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未來已來!

什麼叫趨勢?

1980-1985年:擺地攤;

1985-1990年:個體戶;

1990-1995年:大老闆;

1996-1997年:下海潮;

1998-2003年:炒股票;

2003-2007年:房地產;

2005-2012年:直銷熱;

2012-2015年:互聯網+;

2016-2020年:.............

你用30年前的思維來看問題,你會覺得別人都瘋了,實際上是你落伍了 。

區塊鏈(Blockchain)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末,化名為“中本聰”的神秘人士在論壇中發表了一篇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首次提出了區塊鏈的概念。

2009年1月3日,區塊鏈的第一個區塊就已經誕生,這個區塊被稱之為“創始區塊”。

幾乎是伴隨著區塊鏈技術的誕生,比特幣成為其發揮作用的第一個事物,此後幾年,比特幣逐漸風靡全球,在2017年其瘋狂的行情讓區塊鏈技術為眾人所知。

區塊鏈(blockchain)思想最早出現在大名鼎鼎的比特幣(Bitcoin)開源項目中。比特幣項目在誕生和發展過程中,借鑑了來自數字貨幣、密碼學、博弈論、分佈式系統、控制論等多個領域的技術成果,可謂博採眾家之長於一身,作為其核心支撐結構的區塊鏈技術更是令人矚目的創新成果。

區塊鏈是一個由不同節點共同參與的分佈式數據庫系統,是開放式的賬簿系統(ledger)。

區塊鏈的3大特徵

相比於傳統的中心化方案,區塊鏈技術主要有以下三個特徵:

區塊鏈的核心思想是去中心化

在區塊鏈系統中,任意節點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所有的節點都有能力去用計算能力投票,從而保證了得到承認的結果是過半數節點公認的結果。即使遭受嚴重的黑客攻擊,只要黑客控制的節點數不超過全球節點總數的一半,系統就依然能正常運行,數據也不會被篡改。

區塊鏈最大的顛覆性在於信用的建立

理論上說,區塊鏈技術可以讓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不再有存在價值。《經濟學人》對區塊鏈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簡單地說,它是“一臺創造信任的機器”。區塊鏈讓人們在互不信任並沒有中立中央機構的情況下,能夠做到互相協作。打擊假幣和金融詐騙未來都不需要了。

區塊鏈的集體維護可以降低成本

在中心化網絡體系下,系統的維護和經營依賴於數據中心等平臺的運維和經營,成本不可省略。區塊鏈的節點是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的,每一個節點在參與記錄的同時也來驗證其他節點記錄結果的正確性,維護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一句話概括,區塊鏈觸動的是錢、信任和權力,這些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性基礎。

其發展經歷了3個階段

1.醞釀期:2009-2012年,經濟形態以比特幣及其產業生態為主。

2.萌芽期:時期為2012-2015年,區塊鏈隨著比特幣進入公眾視野,新生的錢包支付和匯款公司出現,區塊鏈經濟擴散到金融領域。區塊鏈底層技術創新不斷。區塊鏈技術從比特幣系統中剝離出來。

3.發展期:2016年開始探索行業應用,出現了大量區塊鏈創業公司。2017年ICO的火熱讓區塊鏈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區塊鏈2.0時代”正在到來

應用服務層是區塊鏈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所在,分為1.0、2.0、3.0三個階段的應用。

可編程貨幣:區塊鏈1.0應用

可編程貨幣,即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但它並不是任何國家和地區的法定貨幣,也沒有政府當局為它提供擔保。

可編程金融:區塊鏈2.0應用

區塊鏈2.0應用加入了"智能合約"(利用程序算法替代人執行合同)的概念。這使得區塊鏈從最初的貨幣體系,可以拓展到股權、債權和產權的登記、轉讓,證券和金融合約的交易、執行,甚至博彩和防偽等金融領域。

可編程社會:區塊鏈3.0應用

區塊鏈是價值互聯網的內核,能夠對於每一個互聯網中代表價值的信息和字節進行產權確認、計量和存儲。它不僅僅能夠記錄金融業的交易,而是幾乎可以記錄任何有價值的能以代碼形式進行表達的事物。其應用能夠擴展到任何有需求的領域,進而到整個社會。

目前區塊鏈應用已經開始超越比特幣(區塊鏈1.0),進入到區塊鏈1.5時代,並且向金融領域(區塊鏈2.0)過渡

未來3-5年,區塊鏈或許會超越金融領域,進入社會公證、智能化領域(區塊鏈3.0),包括了身份認證、公證、仲裁、審計、域名、物流、醫療、郵件、簽證、投票等領域,應用範圍擴大到了整個社會,區塊鏈技術有可能成為"萬物互聯"的一種最底層的協議。

