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網購有哪些痛點?應該如何解決?

新分享經濟


網購痛點總結:

1. 假貨多:第三方入駐商家很多,商家素質和產品品質良莠不齊,容易買到假貨。

2. 物美價廉產品少:很多商家或農村有很多好產品,但網絡運營能力弱,或缺乏運營資金,無法將真正的好產品展現在消費者眼前。

3. 價格高:商家在平臺投入的廣告費、運營費比較高,商品價格自然會比出廠價高很多。

4.無議價權:消費者大都是單獨購買,或少部分人團購,但對價格沒有議價權,價格砍不下來。

5.費時費力:購物平臺太多,同一個平臺同類產品商家很多,促銷活動眼花繚亂,價格參差不齊,即使花了很長時間也很難買理想的產品。

6. 容易衝動消費:商家營銷套路很多,誘導消費者被動消費甚至衝動消費。

7. 評論不真實:很多商家花錢找人刷單刷好評,賣貨後讓消費者留好評後返現。

8. 商家逐利:商家都是以賺錢為目的,很難讓消費者省錢的同時還能買到好產品。

如果哪個網購平臺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應該是可以擊敗淘寶、京東,但何種模式才能改變現有網購模式的痛點呢,確實需要好好思考思考一下了。


新分享經濟


網購,如今已不再是我們年輕人的專屬了,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加入了進來,使得整個電商市場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網購所涉及的不只是我們穿衣問題,吃、住、行都包括在其中。當然這也是少不了各大app的支撐,沒有它們,我們的生活不會像現在這樣的便利。

至於為什麼網購會火起來或者受到我們的歡迎,很大程度上應該是傳統銷售的弊端。一個商品從工廠到消費者的手中,這中間是存在很多的經銷商或者代理商,每一層都是需要賺點錢,那最後都是把這些轉移到了我們消費者身上。

好比一件商品出廠價是20塊錢,那經過批發商,到省市代理,最後再到我們手上,價格是翻了很多倍的。那現在有類似淘寶、京東這樣的網購平臺,我們不需要再去花那個不是我們應該承擔的錢,而且現在的價格也是越來越趨向透明化,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也是個好的事情。

不過所有的事情都是有雙面的,那網購也自然是一樣的。雖然是方便了我們消費者,但對於質量方面,我們很難了解。通過評價的話,也沒有多大的作用,有很多商家都是會通過刷單來提高自己店鋪的信譽。很多的商品看似便宜,其實買回來以後,會存在許多的問題,有時候需要退貨,卻得不到客服的回覆,或者是故意拖延等。

一些人在給出評價以後,會無故的遭到陌生電話的騷擾,甚至是上面門脅等。這樣類似的新聞不是沒有過,在這裡記住一點,太便宜的商品千萬別去買。

那遇到這樣的問題,要怎麼解決呢?首先應該是平臺的責任,一些商家的產品可能嚴重的存在質量問題,或者是沒有相關的營業執照等。不過你要想平臺方面具體落實的非常徹底,那估計是不可能的,它們是利益關係,就算要那什麼,也會留點情面的。

因此,我覺得關鍵的還是在我們個人。下面根據我自己的個人經驗,給你們一些建議。

1,網上買鞋記得只買官方的

為什麼要這樣說,因為鞋子這東西,它是要穿過才知道舒適度怎樣,質量你看也是可以看出來的,但是這都得收到貨以後。拿到貨以後,先把鞋墊拿掉,看裡面的那個鞋底是什麼樣的,如果是一整塊的,那就謝天謝地吧。如果不是,是那種橫豎交叉的,那恭喜你,就感覺退貨吧。這樣的鞋底穿不過兩三個月就會把底下給磨破的,到時候在下雨天你就會明白的。

而且這樣的鞋子雖然不貴,但是過幾個月就壞了爛了的,是很煩人的,不如多花點錢到官方旗艦店去買。

2,買一送一的不要去買

很多商家為了促銷,就會有那種買一送一的活動。這樣我們一般看的是單件會貴點,要是買兩件,價格還便宜,顏色還可以選擇,那應該可以試試的。其實這種衣服或者褲子質量是非常不好的,剛開始應該是看著不錯,穿不了幾天便起毛的,或者變長了的都有。

3,最重要的,你們一定要記得,要勇於給差評,評價也要真實

買的東西到了以後,我們看著東西不錯,也基本是給個好的評價或者直接不評論。因為到底是我們還沒有用過,不知道質量到底是怎樣,也不會說去亂評論的。穿了覺得不行的話,記得立馬追評,如果不及時追評的話,表面上看是沒有多大的影響,等到下次購物你可能就會明白。

其實我一直認為,某寶裡面有個機制,它能讓商家看到我們的評價,要是一直是習慣性的好評,那它發的貨大部分是會有殘次的,因為你基本沒有換貨和差評,因此就發一件殘次品給你,如果你覺得不行,要換的話,它是會給你換的,你不換它是非常高興的。這個雖然是我的猜測,但很有可能是有這樣的情況。

有人說給差評怕出事情,這個看你們自己了。地址可以寫的模糊點嘛,比如哪個超市啊,不要具體的到門牌號。

最後,現在網購平臺的假貨是沒有的,也有可能我還沒有遇到過,有的是那種質量不行的,我們要是想得到更好的服務,去實體店好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