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白袍銀槍,忠義無雙——常山趙子龍

若問最喜歡的朝代,三國一定佔有一席之地,若問最喜歡的英雄,趙雲則必是榜上有名。歷史可以從宏觀瞭解,縱覽一首波瀾壯闊的史詩,歷史也可以從細微入局,探究一個似水流年的人物。三國,真是一個迷人的時代,為細細品讀這樣一首優美的詩歌,我們從趙雲說起。為什麼從趙雲說起?無他,唯喜歡耳。

那麼歷史上的趙雲是一個怎樣的人?這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在千百年後,還被人所熟知,成為三國時期最受人喜歡的名將之一。

一、有著特別美好理想的名將

雜談:白袍銀槍,忠義無雙——常山趙子龍

《雲別傳》曰: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為本郡所舉,將義從吏兵詣公孫瓚。時袁紹稱冀州牧,瓚深憂州人之從紹也,善雲來附,嘲雲曰:“聞貴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獨迴心,迷而能反乎?”雲答曰:“天下訩訩,未知孰是,民有倒縣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遂與瓚征討。

在趙雲投奔公孫瓚的時候,公孫瓚對趙雲說:“聽說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紹,怎麼唯獨你能迷途知返呢?”趙雲回答說:“天下大亂,不知道誰是明主,百姓有倒懸之危,鄙州經過商議討論,要追隨仁政所在,並不是因為我們個人疏遠袁紹而偏向於將軍您。”由此事可以看出兩點,第一點是公孫瓚不是明主,別人來投靠他,他不是先辨別他人是否有真才實學,而是首先譏諷一番,胸襟略顯狹小;第二點是趙雲選擇明主時最看中的特質是君主是否能實行仁政。而最終,劉備正是靠著仁德之名,吸引了趙雲。

趙雲跟了公孫瓚之後,四處征討,此時,劉備前來依附公孫瓚,趙雲得以與劉備深交,二人經常同床眠臥。後來,趙雲因兄長去世,向公孫瓚請辭歸鄉。直到公元200年,這一年,趙雲在鄴城又遇見劉備,從此便正式追隨了劉備。

如果說劉備的仁德有水分,是虛偽的仁德,那麼趙雲心中的“仁”則是他的理想,是他一生之中需要追求的目標。這是一個有著特別美好理想的人,從事只看是否對天下有利,這樣的人無論放在哪個朝代,都是一個讓人肅然起敬的人物。

二、美貌與才華並重

雜談:白袍銀槍,忠義無雙——常山趙子龍

看到這麼一個背影,你會想到他是誰?沒錯,筆者第一眼就想到的是趙雲。縱使沒有長槍白馬,簡簡單單往那一站,能承載得起這英姿的歷史人物不超過十指之數,而趙雲便是其中最完美的詮釋。

論武功,趙雲比不上溫侯呂布,論戰績,也無關羽的水淹七軍名震華夏,論家世,平民出生的趙雲更比不上馬超這種門閥,然而趙雲卻是三國第一完人。

論容貌,有著超高的顏值,論武力,民間更有“一呂二趙三典韋 ”的說法,武力僅次於呂布,論膽略,有孤軍救主,論智謀,有空營退敵,論戰績,更是常勝將軍,有詩讚曰:

三國將如雲,子龍獨逸群。

武能擒上將,智足愧謀臣。

救主威風在,空營孤膽存。

胸中有丘壑,幾見此完人?

又有詩讚曰:

趙爺玉面銀盔甲,雲騰白馬槍挑花;

詠爾長板救漢嗣,讚美百戰威無涯。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七探蛇盤鬼神愁,銀蟒槍飛蕩人魂。

三、絕世無雙的獨特氣質

雜談:白袍銀槍,忠義無雙——常山趙子龍

趙雲是早期跟隨劉備的將領之一,一生之中沒有大的汙點,有孤軍救主一往無前的膽氣,有空營退敵捨我其誰的霸氣,有隻身救黃忠生死與共的義氣,身為武將,又不失古之名士的氣節,不卑不亢,也不爭權奪勢,更不貪財好色,再加上長遠的政治眼光與,這所有的一切使趙雲極富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懷。

漢末三國,十室九空,人口驟降至兩千多萬,軍閥爭鋒,生靈塗炭,世間所有的醜陋輪番上演,唯獨子龍置身其間,卻如一朵絕代的亂世青蓮。

縱觀整個中國歷史,名將眾多,有如衛青、霍去病戰功卓著,有如蕭何、張良運籌帷幄,有如關羽、張飛勇不可當,唯有我子龍,渾身是膽,一身氣質,絕世無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