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強的王朝,外戰無敵,存在了210年,卻被自己人給滅了

大家都知道古無不亡之國,有的亡於內亂,有的亡於外患。今天給大家說一個王朝,它號稱是古代最強的王朝,在它存在的210年裡,對外戰爭鮮有敗績,屢戰屢勝,揚威於四海,在歷史中留下了光輝顯赫的一筆,但是最後卻被自己人給滅了。這個王朝是哪個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歷史上最強的王朝,外戰無敵,存在了210年,卻被自己人給滅了

西漢是繼秦朝之後第二個大一統王朝,它的建立者是漢高祖劉邦。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各路起義軍揭竿而起,劉邦作為其中的一支,在秦朝滅亡之後又經過楚漢之爭,於公元前202年正式稱帝,國號為“大漢”,史稱西漢。西漢初年,因為剛剛經歷戰火,民生疲敝,政權尚未鞏固,因此在對外方面採取了“和親”政策。隨著西漢前幾位皇帝,特別是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在位時期堅持實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國策,西漢的社會經濟迅速恢復,農業、手工業及商業空前繁榮,史稱文景之治。

歷史上最強的王朝,外戰無敵,存在了210年,卻被自己人給滅了

西漢的第七位皇帝漢武帝劉徹繼位之後,通過實施推恩令、鹽鐵官營、獨尊儒術等措施,西漢內部得到了穩定團結發展。此時,西漢內亂的根源已除,漢武帝開始了雄才大略對外征服,重用衛青、霍去病等將領,舉全國之力北擊匈奴,括地千里,徹底打敗了自西漢建立以來就常年擾邊,不可一世的匈奴。漢武帝鼎盛時期,開拓了東並朝鮮、南據越南、西逾蔥嶺、北達陰山的遼闊疆域,奠定漢地基本範圍。除了武力征服之外,漢武帝又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溝通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拓展對外交往,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

漢武帝之後,漢昭帝劉弗陵、漢宣帝劉詢相繼在位,繼續沿襲漢武帝晚年息兵養民的國策,使西漢的國力一直保持在鼎盛時期,史稱昭宣之治。漢宣帝在位時期,繼續對外降服匈奴,並在西域地區設立了西域都護府,將西域正式將納入西漢版圖 了國力極盛的孝宣之治。漢元帝劉奭在位時期,大將陳湯進軍攻殺與西漢王朝相對抗的匈奴郅支單于,為安定邊疆做出了很大貢獻,同時也標誌著西漢時期的漢朝與匈奴之間長達100多年的戰爭結束。

歷史上最強的王朝,外戰無敵,存在了210年,卻被自己人給滅了

此時的西漢王朝是世界上最強的王朝,陳湯在給漢元帝的奏疏中,曾說到了一句讓後世之人無比自豪和驕傲的話——“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就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陳湯向漢元帝請示,應該把砍下來的匈奴郅支單于的人頭懸掛在稿街蠻夷的官邸間,用以昭示萬里之外的人,讓他們明白違犯強大的漢朝的,即使相距再遠也一定要誅殺。俗話說,盛極而衰。西漢後期幾個皇帝都是幼年即位,由此朝政大臣逐漸被外戚(皇帝的孃家人)所掌控。公元8年,外戚王莽廢西漢末帝,改國號為“新”,西漢滅亡。

有人曾說,西漢是歷史上唯一沒有亡於外患的王朝,它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中華民族的主體——漢族就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一方面是因為西漢時期的典章制度、語言文字、文化教育、風俗習慣多方面都逐漸趨於統一,構成了共同的漢文化。另一方面正是因為漢朝的聲威遠播,外族開始稱呼中國人為“漢人”。“漢”從此成為華夏民族永遠的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