念经。唯一的话语是在儿子出走后指责儿媳没有本事留住自己的丈夫。

第二代是音乐家和他的夫人以及话唠的老佣人,音乐家向往自由,经常会拿走家里的所有钱离家出走,但是又会在把钱花没的时候回到这个家里。而他们的女儿桃的死亡也和这有些许关系,这让音乐家的夫人始终耿耿于怀却不能指责丈夫,因为越南的女性地位是很低的。

而夫人是一个善良坚强的女性,她白天要在布坊看店,又要同时管着家里打打小小的琐事,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因为丈夫心血来潮的一次离家出走又会化为乌有。

但是她却从来都没有怨言,努力的用剩下的一点儿钱财养活一家人。因为梅长的像自己的女儿桃,所以一直把梅当做女儿一样疼爱。

第三代是音乐家的三个儿子以及梅,大儿子喜欢吹笛,结交了同样是音乐世家的阿权。二儿子因为父亲的时常离家出走而变得阴郁,他会用蜡烛烫死窗户边爬着的蚂蚁,却也会默默地安慰伤心的母亲,会在父亲离家出走后教育弟弟吃下不好吃的饭菜。

小儿子调皮捣蛋,经常欺负梅。而梅懂事善良,在那一方小天地里观察蚂蚁行走,树叶抖动。用自己的好奇点缀着平淡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终于在梅长的亭亭玉立之后结束了,大儿子成家了,大儿媳对梅的美貌很担心,撺掇着大儿子将梅送走。

音乐家的夫人虽然不舍得但是也没有办法,她把为桃准备的嫁妆给了梅之后将梅送到了钢琴家阿权家当女佣。

阿权是梅从小暗恋的对象,他有一个性格活泼暴躁的未婚妻,但是在和梅的相处中被梅的温柔所吸引。

于是退去了婚约,选择了与梅一起生活。

这部电影令人深刻的是柔和清透的画面,让观众可以身临其境一般,仿佛可以闻到青木瓜的香气,抚摸到青木瓜中那饱满的颗粒,感受到那凉风习习的夏夜。

不多的对白,自然的摇镜拍摄,安稳流畅的场景转换很好的将静谧的越南风情表现了出来,让观众沉溺在影片的氛围中。

这部影片让我想起了我在乡下的童年时光,想起了奶奶院子里的蔬菜,园子里的水果,草丛里的蛐蛐蟋蟀,还有那一口盛着甘甜井水的圆井,以及那个时候无忧无虑地在山间小道骑着三轮自行车的自己。

这部影片绝对是最适合在夏天观看的电影。友情提示:在腾讯和爱奇艺都可以观看,夏天和《青木瓜之味》还有双皮奶更配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