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繁榮我省戲曲藝術的新起點

近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新聞出版廳聯合主辦,省文化館、西寧市群藝館承辦的“戲韻展風采·好戲大家看——青海地方戲曲展演”活動在西寧中心廣場百姓大舞臺圓滿落下帷幕。

活動連演十天,傳統戲、現代戲、新編歷史劇,展示了青海地方優秀劇目的獨特魅力,讓觀眾過足了戲癮,都說“聽不夠、看不完。”對宣傳我省戲曲藝術保護成果,促進戲曲藝術傳承發展,進一步激發廣大民間業餘劇團的積極性,培育壯大新生代戲曲群體,營造人人關注戲曲文化的社會氛圍起到了積極作用。

持續時間長、藝術種類全、參演劇團多……展演活動是近些年來我省地方戲曲藝術規模最大的一次集中展示,展演彙集了我省秦腔、眉戶戲、藏戲、皮影戲4個劇種,來自西寧、海東、海西、海北、黃南、果洛等地的13家民間劇團上演了17臺劇目,共演出10場,觀眾累計近5萬人次。

整個展演分四個板塊,“秦韻風采·繁音激楚”秦腔專場——由互助土族自治縣秦韻戲曲演藝有限公司、樂都區蒲臺鄉新農村文藝宣傳隊、青海德青社秦腔劇團、湟源縣陽光戲劇藝術團演出了摺子戲《伍員逃國》《三孃教子》《白逼宮》《二進宮》、本戲《竇娥冤》《火焰駒》等劇目;“太白清曲·樂府華章”眉戶戲專場——由門源回族自治縣西灘鄉邊麻掌眉戶戲業餘劇團、樂都區漢莊眉戶劇團、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毛家寨眉戶藝術劇團演出了《高額彩禮》《趕花橋》《夢圓》《鍘美案之三對面》《小姑賢》《竇娥冤之斬竇娥》等劇目;“遒勁疾風·冰川流水”藏戲專場——由澤庫縣格薩爾藝術團、班瑪縣江日堂鄉民間格薩爾藝術團演出了《阿德拉姆》《霍嶺大戰》劇目;“光影藝術·影樂遺珍”皮影戲專場

展演活動劇種齊全、劇目豐富。我省目前流行傳承的秦腔、眉戶、皮影、藏戲四個劇種在此次展演活動中都有亮相展示,是歷年來地方戲曲種類最為齊全的一次集中會演。展演劇目題材多樣、內容健康,謳歌真善美,傳播正能量,吸引了數以萬計、不同年齡段的觀眾群體,擴大了戲曲藝術的受眾面和影響力。既有《伍員逃國》《三孃教子》《竇娥冤》《鍘美案之三對面》等群眾喜聞樂見的代表性傳統劇目,也有反映現實生活,針砭時弊,倡導新風尚的新編現代眉戶戲如《高額彩禮》,也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謳歌時代英雄的皮影戲《尕布龍》等,為觀眾奉獻了家門口集中體驗戲曲文化、感受戲曲藝術魅力的視覺盛宴。

此次參演的絕大多數劇團首次登上西寧百姓大舞臺,實現了多年來想到省城演出的夢想,他們非常珍惜此次演出機會,競相展示自己的看家本領。如大通縣鮑家寨業餘秦劇團的一名主角為參加此次展演,自己花費5000元專門購置了演出用的頭飾。班瑪縣江日堂鄉民間格薩爾藝術團的演職人員自願放棄挖蟲草增收的時節,驅車700多公里,專程到西寧演出。演出期間,觀眾人數一天比一天增多,累計達近5萬人次。

一場場演出,猶如星星之火,點燃了群眾對文化的渴望。有的劇目演出時長近3小時,許多觀眾從頭看到尾,不願中途退場。班瑪縣江日堂鄉民間格薩爾藝術團藏戲演出遭遇雷雨天氣,造成演出一度中斷,現場觀眾在大雨中遲遲不肯離去,等待演出繼續。為滿足觀眾需求,次日下午又加演了一場。

這是一次傳承創新、節儉務實、惠民樂民的地方戲曲盛會,更是振興繁榮我省戲曲藝術新的起點。(作者:李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