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中前行的拼多多

爭議中前行的拼多多

文|朱曉培

7月17日,拼多多更新了招股書,計劃發行856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發行價為每股16-19美元。以此計算,拼多多擬融資額度在15.75億美元至18.70億美元之間,估值突破240億美元。

多個信源顯示,拼多多將於7月26日在納斯達克掛牌交易。從6月29日首次遞交招股書,到上市日期,前後不過1個月的時間。市場再次驚訝於拼多多的速度。

拼多多一直很快。

2015年7月,拼好貨APP正式上線,9月7日,就登上蘋果的APPStore免費排行榜第一。同一時間,拼多多上線。2016年9月,拼好貨與拼多多合併。至今,前前後後只用了三年的時間。

但拼多多又時常陷入爭議當中,比如消費降級、山寨貨、商家維權……有些應接不暇。

一些人喜歡把拼多多定義為“小一號淘寶”。乍看起來,貨品的品類構成、定價上,拼多多與早期的淘寶類似,以低價為主,主打便宜,因此也給拼多多帶了一頂“消費降級”的帽子。

青銳創投創始合夥人曾吳斌說,對消費升級最大的誤解就是認為,隨著“消費升級”,大家都要“中產”了。實際情況是,中國社會總體富裕了,並不意味著大家都能升級到一個新的階層。

2017年的統計數據顯示,80%的家庭平均月收入達不到9000元,60%的家庭達不到6000元。普通老百姓才是中國社會的最大人群,而對於老百姓而言,便宜夠用才是第一要素。

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曾表示,“我們的願景,就是服務中國最廣大人群的消費升級。”

不是一家傳統的公司

拼多多CEO黃錚也曾對《財經》說過:消費升級不是讓上海人去過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讓安徽安慶的人有廚房紙用、有好水果吃。追求高性價比的人群,會買一個愛馬仕的包,也會用9.9元買一箱芒果。

拼多多曾經帶媒體去江西、河南等地參觀賣家的工廠和產地,試圖解釋拼多多上貨物便宜的合理性。

拼多多采用拼團的模式,能夠瞬間積累起巨大的爆發。對於一直受渠道困擾的傳統生產製造企業而言,拼多多提供了一個新的渠道,可以省去其日常的渠道營銷和推廣費用,把省下來的費用選擇讓利消費者。而來自拼多多的巨大單量,也讓這些企業敢於在生產鏈條上做改革,可以把一雙休閒球鞋的成本從30元降低至25元左右。

目前,拼多多有約3億用戶。拼多多借助微信這一社交超級平臺,人群是在微信8億日活用戶中滲透的,與淘寶、京東的純電商用戶相比,這些用戶滲透地更加廣泛。一個缺乏在電商平臺購物技能的廣場舞大媽,卻很可能在微信群裡參加廣場舞團姐妹發過來的拼團。

這一點也很令人驚訝,拼多多的FA泰合資本曾經分享過一些人們用拼多多社交的案例,包括不太熟悉的兩個人會用拼團的方式破冰,廣場舞大媽們成立拼團群顯示彼此之間更親密的關係。就在朋友圈裡,也有人表示,幫家鄉的親戚砍價是一種交流機會。

很多人會把拼多多的成功歸結為一些簡單的原因,比如,騰訊的支持。騰訊確實給了拼多多不少支持,但還是因為拼多多在幫騰訊拓展支付新場景,發展支付用戶。馮大輝認為,拼多多真正挖掘出了微信的流量價值。對比同樣在微信流量體系裡變現的京東,拼多多的流量使用模式更高效。拼多多也擠佔了微商和淘寶客的部分流量空間。

黃崢也說,拼多多不是一個傳統的公司。它在大家都覺得電商的格局已定,歷史書已經寫完的時候誕生。用三年的時間匯聚了三億多用戶、過百萬賣家,共同建立了一種新的購物模式。

但拼多多崛起太快,其它電商巨頭們也不可能不心懷忌憚。據說,某個高管會議,有人對下屬說:看拼多多做起來了,這就是你們的失職。

數據顯示,2018年1季度,拼多多移動端的訂單數量超17億單,活躍賣家超過100萬,已經成為繼淘寶、京東後的中國第三大電商平臺。

拼多多還在快速的增長。截止2018年3月底,拼多多在過去12個月創造了1987億元的交易額,同比增長851%。活躍用戶2.95億,去年同期為6770萬,上漲336%。單客交易金額從2017年3月底的308.7元/年上升到現在的673.8元/年,增加了118%。

但拼多多終歸是一家只有三年曆史的公司。

正如黃錚在公開信中所說,拼多多的飛速增長,表明它有著巨大的潛能和無限的未來的可能性。但它畢竟只是一個三歲的小孩,身上還有著很多顯而易見的問題以及許多危險和挑戰。

黃崢承認拼多多現在對整個商品的管控、對服務的品質都很初級,正在通過升級供應鏈和打擊假貨來提高商品質量。他說“全中國可能沒有比我們更努力在打假的平臺了,過去一年我們的復購率翻了一倍,客單價也從早期的十多塊上升到了四五十塊。”

拼多多的研發投入一直在上升,從2016年的2942萬上升到2017年的1.3億元,同比增長339%。2018年 1季度為7282萬,上漲354%。它擴大了研發團隊,以提高自身的人工智能技術和大數據分析能力,並在平臺上開發了新的功能。

招股書還披露,全球知名的人工智能專家、前百度COO陸奇將出任拼多多獨立董事。這或許預示了拼多多未來將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等方面加強投入。

IPO也是一種成功

黃錚選擇讓拼多多更早的進入不可控的資本市場,他認為拼多多的業務類型本來就有很強的社會性,終將走向公眾。而在公眾的監督下,公司才可以成長得更好更強。

黃錚想象中,未來的拼多多是一個網絡虛擬空間和現實世界相融合的新 “空間”,用戶用最划算的價錢買到想要的東西,也會在裡面收穫很多快樂。黃錚把它比作是一個由分佈式智能代理網絡驅動的“Costco”和“迪士尼”的結合體。

拼多多IPO正好趕上了中國互聯網科技公司集體IPO的熱潮。面對這股浪潮,人們對公司IPO這件事情,從一開始的尊敬滿滿變為了調侃,認為是資本在逃離,在收割散戶。

但正如雷軍所言,IPO本身就是一種成功。每一家公司走到IPO這一步都不容易,更多的公司都倒在了前往IPO的路上。一家叫因果樹的大數據分析公司研究發現,一家公司從獲得天使融資到成功IPO,機率約為2%。

實際上,歷史上並不乏公司做到三四年就IPO的案例,比如陌陌、聚美。IPO並不是一個公司的終點,只是一箇中點,是新階段的開始。公司一旦上市,就要承受市場上各方的公開監督和挑戰,股價更是和未來的發展前景相關。

最近,在與一位剛剛拿到融資的創業者對話的時候,談論起拼多多。他說:人們都在關注拼多多IPO的時間,但我作為創業者更關注的是黃錚對拼多多的掌控力。

據投資人表示,拼多多IPO完全是黃錚本人的意思。資料顯示,完成四輪融資後,黃錚仍是佔股50.7%的大股東,其它的三個大股東分別是騰訊佔18.5%、高榕資本佔10.1%、紅杉資本佔7.4%。

臨近上市,黃錚仍對拼多多高度持股,這是很多企業不常見的。相比之下,小米的雷軍持股比例為31.4%,而京東劉強東持股不到20%。這也表明,黃錚對這家公司掌控著高度的話語權,都在他的規劃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