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集合》教學反思

《數學廣角--集合》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內容的第一課時。它主要介紹和滲透一些數學思想方法,涉及的集合問題是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學知識。在本節課前,學生雖然已經學習過分類的思想方法,但集合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對三年級學生來說,學習可能會有一定困難,所以,在本節課中,我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嘗試: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集合》教學反思

一、以“腦筋急轉彎”引入,初步感悟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課前先以學生喜歡的“腦筋急轉彎”引入:“一共有三個人,卻有兩個媽媽,兩個女兒,這是為什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中體驗到“爸爸”的雙重身份,初步感悟事物的雙重性,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創設問題情境,設置認知衝突。

首先通過統計表的方式列出參加語文小組和數學小組的學生名單,參加語文小組的有8人,參加數學小組的有9人。當學生解決“參加語文、數學課外小組的學生一共有多少人?”時,由於直觀思維,跳入了教師有意設置的“陷阱”,但實際上參加這兩個課外小組的總人數卻不是17人,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答案有了爭議,學生都想知道正確的答案是多少。這時我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用自己的方法來發現創造。學生的學習動機得到激勵,進而產生更強的學習動力。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集合》教學反思

三、藉助直觀圖,突破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設計意在充分發揮集合圖的作用,因此“藉助直觀圖”成了我這節課突破重難點的重要策略。那麼如何“藉助直觀圖”呢?要算“參加語文和參加數學小組的一共有多少人?”時,我讓引導學生用“站一站”的分類遊戲,利用呼拉圈直觀呈現。再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畫一畫參加語文、數學小組的情況,學生用自己理解的方式畫了下來:有的學生畫線段圖,有的學生畫統計圖,有的學生畫集合圖……雖然有的學生把集合圖畫錯了,但他們想出辦法來了。隨後,在交流比較中他們感悟到用橢圓畫是比較直觀方便的,能很清楚的看出參加語文數學小組的一共有多少人。學生通過畫圖發現了參加語文、數學小組的人數有重複的,應當從總數里減掉。這個過程,學生經歷了集合圖的產生過程並充分感知集合圖的作用,把具體問題上升到抽象問題,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注重學生的反思和經驗提升

數學經驗需要積累更需要提升。畫圖只是一種手段,重要的是讓學生離開圖後能理解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因此,本節課中,我多次讓學生圍繞問題進行反思和經驗的提升。讓學生說說圖中每部分的意思,說算式中每一步的意思。這樣一個數形結合的過程,使每個學生都有所理解,好的學生表現出來的是他們的數學語言流暢,思維活躍。困難學生從說的過程中慢慢感悟到這些圖和算式的意思。學生在自己說的基礎上理解了整個算式的意思。如:“ 8+9表示什麼意思?為什麼8+9後還要再減去3呢?”“你覺得用集合圖表示這樣的兩種數據之間的關係有什麼好處?”“那你認為做這樣的題目首先要注意什麼?”等等。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集合》教學反思

這一節課,也存在著很多不足:1.每一環節的過渡語言不夠簡潔,對學生放手不夠。2.教學機智需要加強,評價語言比較單一,缺乏數學思想、方法等實質性評價。在今後的課堂上,應該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自主活動的空間,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多一些體驗成功的喜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