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衆多謀士中,誰「計謀一出,萬無一失」?

三國時期眾多謀士中,誰“計謀一出,萬無一失”?

【三國那些事兒】

三國時期眾多謀士中,誰“計謀一出,萬無一失”?‖老家許昌

文‖賈鳳翔

在三國謀士中,我的祖先賈詡不謂不牛。

他先在董卓部下打工。董老闆兵敗,部門經理恐慌,想解散隊伍,返回故鄉。賈詡說:“聽說長安城裡議論要把涼州人全部誅殺,各位單獨行動,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捉住。不如西進,沿途收集士兵,用來攻打長安。成功了就以國家的名義征討全國,不成功再走也不遲。”

董卓下屬聽了他的話,殺進長安。從董卓下屬的角度來說,賈詡的話是正確的。賈詡的話改變了歷史。

後來,賈詡又去給張繡打工。曹操征討張繡,一天早上領兵退去,張繡要親自追擊。賈詡說:“不能追,追必敗。”張繡不聽,進兵追擊,大敗而回。賈詡又對張繡說:“趕快追擊,再戰必勝。”張繡收攏敗兵急速追擊,果然得勝。

三國時期眾多謀士中,誰“計謀一出,萬無一失”?

張繡問賈詡原因,賈詡說:“將軍您雖善於用兵,卻不是曹公的對手。曹軍退卻,曹公必定親自斷後。追兵雖然精銳,將領既然不是對手,對方士兵就強,所以追兵必敗。曹軍力量未衰卻撤退,必定是國內發生了變故;已經打敗了將軍,他們必定輕裝快行,即使留下幾個將領斷後,也不是您的敵手,所以雖然用敗兵追擊卻能取勝。”聽聽賈詡這番話,你說神不神?

曹操在官渡抗拒袁紹,袁紹派人拉攏張繡,並給賈詡寫信要求結交互援。張繡想答應他,賈詡卻勸張繡歸順曹操。

張繡說:“袁強曹弱,我們與曹公曾是仇家,為啥要歸從他?”

賈詡說:“袁紹強盛,我們這麼少的人去歸附他,必然不被看重。曹公隊伍弱小,得到我們必定高興,這是歸附曹公的第一個原因。曹公奉天子之令行事天下,這是應該歸從曹公的第二個原因。有稱王稱霸志向的人,會放棄私人恩怨,以向天下顯示他的德行,這是原因之三。”這分析真是見解獨到啊。

三國時期眾多謀士中,誰“計謀一出,萬無一失”?

於是,賈詡跟著張繡投靠了曹操。袁紹在官渡包圍曹操,曹操糧食將盡,詢問賈詡有何妙計,賈詡說:“您明智、勇敢、用人、當機立斷勝過袁紹,而半年之久不能取勝,在於只考慮萬全之策。必須在關鍵時刻作出決斷,片刻就可平敵。”曹操說:“好。”隨即合兵而出,包圍襲擊了袁紹三十里以外的營地,打垮了他。只要按賈詡的話去做,就能取得勝利。

曹操攻破荊州,想順江東下。賈詡勸告說:“您當初攻破袁氏,現今收復漢南,威名遠揚,軍事實力已經十分強大。如果招攬賢才良士,安撫百姓,讓他們安居樂業,那就可以不興師動眾而使江東地區俯首稱臣。”結果曹操出兵失利。不聽賈詡的話就失敗。

曹操在渭南與韓遂、馬超作戰,馬超等人要求曹操割讓一塊地盤換取和平,並以嗣子作人質。賈詡認為可以假意答應他們。曹操又向賈詡詢問計策,賈詡說:“離間他們。”曹操使用賈詡的計策,打敗韓遂、馬超。聽了賈詡話,沒有攻不下。

三國時期眾多謀士中,誰“計謀一出,萬無一失”?

曹丕和曹植爭奪接班人,曹丕才華不如曹植,向賈詡請教,賈詡說:“希望將軍寬宏大度,親自體驗普通士子的修業,朝朝夕夕,孜孜不倦,不違揹人子之道。這就行了。”曹丕聽從。

曹操就接班人問題詢問賈詡,賈詡緘口不答。

曹操問:“和您說話卻不回答,為什麼?”

賈詡說:“我正在琢磨事情。”

曹操問:“琢磨什麼呢?”

賈詡說:“琢磨袁本初父子、劉景升父子。”

太祖大笑,確定人選。不宜明說,就暗示。

曹丕接班後,問賈詡:“我想統一天下,吳、蜀兩國,先打哪個?”

賈詡回答說:“陛下如果用文教道德來安撫他們,等待他們的演變,那麼平定他們是不難的。吳、蜀兩國雖是小國,但有山作依,有水作阻,我們要攻就得在水中擺弄船隻,這是難以很快謀取的。劉備有雄才大略,諸葛亮善於治理國家,孫權明白虛實大勢,陸議懂得軍事形勢,我們這群大臣,無人是劉備、孫權的對手,即使以天子的威勢臨敵,也不會萬無一失。”

三國時期眾多謀士中,誰“計謀一出,萬無一失”?

曹丕沒有采納,發動江陵戰役,士卒死亡很多。這又是一個不聽賈詡言、失敗在眼前的例子。

《三國志》作者陳壽評價賈詡:計謀一出,萬無一失。在通達善變方面,大概是僅次於張良、陳平的人。

那麼,賈詡有沒有失誤呢?有。

他幫董卓下屬佔領長安,使無數生靈塗炭,可以說是犯了方向路線錯誤。那麼,賈詡怎麼不勸他們治國安天下呢?

劉邦曾經說過:“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可以說,賈詡相當於張良,謀略很強,但不是治國之才。

三國時期眾多謀士中,誰“計謀一出,萬無一失”?

(文圖無關。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作者簡介】賈鳳翔,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現為許昌市老幹部大學文學教師。在小說、散文、戲劇、影視、曲藝、詩歌、文藝理論、書法、音樂、攝影諸領域均有作品在國家級、省級發表或獲獎,出書三十餘本。系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曲藝家協會會員。名列《中國當代文藝家辭典》。博客被新浪總部評為全球十大新銳之一。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