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高顏值的紅牆綠瓦,老物件才是台北故宮真核

2017凜冬將至之時,本就緊張的年底讓人忙得不可開交,旅行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然而幸福總是來得有些突然,暫時不在旅行目的地列表中的臺灣,就這樣在這個冬天不期而遇了。

沒有高顏值的紅牆綠瓦,老物件才是臺北故宮真核

沒有做攻略,沒有看錦囊,沒有查找圖片,臺北故宮到底什麼樣子,腦海中有無數想象:是如同北京故宮一樣青磚綠瓦氣勢宏大?還是更接近瀋陽故宮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抑或是完全不同於以上兩者的另一個模樣?

沒有高顏值的紅牆綠瓦,老物件才是臺北故宮真核

這是一個藍天白雲的明媚冬日,空氣中略帶涼意,卻也正是一個舒爽的好天氣。

團隊的車子沒有從牌樓前經過,直接開進了故宮門前半地下的臨停區域,沒能遠距離的眺望,臺北故宮就這樣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而離開的時候,也是同樣的行車路線,從牌樓前走向故宮的機會便就這樣錯過了。

沒有高顏值的紅牆綠瓦,老物件才是臺北故宮真核

沒有高顏值的紅牆綠瓦,老物件才是臺北故宮真核

臺北故宮與想象得完全不同:如果說北京故宮博物院更接近古代帝王建築群的話,臺北故宮則是真正收集展示明清帝王文物的博物館。

沒有北京曾經的明清王朝都城的歷史積澱與文化傳承,寶島人民在戰爭動盪中保留下來的珍貴文化收藏於此,並配上了中山式仿古建築。

沒有高顏值的紅牆綠瓦,老物件才是臺北故宮真核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更早的時候人們叫他中山博物院,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臺北故宮博物院始建於1962年,佔地達16公頃,為仿造傳統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為白牆綠瓦,上下共4層,正院呈好看的梅花形。院前廣場聳立著沖天式牌坊,極其富有民族特色。

沒有高顏值的紅牆綠瓦,老物件才是臺北故宮真核

沒有高顏值的紅牆綠瓦,老物件才是臺北故宮真核

臺北故宮博物院內收藏眾多,文物價值連城。截至2014年底,館藏文物達69.6萬餘件。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的來自北京故宮、瀋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多處的皇家稀世珍寶均有在此展出。臺北故宮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均價值連城。

沒有高顏值的紅牆綠瓦,老物件才是臺北故宮真核

沒有高顏值的紅牆綠瓦,老物件才是臺北故宮真核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遊覽北京故宮,我們看的是建築佈局、皇家宮廷,品的是琉璃瓦的輝煌和皇權的至高無上。而參觀臺北故宮,我們賞的是稀世珍寶、古籍善本,讀的是宮中人、書中事。

沒有高顏值的紅牆綠瓦,老物件才是臺北故宮真核

沒有高顏值的紅牆綠瓦,老物件才是臺北故宮真核

柔和的燈光下,金石碧玉穿越數百年的時光安靜呈現;喧鬧的人群中,他們背後的故事如歌如戲娓娓道來。

沒有高顏值的紅牆綠瓦,老物件才是臺北故宮真核

沒有高顏值的紅牆綠瓦,老物件才是臺北故宮真核

鎮館之寶翠玉白菜,光緒的妃子瑾妃的嫁妝之一。拇指大小的雕刻栩栩如生,兩隻極易被忽視的小蟲更堪稱點睛之筆。白菜寓意清白,象徵新嫁娘的純潔;昆蟲則象徵多產,祈願新婦能子孫眾多。翠玉白菜,也因而成為了很多人來到臺北故宮的必打卡寶貝。

沒有高顏值的紅牆綠瓦,老物件才是臺北故宮真核

沒有高顏值的紅牆綠瓦,老物件才是臺北故宮真核

相傳乾隆帝酷愛印章,得到其賞識的書畫,均得到了乾隆印章的“加持”。而印章的多樣與不規則的,甚至有些還充滿了搞笑幽默的意味,更是讓人認識了這位堪稱清朝最為成功的皇帝的另一面。

沒有高顏值的紅牆綠瓦,老物件才是臺北故宮真核

沒有高顏值的紅牆綠瓦,老物件才是臺北故宮真核

沒有高顏值的紅牆綠瓦,老物件才是臺北故宮真核

遊覽的時長從原本的1.5小時,延長到了2.5小時,甚至還放棄了另外一處景點,卻依然覺得時間太快,想要了解得太多。明清風雲,從未像今天這樣衝擊著心靈,震撼著曾經的認知。

沒有高顏值的紅牆綠瓦,老物件才是臺北故宮真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