當前,區塊鏈技術已經被世界認可,發展已經成為了必然一種趨勢。伴隨而來的是更多人的關注,“未來30年,是新技術融合到傳統行業的方方面面,是人類社會天翻地覆的30年,不管你是什麼人,不管你身處哪裡,我們所有每個人都會是這場大變革的一部分。”

現狀就是如此,區塊鏈給了90後一個時代契機,但是想要駕馭區塊鏈技術,又不至於被起負面因素影響,最重要的,只能是對其有清醒的認識,不管是監管者,研究者,投機者,還是旁觀者。

是時候投入你的更多精力,來關注區塊鏈技術了。

我國區塊鏈職位的平均年薪達到30萬以上,部分企業年薪已到100萬以上,北京上海等地的區塊鏈行業應屆生月薪均已超過20k!90後捉住時代紅利,未來可能就會成就下一個阿里巴巴!如果錯過可能就要後悔十年了。

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佈式賬本數據庫。區塊鏈使用密碼學相關聯的算法產生數據塊,而每一個數據塊上就記載了多次比特幣網絡交易確認的信息。如果你想要更全面瞭解區塊鏈,那麼本文將是個很好的敲門磚!

工信部指導發佈的《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這樣解釋: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佈式節點共識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佈式基礎架構與計算範式。

簡單的來說,區塊鏈就像是賬本,構成區塊鏈的每一個區塊就是賬本的每一頁。交易的細節都被記錄在一個網絡裡任何人都可以看得到的公開賬簿上。

二、去中心化

什麼是中心化的賬本?舉一個和大家生活中有關的例子,例如你和你女朋友都是單身,挑了一天好日子,開開心心挽著小手去民政局登記結婚。到了登記處,工作人員要檢查你們的資料,查看你們是否都是單身。如果——

1.你是單身,你女朋友也是單身;

2.檢查通過後,民政局給你們頒發結婚證書,登記上你們的結婚記錄。

那麼將修改你們的資料:從單身改為已婚。

那麼什麼又是去中心化呢?還是你和你女朋友去結婚,但是你們的城市並沒有民政局,大家結婚證明不是靠民政局,而是自己用賬本來記錄誰結婚。

當你和你女朋友想要結婚的時候——

1.你到村口大吼一聲,大家注意了,我要和小李結婚了!

2.你身邊的小王聽了確實是你的聲音,於是馬上檢查你和你女朋友是否都是單身。

3.檢查通過後,小王往自己的賬本上寫:小張和小李結婚了,並修改數據,小李從單身變為已婚、小張從單身變為已婚。

4.你附近的小王把結婚的信息告訴較遠的人,一傳十,十傳百,直到所有人都知道他要結婚了,以此保證所有人賬本的一致性。

由於沒有中心化的中介機構存在,讓所有的東西都通過預先設定的程序自動運行,不僅能大大降低成本,還能提高效率。另外由於每個人都有相同的賬本,能確保賬本記錄過程是公開透明的。

可以看出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去中心化的處理方式會更便捷,同時也無須擔心自己與交易無關的信息洩漏。如果只考慮兩個人的交易並不能把去中心化的好處完全展示出來,設想有成千上萬筆交易在進行,去中心化的處理方式會節約很多資源,使得整個交易自主化、簡單化,並且排除了被中心化代理控制的風險。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技術的顛覆性特點,它無需中心化代理,實現了一種點對點的直接交互,使得高效率、大規模、無中心化代理的信息交互方式成為了現實。

三、數據不可篡改

區塊鏈通過密碼學的方式來保證已有數據不可被篡改,這個部分的核心有兩點:密碼學哈希數值和非對稱加密。

假設哈希函數為A=K(B),有如下性質:

1.有B可以很容易算出A;

2.有A不可能算出B;

3.有A不可能找到另一個B'使得K(B')=A;

4.假設B和B'差別極小,但是K(B)和K(B')卻完全不相關。

通過以上的函數關係我們可以驗證信息完整性,在一個信息後面放上這個信息的哈希值,這個值很小,例如256bit,而且計算方便。收到信息之後,收信人再算一遍哈希值,對比兩者就知道這條信息是否被篡改過了。如果被篡改過,哪怕只有1bit,整個哈希值也會截然不同。而根據哈希函數的性質,沒有人能夠偽造出另一個消息具有同樣的哈希值,也就是說篡改過的數據完全不可能通過哈希校驗。

非對稱加密就是有兩把鑰匙,一把叫公鑰,一把叫私鑰,用公鑰加密的內容只能用私鑰解密,用私鑰加密的內容只能用公鑰解密,你也只需要瞭解,數字貨幣持有者手裡都有兩把鑰匙,其中一把只有自己知道,叫做“私鑰”,而另一把公佈於眾,叫做“公鑰”;通過私鑰加密的信息,必須通過公鑰才能解密,連自己的私鑰也無解,公鑰可以通過私鑰生成多把。

概括來說,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像一個數據庫賬本,記載所有的交易記錄,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這項技術也因其安全、便捷的特性逐漸得到了銀行與金融業的關注。

現如今,區塊鏈已經成為全民關注的領域,不少企業也早已深入其中研究該技術的落地情況。但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對區塊鏈技術的相關概念並不熟悉。

鏈動學院特為大家整理推出【區塊鏈小知識】的系列課程,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大家講解區塊鏈的小知識,希望能幫您更快速更簡單的認識區塊鏈。

今天我們一起聊聊區塊鏈資產有哪些特點,與我們目前的資產相比,有哪些創新點和優勢?

