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ST股業績“翻身”,但6只*ST股走到退市邊緣

四成ST股業績“翻身”,但6只*ST股走到退市邊緣

上市公司2018年年報披露的帷幕已拉開,其中*ST股的業績情況備受市場關注。截至週五,滬深兩市已有46家*ST公司披露去年業績預告,其中19家公司扭虧為盈成功實現“翻身”。不過仍有6只*ST股預告2018年續虧,或面臨暫停上市風險。

四成ST股業績“翻身”

Wind統計顯示,目前兩市有85只ST股及*ST股,其中已披露2018年全年業績預告的公司有46家。ST冠福、ST銳電業績預增;ST新光、*ST尤夫、ST昌九業績預減;*ST皇臺、*ST巴士等8家公司業績續虧;*ST華信、*ST天馬、ST準油等11家公司業績首虧。

在本次披露年報預告的公司中,19只個股實現業績“翻身”,佔已預披露2018年業績的*ST股數量的41.30%,備受市場的關注。這19只個股分別為:*ST金嶺、*ST新能、*ST南風、*ST慧業、*ST天化、*ST凡谷、*ST東南、*ST雲網、*ST聖萊、*ST寶鼎、*ST因美、*ST船舶、*ST大唐、*ST哈空、*ST羅頓、ST南化、*ST安泰、*ST友好、*ST海投。

其中*ST船舶2018年實現淨利潤4.35億元至5.25億元,成功扭虧為盈。根據上市規則,公司將在披露2018年報後,且不存在其他需要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的情形下,申請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在非經常性損益的數據上,公司剝離江南長興重工等公司股權,投資收益增加;子公司滬東重機收到土地收儲補償款;結轉其他收益的政府補助;非經常性損益事項影響金額約8.36億元。

不過,在ST股中,ST長油的重新迴歸遭到市場“冷遇”。迴歸不久,ST長油披露的2018年業績預告即出現預減,預計2018年淨利潤為33000萬元到37000萬元,同比減少19.61%到9.87%。上市以來股價一路震盪下跌,週五盤中更是創下新低——2.31元/股。

6只*ST股走到退市邊緣

除了“翻身股”以外,更值得關注的還有“連續兩年虧損,且最新業績預告續虧”的*ST股。週五,*ST保千預計2018年淨利潤將繼續虧損,預計虧損15.70億元到17.30億元。同期淨資產為-49.28億元到-50.89億元。這也意味著,公司一旦連續兩年淨資產為負,或者被審計機構連續兩年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意見,可能會被暫停上市。

*ST皇臺曾經是A股“白馬股”中的一員,也曾與貴州茅臺一同被市場宣傳為“南有茅臺,北有皇臺”名酒企業。這兩年*ST皇臺由於訴訟、庫存虧空等原因掙扎在退市邊緣。1月22日,*ST皇臺披露2018年業績預告,淨利潤虧損7000萬元-9000萬元。根據相關規定,如果公司2018年經審計的淨利潤繼續為負值,或淨資產繼續為負值,*ST皇臺將被暫停上市。

截至週五,最新年報業績預告數據顯示,*ST皇臺、*ST巴士、*ST德奧、*ST龍力、*ST保千、*ST成城等6家*ST股可能面臨暫停上市的風險。

“一般而言,摘帽方式主要有四種:原有業務好轉、新增利潤增長點、重組、非經常性損益。”市場研究人士表示,ST股在年報前後往往具有超額收益,據統計,每年2-4月的年報集中期,也是ST股摘帽的重要時間窗口,ST股在此區間相對於大盤均有超額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