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繁荣我省戏曲艺术的新起点

近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新闻出版厅联合主办,省文化馆、西宁市群艺馆承办的“戏韵展风采·好戏大家看——青海地方戏曲展演”活动在西宁中心广场百姓大舞台圆满落下帷幕。

活动连演十天,传统戏、现代戏、新编历史剧,展示了青海地方优秀剧目的独特魅力,让观众过足了戏瘾,都说“听不够、看不完。”对宣传我省戏曲艺术保护成果,促进戏曲艺术传承发展,进一步激发广大民间业余剧团的积极性,培育壮大新生代戏曲群体,营造人人关注戏曲文化的社会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

持续时间长、艺术种类全、参演剧团多……展演活动是近些年来我省地方戏曲艺术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中展示,展演汇集了我省秦腔、眉户戏、藏戏、皮影戏4个剧种,来自西宁、海东、海西、海北、黄南、果洛等地的13家民间剧团上演了17台剧目,共演出10场,观众累计近5万人次。

整个展演分四个板块,“秦韵风采·繁音激楚”秦腔专场——由互助土族自治县秦韵戏曲演艺有限公司、乐都区蒲台乡新农村文艺宣传队、青海德青社秦腔剧团、湟源县阳光戏剧艺术团演出了折子戏《伍员逃国》《三娘教子》《白逼宫》《二进宫》、本戏《窦娥冤》《火焰驹》等剧目;“太白清曲·乐府华章”眉户戏专场——由门源回族自治县西滩乡边麻掌眉户戏业余剧团、乐都区汉庄眉户剧团、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毛家寨眉户艺术剧团演出了《高额彩礼》《赶花桥》《梦圆》《铡美案之三对面》《小姑贤》《窦娥冤之斩窦娥》等剧目;“遒劲疾风·冰川流水”藏戏专场——由泽库县格萨尔艺术团、班玛县江日堂乡民间格萨尔艺术团演出了《阿德拉姆》《霍岭大战》剧目;“光影艺术·影乐遗珍”皮影戏专场

展演活动剧种齐全、剧目丰富。我省目前流行传承的秦腔、眉户、皮影、藏戏四个剧种在此次展演活动中都有亮相展示,是历年来地方戏曲种类最为齐全的一次集中会演。展演剧目题材多样、内容健康,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吸引了数以万计、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群体,扩大了戏曲艺术的受众面和影响力。既有《伍员逃国》《三娘教子》《窦娥冤》《铡美案之三对面》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代表性传统剧目,也有反映现实生活,针砭时弊,倡导新风尚的新编现代眉户戏如《高额彩礼》,也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讴歌时代英雄的皮影戏《尕布龙》等,为观众奉献了家门口集中体验戏曲文化、感受戏曲艺术魅力的视觉盛宴。

此次参演的绝大多数剧团首次登上西宁百姓大舞台,实现了多年来想到省城演出的梦想,他们非常珍惜此次演出机会,竞相展示自己的看家本领。如大通县鲍家寨业余秦剧团的一名主角为参加此次展演,自己花费5000元专门购置了演出用的头饰。班玛县江日堂乡民间格萨尔艺术团的演职人员自愿放弃挖虫草增收的时节,驱车700多公里,专程到西宁演出。演出期间,观众人数一天比一天增多,累计达近5万人次。

一场场演出,犹如星星之火,点燃了群众对文化的渴望。有的剧目演出时长近3小时,许多观众从头看到尾,不愿中途退场。班玛县江日堂乡民间格萨尔艺术团藏戏演出遭遇雷雨天气,造成演出一度中断,现场观众在大雨中迟迟不肯离去,等待演出继续。为满足观众需求,次日下午又加演了一场。

这是一次传承创新、节俭务实、惠民乐民的地方戏曲盛会,更是振兴繁荣我省戏曲艺术新的起点。(作者:李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