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絕」畫上句號,「七翻身」會到來嗎?

“六絕”畫上句號,“七翻身”會到來嗎?

我們再來看看這張圖,六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目前累計下跌8個點,距離"七翻身"的目標,大概需要一個"漲停板",才能獲取淨勝球啊!

六月份的尾巴,你不是雙子座。

七月份的開頭,你不是雙子座。

“六絕”畫上句號,“七翻身”會到來嗎?

"七翻身"會不會來?

進入7月份隨著流動性預期和創業板盈利的邊際改善,疊加降成本、補短板政策的推進,創業板指數有望引領市場突出重圍。目前整個創業板PE在36倍左右,較歷史中位數55倍明顯偏低;與其他主要指數相比,創業板指的相對估值水平均處於歷史低位。

股語有云——五窮六絕七翻身!即將過去的6月,A股"如期"上演"六絕"行情,個股一片狼藉。從今年開年以來至今A股市場震盪調整非常充分,更為重要的是當前市場整體估值水平已經再次回到歷史底部,加之世界盃也要接近尾聲。7月有望如期迎來"翻身"行情。

如何佈局:跟著港資選"好票"

由於假期結算因素,昨日(28日)是滬深股通在6月份的最後一個交易日。A股納入MSCI的首個月份,北上資金累計淨買入近285億元。

在這個月裡,滬深股通表現平穩,整體呈現持續淨流入態勢,在A股不斷震盪磨底的過程中,亦未出現資金大幅淨流出的情況。具體來看,北上資金逢低吸納以中國平安等為首的大盤金融股,同時,對醫藥生物、有色金屬和食品飲料等行業個股的增持也比較明顯。

一、低價小票"不便宜"

我天朝大A股正逐漸和國際接軌,不斷的在港股化、美股化:優質股漲到天上、垃圾股逐漸退市走兩個極端。茅臺突破800元,和一些平庸的股屢屢閃崩,慢慢甚至會變成仙股,逐漸有股退市,這些現象就是很好的證明。

A股中1-2元的低價"仙股"越來越多

“六絕”畫上句號,“七翻身”會到來嗎?

平庸的股票:業績平庸、沒題材、沒故事可講。幾乎找不到可以讓人激動邏輯通的故事。隨著擴容速度加快,A股市場80%的股票會變得越來越平庸,哪怕碰到大牛市這平庸的80%股票中也只有20%的會有好走勢。所以,長線必須強迫自己遠離平庸的股票,也是遠離了最大的風險。2018年6月11日收盤數據:全天成交量少於1000萬的有334只,這些品種基本淪為港股中的"仙股"了;全天成交量不足一億的居然多達2546只,這個數字超過了A股總品種數的三分之二;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說明市場流動性已經極其匱乏。

最近盤面上大家可以看看跌幅榜,閃崩跌停的越來越多,這是去槓桿的節奏,很多股都是信託清倉的,大家要好好看下自己手裡的股有沒有信託股東,走勢不對頭的要及時跑,要不然就是幾個跌停的節奏。

這也是優勝劣汰,正常的自然現象,是原來我們太不正常了。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看到,看透,看懂A股出現的這些客觀的變化。

二、以港資視角佈局A股

來看看6月最後一個滬港通交易日,外資搶籌最多個股。那些被外資持續加倉、業績良好、同時相對滯漲的票,值得重點關注!昨天市場繼續調整,但是水井坊、伊利股份仍然有外資淨流入。儘管伊利股份短期調整,但從基本面和資金流向來看,長期看好,回調就是買入時機!

另外,海螺水泥、萬華化學、首旅酒店等公司近幾日外資加速了淨流入。

“六絕”畫上句號,“七翻身”會到來嗎?

自6月15日至6月27日,獲外資增持股數排名前20的滬股通標的中,金融行業個股數量達5只,其中,滬股通資金增持南京銀行3406.8萬股,位列第一。中國平安、方正證券及華泰證券等非銀金融個股均獲增持1300萬股以上。

同時,在洋河股份、雙匯發展和珠江啤酒等食品飲料個股上,北上資金持股量均增加了逾1100萬股。南山鋁業、馳宏鋅鍺、中國鋁業、中金黃金等有色金屬行業個股的增持股數則在400萬股以上。

此外,仁和藥業、華蘭生物、樂普醫療、華潤三九、浙江醫藥、康恩貝等醫藥生物個股的北上資金持股量也都出現了明顯增加。

儘管這幾天外資有進有出,並非所有的海外資金都非常理性,就北上資金而言,其中有不少對沖基金,短期和長期等各種風格的都有。一方面,外資抄底是因為估值便宜、有吸引力,另一方面,由於他們對估值有更嚴格的標準,當達到目標價時,他們會做短期的獲利了結。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釋了北上資金會階段性出現淨賣出的原因。但從中長期來看,外資整體更偏向基本面,事實上,自A股震盪加大以來,北上資金就一直吸納以這些公司為代表的藍籌股和白馬股。

因此,緊跟外資動向,參考外資的選擇偏好,不失為一種佈局的好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