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白袍银枪,忠义无双——常山赵子龙

若问最喜欢的朝代,三国一定占有一席之地,若问最喜欢的英雄,赵云则必是榜上有名。历史可以从宏观了解,纵览一首波澜壮阔的史诗,历史也可以从细微入局,探究一个似水流年的人物。三国,真是一个迷人的时代,为细细品读这样一首优美的诗歌,我们从赵云说起。为什么从赵云说起?无他,唯喜欢耳。

那么历史上的赵云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在千百年后,还被人所熟知,成为三国时期最受人喜欢的名将之一。

一、有着特别美好理想的名将

杂谈:白袍银枪,忠义无双——常山赵子龙

《云别传》曰: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遂与瓒征讨。

在赵云投奔公孙瓒的时候,公孙瓒对赵云说:“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赵云回答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鄙州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并不是因为我们个人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由此事可以看出两点,第一点是公孙瓒不是明主,别人来投靠他,他不是先辨别他人是否有真才实学,而是首先讥讽一番,胸襟略显狭小;第二点是赵云选择明主时最看中的特质是君主是否能实行仁政。而最终,刘备正是靠着仁德之名,吸引了赵云。

赵云跟了公孙瓒之后,四处征讨,此时,刘备前来依附公孙瓒,赵云得以与刘备深交,二人经常同床眠卧。后来,赵云因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请辞归乡。直到公元200年,这一年,赵云在邺城又遇见刘备,从此便正式追随了刘备。

如果说刘备的仁德有水分,是虚伪的仁德,那么赵云心中的“仁”则是他的理想,是他一生之中需要追求的目标。这是一个有着特别美好理想的人,从事只看是否对天下有利,这样的人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人物。

二、美貌与才华并重

杂谈:白袍银枪,忠义无双——常山赵子龙

看到这么一个背影,你会想到他是谁?没错,笔者第一眼就想到的是赵云。纵使没有长枪白马,简简单单往那一站,能承载得起这英姿的历史人物不超过十指之数,而赵云便是其中最完美的诠释。

论武功,赵云比不上温侯吕布,论战绩,也无关羽的水淹七军名震华夏,论家世,平民出生的赵云更比不上马超这种门阀,然而赵云却是三国第一完人。

论容貌,有着超高的颜值,论武力,民间更有“一吕二赵三典韦 ”的说法,武力仅次于吕布,论胆略,有孤军救主,论智谋,有空营退敌,论战绩,更是常胜将军,有诗赞曰:

三国将如云,子龙独逸群。

武能擒上将,智足愧谋臣。

救主威风在,空营孤胆存。

胸中有丘壑,几见此完人?

又有诗赞曰:

赵爷玉面银盔甲,云腾白马枪挑花;

咏尔长板救汉嗣,赞美百战威无涯。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七探蛇盘鬼神愁,银蟒枪飞荡人魂。

三、绝世无双的独特气质

杂谈:白袍银枪,忠义无双——常山赵子龙

赵云是早期跟随刘备的将领之一,一生之中没有大的污点,有孤军救主一往无前的胆气,有空营退敌舍我其谁的霸气,有只身救黄忠生死与共的义气,身为武将,又不失古之名士的气节,不卑不亢,也不争权夺势,更不贪财好色,再加上长远的政治眼光与,这所有的一切使赵云极富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怀。

汉末三国,十室九空,人口骤降至两千多万,军阀争锋,生灵涂炭,世间所有的丑陋轮番上演,唯独子龙置身其间,却如一朵绝代的乱世青莲。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名将众多,有如卫青、霍去病战功卓著,有如萧何、张良运筹帷幄,有如关羽、张飞勇不可当,唯有我子龙,浑身是胆,一身气质,绝世无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