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是否陷入了流動性陷阱?

第一經濟觀察 | 如何分辨是流動性陷阱還是流動性管理?政府存款項目能否巧妙化解危機?1500億元能產生奇效嗎?敬請閱讀第一經濟智庫作者原創文章——“

經濟是否陷入了流動性陷阱?”深入分析經濟的最新動態。

經濟是否陷入了流動性陷阱?

7月17日上午10點,央行公佈了“2018年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七期)招投標結果”。根據這條信息看,中央國庫現金很可能指的是央行負債端下的政府存款項目。政府存款向商行轉移有釋放流動性的作用。

商行有庫存現金項目,屬於貨幣發行中的一部分。

央行的貨幣發行=M0+庫存現金。

基礎貨幣只有央行才能發行,財政部沒有發行權。

國庫現金流入到社會就成了M0,在商行裡就是庫存現金。兩者相加為貨幣發行(指現金貨幣發行)。

那麼,我們是否陷入了流動性陷阱呢?

目前來說並不是流動性陷阱。

流動性陷阱其實是經濟蕭條的現象,也就是說即使利率降低(存款),即使貨幣供應增加,很多人也不願意投資消費,而把多餘的錢存起來,因此,貨幣供應增加也無法刺激物價上升的現象,叫做流動性陷阱。

而我們是即使融資利率提高(直接融資),我們也要借錢和融資投資,而存款,當名義利率降低,我們的資金就去利率更高的各種投資和投機市場,直接融資產品市場等。與流動性陷阱是完全不同的。

經濟是否陷入了流動性陷阱?

所以,這個是個流動性管理的政策。

經濟是否陷入了流動性陷阱?

具體體現在這裡:政府存款增加,回收流動性,政府存款減少,釋放流動性。

經濟是否陷入了流動性陷阱?

從招投標結果來看:中標總量1500億元,中標利率3.7%;起息日為2018年7月17日,期限總時長3個月。

實際上,Bluehot很早就提到過,利用政府存款項目來化解危機。金融貨幣領域的各種現象,也幾乎都推演到並分析過。

  • 2016-4-22:在此輪準貨幣體系極限化形成的債務危機天大,危機一旦爆發或可直接爆掉IQ(智商)EQ(情商)和ZQ(經商)。化解危機的應對策略:動用貨幣供應量M2中的資金補充央行資產負債表中的政府存款一項,在此過程中意味著央行基礎貨幣萎縮而央行總負債卻不會減少甚至小幅增長。假如能出現此金融現象,未來或有一線生機。
  • 2017-4-18:2017年3月的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中,資產端外匯資產萎縮547億,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萎縮7753億,資產負債表縮表8116億。在其負債端儲備貨幣(基礎貨幣)萎縮僅302億,政府存款萎縮7936億。綜合分析,貨幣當局雖然通過回收MLF等資金導致資產負債表縮表,但卻通過釋放政府存款
    補充了基礎貨幣。

政府存款可以補充商行的基礎貨幣,有釋放流動性的作用。

經濟是否陷入了流動性陷阱?

有網友會疑問, 財政收入進入國庫的錢作為基礎貨帀存央行,央行貸出,假設又循環回國庫,又作為基礎貨帀貸出,是否會存在問題?

而這1500億元又會產生怎樣的效果?杯水車薪還是立竿見影?

不如靜待時間的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