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的专业选择,为什么变得复杂?

美研的专业选择,为什么变得复杂?

美国研究生阶段的专业选择,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

简单的操作,就是遵循中国人概念中的「专业对口」理念:本科读什么专业,研究生阶段就选择什么专业。

这种方式,对部分学生适用,尤其是那些经过3-4年学习,深入了解本专业,明确自己对该专业的喜好和未来职业方向的学生

但是,对于那些本科阶段专业调剂,或者因其他缘故而不考虑硕士期间继续就读本科专业的学生,这条规则还能适用吗?

很显然,不能。

这是专业选择变得复杂的主要原因。

美研的专业选择,为什么变得复杂?

有太多因素导致中国学生本科阶段选了一个自己不感兴趣或者没有能力应对的专业。

从小学到高中,中国学生基本不会接触到跟职业相关的启发和培训

中国的大部分教师,职业经历相对简单,大多是师范类院校毕业后直接成为老师,因此,对于不同行业的各种岗位,基本没有了解

那本应是学生最初职业启蒙老师的父母呢?

对于自己所在的行业和岗位,父母有比较深的了解,但对于其他行业仍然缺乏全面理解,有的多是支离破碎的信息。这种状态,有时反而增加了孩子本科选错专业的可能性。

比如,从事医护方面工作的父母,要么要求孩子就读医科相关专业,要么就因为工作强度或者医患关系等,坚决不允许孩子踏入医护领域。

美研的专业选择,为什么变得复杂?

再比如,但凡父母一方是从事工程或者教师类职业的,一般都会要求孩子掌握一门「技术」,比如计算机、机械工程或者会计等。核心的原因,还是由于在这种类型父母的心目中,技术才有价值,才是生存的保障。

雪上加霜的是,学生需要在高考前后短短的1-2个月内,决定可能影响一生的本科专业选择,并且基本不大有可能在本科期间转换专业。

我曾经给一个本科计算机专业的女孩子提供咨询。

这个学生明确表达对于计算机的厌恶,之所以读计算机,是由于工程师父母的强制要求。最终的后果,就是2.5不到的GPA以及伴随低GPA而来的不自信和自暴自弃。

但当我询问她,研究生考虑什么专业时,学生的回答却是:「不读计算机,还能读什么呢?」

我追问:「如果研究生继续读计算机,将来你做什么工作呢?」

「不知道,反正不做跟计算机有关的。」

类似的场景,在长期的咨询生涯中,频繁的发生。

曾经走了弯路,如果能调整和反省,也是财富。最可怕是放弃。

美研的专业选择,为什么变得复杂?

在申请研究生的过程中,专业选择需要慎重,不要重走大学阶段选择专业的误区。

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在去美国读研究生之前,一定要了解你感兴趣的专业在美国的课程设置是怎样的,是不是与你设想的一样。

下一期美研的专业选择中我们将着重为您讲解美国的课程设置,请继续关注择由美国研究生留学

本文作者

美研的专业选择,为什么变得复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