在討論如何投資區塊鏈資產之前,我們先簡單瞭解一下區塊鏈資產是什麼。

瞭解區塊鏈資產

區塊鏈資產簡單來說就是基於網絡存在的,能夠通過網絡傳輸的一種數字資產。

但是要注意數字資產不等於區塊鏈資產,數字資產的範圍更為廣泛,我們平時利用支付寶和微信交易時流通的都屬於數字資產,但與區塊鏈資產不同的是,它需要以平臺作為信用機構,從而實現資產的流通。區塊鏈資產則免去這一環節,相互兩個人即可實現點對點的支付。

我舉一個更易理解的例子,正常的在某寶購物的流程是這樣的:

1.下單,通過支付寶付錢。

2.支付寶收款後通知賣家發貨。

3.賣家發貨。

4.你收到貨,確認無誤後收貨。

5.支付寶打款給賣家,交易結束。

在這個流程中,為了能夠保證交易的安全性、增加交易的可信度,在買賣雙方中加入了一個擔保平臺:支付寶。

雖然有著權威背書,但也不能說把資金放在支付寶就完全沒有風險,是不是?

下面我們來設想一下,在“去中心化”的形態下,這一購物流程是什麼樣的:

1.下單,把錢打給賣家。

2.你在自己的賬本上記下這條轉賬信息,並把這條信息廣播出去。

3.賣家和支付寶收到轉賬後,在賬本上記錄。

4.賣家發貨,然後在賬本上記錄這一信息並廣播該消息。

5.你收到貨,確認無誤收貨後,交易完成。

通過這兩個交易流程的對比,我們能看出區塊鏈資產具有著不可複製性、分佈式記賬的特點。

全球流通

區塊鏈資產首先要基於互聯網

只要有互聯網的地方,區塊鏈資產就可以進行流通。當然了,這裡的互聯網可以是萬維網,也可以是各種局域網,所以區塊鏈資產是全球流通的。

間即便是在月球上、火星上,只要有互聯網,就可以進行區塊鏈資產轉賬。

相較於中心化的方式,區塊鏈資產在全球流通的轉賬手續費非常低。比如以太坊的轉賬手續費為0.01ETH,摺合人民幣才幾塊錢,非常便宜。相對於傳統轉賬來說,區塊鏈資產到賬也非常快,一般幾分鐘到一小時內就能到賬。

匿名性

就是別人無法知道你的區塊鏈資產有多少,以及和誰進行了轉賬。這種匿名性是分不同程度的。

比特幣的匿名性是最基本的。

你在區塊鏈網絡上只能查到轉賬記錄,但是不知道地址背後是誰。

但是,一旦知道這個地址背後對應的人是誰,也就能查到其所有相關的轉賬記錄及資產。

達世幣和門羅幣匿名性做得更高。

即使你查到了這個地址背後的人是誰,你也無法知道它所有的轉賬信息。而Zcash將匿名性做到極致,只有擁有私鑰的人才能查到所有的轉賬信息。

去中心化

在區塊鏈網絡上轉賬,不會因為記賬機構要放假,所以得延遲幾天到賬, 也不會因為記賬機構要盈利必須得支付很高的手續費,更不會因為記賬機構作弊而遭受財產損失。

因為區塊鏈資產的記賬方式是全網共同進行,給別人轉賬記錄的賬本,不會因為轉賬人或者對方的賬本數據丟失而無法統一,因為這個賬本是全網共同維護,每個全節點都存有備份,十分透明,十分公正。

不可複製

互聯網上的信息傳播方式是拷貝,比如網絡上的著作權一直是個大問題,文字、圖片、影像很容易被拷貝,這給版權所有者帶來了很大困擾。

區塊鏈資產之所以能夠成為資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它的不可複製性,區塊鏈資產的傳遞是通過加密技術而不是拷貝,比如一份價值1000元的區塊鏈資產,甲轉給乙,這1000元資產就從甲的賬戶轉移到乙的賬戶裡,甲就不再擁有這些資產。

塊鏈網絡上轉賬,不會因為記賬機構要放假,所以得延遲幾天到賬,也不會因為記賬機構要盈利必須得支付很高的手續費,更不會因為記賬機構作弊而遭受財產損失。

不可複製性,是區塊鏈資產之所以能成為資產的一個重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