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栏干,榴花庭院:踏莎行

萱草栏干,榴花庭院:踏莎行

踏莎行

宋·晁端礼

萱草栏干,榴花庭院。

悄无人语重帘卷。

屏山掩梦不多时,

斜风细雨江南岸。

昼漏初传,林莺百啭。

日长暗记残香篆。

洞房消息有谁知,

几回欲问梁间燕。

萱草栏干,榴花庭院:踏莎行

庭院深深。是初夏午后,萱草放花,榴花欲燃。她在小寐中做了一个江南的梦,梦里,斜风细雨,都是江南的风景。醒来听着林莺啾啾,闻到沉香的香气,梁间的燕子飞进飞出,心中似有所寄。

一段寂寥平淡的闺情。词人用了夏日明丽的色彩和时节风物作背景,将这种若有若无、恹恹欲困的闺中心境描摹出来,甚至,斜风细雨,轻悠缥缈,做了一个虚写的梦境。读之,只觉得一个“静”。

又分明感到,在这幽深寂静的庭院里,她的心绪在萱草、榴花、屏风、珠帘、香篆、飞燕之间留连,从室外投向室内,又从室内转向室外,然而,萱草终未忘忧,心思未成,欲言又止。唯有寄予梁间的燕子,在飞舞游移中捎去未竟的心志、未竟的讯息。

宋代词人晁端礼娴于音律,在词的结构、声韵、着色方面,有着很高的素养。

这首小令写得轻盈有致,沉香袅袅,午后光阴的明媚与流年暗度的冗长融合得巧妙,叫人在寂寥处不生烦闷,反倒有一缕薄薄的轻愁。

作者另写有一首《清平乐》,亦是描述了乍晴乍雨的夏时气候及闺中心怀,不妨将这两首放在一起读,饶有夏日的兴味。

萱草栏干,榴花庭院:踏莎行

清平乐

宋·晁端礼

深沉玉宇,

枕簟清无暑。

睡起花阴初转午,

一霎飞云过雨。

雨余隐隐残雷,

夕阳却照庭槐。

莫把绣帘垂下,

妨它双燕归来。

窗外正值盛夏雨季,读一读这些小词,有着说不出的妥帖清凉,似乎可消暑热。

特别喜爱这句“睡起花阴初转午”,慵懒的下午,花阴漫漫悠长,夏日的植物的气息带来些许清凉。从清晨到傍晚,午睡方起,夕阳斜照,没有宏大的故事,也没有强烈的情感,寻常不过是夏时雨,夏时花,碎碎念念,读来却那么有夏天的气息。(杨暖)

萱草栏干,榴花庭院:踏莎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