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承包年限到了,農民還能繼續使用土地嗎?

ReacherLan


感謝邀請。農村土地承包年限到了,農民還能繼續使用土地嗎?關於農民手中土地的相關規定顯示,農民手中的承包地的所有權歸於國家,也就是說,農民手中的土地是國家財產,農民只是負責幫忙國家看管土地而已。

在前段時間的全國兩會上,農業農村部有關人士明確的說,將農民土地的承包地再延長30年,到2050年。在今年提出延長農民手中土地的承包期,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解決農村的“人地矛盾”關係。從這裡面不難看出,對於農民手中的土地,只會無限期的延長承包期,也就是無限期的跟農民簽訂承包合同。

這中無限期的跟農民籤合同的方式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國家在需要用農民土地用於建設大項目時,可以隨時收回。但是國家一次性收回農民手中的土地方法是很難行得通的。畢竟我國的農民佔據了全國總人口數量的一半以上,如此龐大的群體,動一發而牽全身啊!

對於農村土地的繼承問題,這還得從改革開放說起了。在上個80年代,農村的土地都是以家庭承包方式進行確權的。因此,父母拜年之後,你是可以繼承他們土地的。


週記微農


謝謝邀請!我是春光秋月,從事農村土地承包工作多年,歡迎大家關注。

農村土地承包年限到了,農民還能繼續使用土地嗎?父母百年後是否繼承這些土地?

二輪延包的承包期是30年,時間基本已經履行過半,合同到期後農民還能繼續使用土地嗎?今年國家一號文件已經提出,土地承包到期後延長30年,所以農民可以繼續在本集體承包土地。


我們國家在1983年左右開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當時的承包期是15年;1997年左右開展二輪土地延包,承包期是30年;今年年初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土地承包到期後延長30年,土地承包政策永久不變。

這麼一來,農村土地的承包期就是75年,但是第一次和第二次承包時分地方法不是一樣的,承包期也是不同的。即將面臨的第三次承包還沒有到來,所以我們還不知道那時具體的分地方法,但可以肯定的是:

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可以繼續在本集體承包經營農村土地。

按照現行的農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規定,如果在承包期內父母去世,承包經營戶消亡的,發包方有權收回承包地。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同時,歡迎各位讀者在下方留言評論及發表不同見解,如果喜歡我的回答請點贊或轉發,讓更多人知道農村土地承包方面知識,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春光秋月


土地,對於農村人來說,是最關心的,也是農村人的根本,沒有了土地,農村人生存就成了問題,所以很多人關心土地到期後到底還能不能繼續耕種的問題。



我來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自1978年安徽小崗村推行的土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土地經歷了一次分田到戶承包和二輪延包,基本到2027年左右,各地時間略有不同,土地二輪延包的期限即將到期。

土地不僅涉及農民的吃飯問題,更牽涉到這個國家的根本,中國二三產業發展很快,但農業的地位還是至關重要的,試想一下,幾億農民失去了土地,失去了生存的根本,這個國家也會陷入動亂的。

所以一直以來,中國始終把“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作為立國之本,關於土地延包的問題,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總書記已明確告訴所有國人,要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在二輪延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這對農村發展、對農民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喜訊,這讓所有的農民吃了定心丸。而且以後的土地政策會越快越好,對農民的福利越來越多,土地越來越值錢。



最近,全國各省都在進行土地確權工作,我相信這就是在為下一輪的土地延包做準備,如果土地確權時你是共有人的話,我相信你是有權利繼承你父母的土地的,到時候按照國家政策要求完善各種手續即可。



我相信,農村的明天會更美好。

(個人理解,或有偏頗,以政策為準)


熊二是個二貨


關於這個問題,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發佈在頭條上了,有關三農問題的可以關注我,每天都會有三農信息,現在我用通俗易懂簡單的話再說說,到底能不能使用土地?

我們都知道,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國家土地政策直接影響著農業的發展與方向。現在的政策是土地承包到期後,可以和村委協商,重新簽訂承包協議。而且現在土地政策也規定土地承包延長了使用時間,所以,一般農民不需要擔心夠了年限咋辦,安心種地吧,最後希望你生活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