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爲什麼管吃早餐叫「過早」?

在武漢話裡,將吃早餐就是叫“過早”。

@雷雨

一方面,“過早”是一個動詞。就是說對於上班族都很忙,都在急忙忙趕著時間要去上班,所以只能在一些早點攤上隨便買一碗粉或者熱乾麵來湊合著吃,馬馬虎虎能填一下肚皮就行了,根本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講究”著吃東西。

因此,“過早”也就成了都是上班一族隨便應付一下肚子而已。

武漢為什麼管吃早餐叫“過早”?

另外,“過早”還有一種名詞的意思,也就是說,將早餐當成了一個事情,有的得過且過的人不吃早餐,要麼睡懶覺要麼出去辦事根本就沒有吃早餐,但是對別人說就是“過早”了。這個“過”其實就是過了吃早餐的時間了。

每天早上,武漢肯定是全國最早醒來的城市,這裡在外吃早餐的比例達到了95%,包括在武漢的外地人已習慣在外吃早餐。

武漢為什麼管吃早餐叫“過早”?

“過早”,這個“過”字恰恰說明了武漢人對它的重視。因為平時這個字只會在“過節日”、“過生日”等重要的語境使用。

最早出現“過早”這一詞彙是在清代道光年間葉調元的《漢口竹枝詞》中,“三天過早異平常,一頓狼吞飯可忘。切面豆絲幹線粉,魚滲元子滾雞湯”。

最地道的武漢早點在哪裡呢?

如果有人問:最地道的武漢早點在哪裡呢?毫無疑問,大多數老武漢本地人都會回答:在漢口

對不起,不是名聲在外的武昌戶部巷,戶部巷是通過政府行政力量形成的旅遊目的地,是外地遊客去的。在武漢本地人看來與漢口的早點相比還是有些許的差別,而這些許差別就是武漢土著們所偏偏在意的。

武漢為什麼管吃早餐叫“過早”?

漢口,世稱大漢口,歷史上作為一個商埠在內陸是無出其二的。這裡,曾經有中國最大的租界之一(江岸區)、最密集的商業區(如有與上海大世界齊名的民眾樂園的江漢區)以及最大批發市場漢正街(礄口區)。

正是這些歷史、商業和文化的積澱,使漢口這三個區幾乎集中了武漢餐飲老字號中的絕大部分,其中又以漢口的沿江片區——江岸區的老租界地帶為最。

武漢的早點得到了最挑剔食客的歷練,反過來,好吃又不貴的早上在外就餐成為了一種集體無意識的習慣。這種習慣通過時間的積累,靠著經營者幾十年如一日的自信堅持,以及食客代代相傳的嚴苛檢驗,武漢的早點已成為武漢市民每天生計的起始點和歸宿感的依託。

武漢為什麼管吃早餐叫“過早”?

於是,武漢人在外吃早餐的習慣成為了一種習俗,放眼國內,這種習俗也只有吃早茶的廣東人與之有得一拼。

為何“過早”深入人心?

武漢人把早餐的食物統稱為“早點”,按品種主要分幾個大系列——熱乾麵系列、牛肉麵與粉系列、豆皮、燒麥(梅)、油炸系列等。

武漢為什麼管吃早餐叫“過早”?

其中,最著名的小吃有:熱乾麵、三鮮豆皮、面窩、重油燒麥(梅)、湯包、煎包、水餃、粑粑、糯米雞、歡喜坨、酥餃、豆絲、糯米包油條、糊湯米粉等等。

在武漢“過早”深入人心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大武漢的歷史積澱;

第二、地處九省通衢、江湖交匯的中國之心的地理位置,來自四面八方的持續不斷的外來菜系的衝擊,使全國各地的特色餐飲的菜餚和點心都在武漢有其正宗或改良的對應版本;

武漢為什麼管吃早餐叫“過早”?

第三、武漢人對追求味覺的滿足有著極致的偏執感和旺盛的創造力。在這樣飽和競爭的環境裡,通過各地口味的日復一日、精益求精的淬鍊,武漢本地原創和外來改良的早餐點心得到天時、地利與人和的化合,因此具備“多快好省”的基因,遂大業能成。

每天天不亮時,有近十萬人已早早起來,在兩萬五千餘個早餐網點,為全武漢近千萬人的早餐有條不紊地忙碌著,風雨無悔,全年幾近無休!

武漢是一座為“過早”最先醒來的城市,這是被美食家蔡瀾稱為“早餐之都”的城市。

—THE END—

本文圖片和內容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