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壓正》背後的醫療事故,遠比彭于晏的胸、許晴的臀精彩!

《邪不壓正》背後的醫療事故,遠比彭于晏的胸、許晴的臀精彩!

在電影院看完了《邪不壓正》,導演姜文運用一貫帶有諷刺、荒誕、詼諧的視角拍攝,電影裡面有一個“有趣”的橋段,就是拿協和開涮。

李天然(彭于晏飾)表面上是一位從海外回來,被協和錄取的產科醫生,其實他揹負深仇大恨、歸來目的是為了復仇。入職的第一天,他和院長以及一批新入職同事,一同面對一顆“腎”宣讀誓言。李天然十分納悶,為何要對“腎”宣讀誓言。

院長頗具玩味地告訴他,這其是一顆健康的“腎”,還是一個名人的,被外科醫生誤切了,壞腎還留在肚子裡面。面對它宣誓其實在警示我們醫生自己,在以後行醫的道路上,要膽大心細、謹慎實施各種醫療行為。

作為醫生的我,看不慣一切“黑”醫生的行為,覺得導演這個“開刷”十分過分。電影后回家搜索相關文獻,原來歷史真有此事,腎的主人,這個傳說中的名人,還是梁啟超。

《邪不壓正》背後的醫療事故,遠比彭于晏的胸、許晴的臀精彩!

粗心大意的手術護士和主刀醫生誤切健康的右腎

1926年年初,梁啟超因“血尿”入住協和醫院(此時的協和非現在的協和),經“X透光”可見左腎中有一陰性,診斷為“瘤”(也有些版本說是腎結核)。

協和考慮到梁啟超在國內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名人,所以欽點了一位劉某外科教授操刀。事情走向十分離奇,手術室的護士為其消毒時,用碘酒在腹部標示的手術位置弄錯了。劉教授在下刀前也沒仔細核對,就按照護士用碘酒表示的手術位置下刀。主刀醫生“一刀切”將健康的右腎割了下來,病變的左腎仍留在腹內。

不過也有版本說是割錯腎純屬無稽之談,只是被誤診,畢竟右腎被割除後,梁啟超的血尿並沒有好轉,而且稍一勞累病情就加重。這事讓一些社會名流十分惱火,徐志摩、陳西瀅先後撰文,對協和醫院和醫生進行譴責,將矛頭直指西醫。

不管是醫療事故,還是誤診,的確這個手術並沒有根本解決梁啟超的病情,而且3年後梁啟超因腎病病史。試想,患者是“梁啟超”,一位家喻戶曉的名人,家屬團隊中還有“徐志摩、陳西瀅”這樣的大文豪“搞事情”,這要是發生在當今,肯定爆炸性的大新聞。

不過當事人梁啟超卻沒有當做一回事。他不但為要親友團理性對待,還在6月2日的晨報上發文為醫院辯解。標題為《我的病與協和醫院》,以下是文章部分內容——

右腎是否一定該割,這是醫學上的問題,我們門外漢無從判斷。但是那三次診斷的時候,我不過受局部迷藥,神志依然清楚,所以診查的結果,我是逐層逐層看得明白的。據那時的看法罪在右腎,斷無可疑。後來回想,或者他“罪不該死”,或者“罪不當其罪”也未可知,當時是否可以“刀下留人”,除了專家,很難知道。但是右腎有毛病,大概無可疑,說是醫生孟浪,我覺得冤枉……出院之後,知道今日,我還是繼續吃協和的藥物,病雖然沒有清除,但是比未手術之前的確好了很多……雖然經過很重大的手術,因為醫生的技術精良,我的體質本來強壯,割治後10天,精神已經如常……警告相愛的親友們,千萬不不必為了憂慮。

梳理梁啟超本人的書信,手術應該不是誤切健康腎而導致的醫療事故,最多是也就是誤診。而且,梁先生本人是真的充分相信醫生,並勸解家屬不要“醫鬧”。這樣的患者,在我們臨床工作中,是求之不得的。

其實梁先生之所以這樣做,的確是有“私心”的,因為他是西醫的推崇者、鐵桿粉。當時舊中國民智未開,大多數普通百姓都不懂科學為何物,盲目的排斥西醫。梁啟超作為公眾人物,一言一行都受到舉國關注,此時如果他站出來將事情“鬧大”,對於初入中國的西醫,可能是毀滅性的打擊,也是民族的災難。在大義面前,他顧全大局,可見他用心良苦。

我們作為新一代的西醫生,打心底要感謝這位偉人,我們才有機會接觸到西醫,並學習西醫,研究西醫,從而治病救人。

被誤診的另一位大家——魯迅

談及醫療事故,想和大家聊另外一個小插曲,同一時代、同樣也是發生在一個偉人身上的故事,就是魯迅。

《邪不壓正》背後的醫療事故,遠比彭于晏的胸、許晴的臀精彩!

記得去年才去紹興魯迅故居參觀,這副牆畫矗立在魯迅故里文化園的入院的門口處。顯而易見地能看到魯迅叼著一根大煙,並凝視著遠方。而且我們多次在教科書也能看到魯迅的插畫,基本都是手不離煙。煙似乎成了他的創作靈感,同樣,煙也斷送了他的性命,因為他的死因與抽菸脫不了干係。

1936年10月19日早晨5時25分,一代文豪魯迅因肺病在上海的寓所病逝。當初的死因說是肺結核,如今看來是一種小病,但是在那個年代可以說是奪命的惡魔。當初為魯迅治病的是一個叫須騰的日本人,他本人並不是肺病專家。

1936年下半年,魯迅高燒不止,病情加劇,飲食都十分困難。在宋慶齡的督促和協助下,邀請到了美國肺病專家鄧韋會診。鄧韋醫生診斷魯迅為結核性胸膜炎,胸腔大量積水,必須馬上抽掉,這樣才能退燒,恢復食慾,病情才有轉機。鄧韋醫生並說:“如果抓緊時間治療和修養,至少可活十年,否則恐怕活不到半年。”

但是須騰並沒有採取鄧韋醫生的意見,直到一個月後才同意抽胸腔積水,此時的魯迅已經病入膏肓。

魯迅之子周海嬰在回憶錄提到,他和周建人、許廣平都懷疑魯迅致死與日本醫生須騰故意延誤有關。結合以往各種傳聞和疑點,他認為魯迅可能被誤診,甚至不排除政治謀害的可能。

將近50年後,上海魯迅紀念館組織了一批著名的肺科專家,對魯迅病逝前四個月的X線片進行會診:都認為魯迅的確有肺結核、胸膜炎,但這並不是魯迅的直接死因,直接死因是肺氣腫,造成氣胸,壓迫心臟,引發心力衰竭。須騰醫生誤診一事基本落實。而且,在魯迅肺氣腫發作的時候,須騰沒有及時採取搶救措施。至於是不是政治謀害,還沒有足夠的證據佐證。

《邪不壓正》背後的醫療事故,遠比彭于晏的胸、許晴的臀精彩!

最後聊一點與電影無關的題外話。看完兩位偉人被誤診的故事,故事中涉及到腎病和肺病,利用如今高科技的診斷手段,並不是什麼難事。不過生命面前無小事,治病救人,應當一直襟懷一顆謹慎和敬畏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