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周易64卦解讀——蒙卦卦辭: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31.周易64卦解讀——蒙卦卦辭: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蒙卦卦辭: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蒙卦講述人類在社會上尋求教化、脫離矇昧的活動。按照《序卦》的解釋,天地之後有萬物,萬物初生乃屯卦之象,人乃萬物之精靈,萬物生長的過程就是不斷被教化,脫離矇昧的過程,蒙卦應運而生。

蒙卦俗稱山水蒙,上卦是艮卦,艮為山。下卦是坎卦,坎為水。有山有水的地方才是萬物最適宜的生長環境。山水是天地之間六合之內的精華,是六合的代表,“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是上古人們確定方位的“指南針”。從這個角度看山水,山水可謂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同樣的道理,山水也是人類逐步進化,走向文明的基礎。

蒙卦具備“元、亨、利、貞”四徳中的三德,即“亨、利、貞”。因為蒙卦是引導人們,教化人們的行為指南,其只能在現有的基礎條件上進行教育,所以,蒙卦應該是有了起點之後才有的活動,自然就沒有了“元”德。蒙卦的“亨通”是卦中應有之義,人類社會能夠走到今天,持續萬年不衰,究其原因還在於教育的力量,這就是蒙卦的“亨”。教育的力量和作用是超乎想象的,中華五千年文明史說明教育使人類脫離了野蠻時代,能夠在一個適宜的環境中生存,通過一系列的正能量激發人類綿綿不絕的創造力和生命的存續力。教育的這種優勢鑄就了蒙卦的“利、貞”美德。

31.周易64卦解讀——蒙卦卦辭: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大意講不是我主動招徠學童,而是學童前來求教。“匪”通“非”,表達否定之義,“匪”在古代就是否定副詞,“匚(fang)”部本義是篩東西的簸箕,把不需要的東西顛掉。“非”則是兩人背對背,說明相互排斥、違背之義,也表否定。“匪”在演化過程中主要意思變成了土匪、匪徒了,就再造“非”字表否定之義。

“童蒙”是誰,就六爻而言,“童蒙”是初六爻,初爻處於含而未露狀態,就人類來講,用“童”來比擬初爻非常合適,兒童如同一張白紙,需要進行教化。兒童的教化不是被動而是主動,兒童主動去尋找老師,這個老師就是九二爻。因為,初六爻和九二爻形成正比,能夠積極地互動、溝通。就一卦而言,下卦是兒童,上卦是老師,下卦主動尋找上卦,以實現教化的目的。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揭示出教育的真諦。我們都知道,內因起決定性作用,外因起輔助性作用。教育的作用恰好是童蒙(學生)是內因,學生主動學習,才能夠事半功倍,學生被動學習,無論老師具有多大的魔力,充其量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蒙卦下卦坎卦是一陽二陰,陽主導;上卦艮卦是一陽二陰,也是陽主導。上下兩卦各有一陽主導本卦,蒙卦是剛健之卦,這和教育的本質相契合。教育要求人們要主動、要積極、要果斷;不要被動、不要消極、不要猶豫。教育的這些屬性正是蒙卦剛健所體現出來的性質。

“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大意是童蒙第一次提出疑問時要及時告訴他,再三地就同一問題提出疑問說明童蒙態度不好,要拒絕回答他。

“筮”是古代占卜方法,用筮草作為工具進行占卜的一種方法。公元前的上古時代,人們對於很多有疑問的事情都要通過卜筮進行決斷。“卜”是用龜殼煅燒進行決斷,“筮”是用50根筮草進行決斷,“卜筮”是兩種不同的方法。

蒙卦主旨是教育,為何又扯上“筮”呢?因為教育的鼻祖起源於春秋末期的孔子,孔子之前的教育只是皇室貴族的“奢侈品”,普通百姓是享受不到學習文化的待遇。皇室貴族的教育其實也很有限,主要是通過“卜筮”進行教育,因為“卜筮”傳達了天氣、自然災害、節氣、王室各種重要活動,等等。其它的教育內容就非常少了,當時的文字也很少,一個字表達的含義相當於現在的一句話甚至是一段話,文字掌握在“卜筮”官手中,商周王朝的有些天子未必認識這些字,更別說其它貴族了,普通百姓更是一無所知。

現在公認卦辭是文王所作,文王把闡述教育的蒙卦和“筮”聯繫在一起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文王辭中的“蒙”就是“筮”,“筮”就是教化,二者同理異語而已。

“瀆(du)”有兩個含義,一是水溝,二是輕侮、慢待之義。蒙卦的“瀆”兩個意思都有,蒙卦下卦是坎卦,坎卦為水,危險的象徵。“再三瀆”就是三番五次的請求“筮”,這樣的舉動一是不尊重、不嚴肅;二是冒犯了神靈,是危險的行為,將會受到懲罰。上古時代,人們對於水患更多的是聽之任之,沒有更好的治理措施。

蒙卦卦辭題詩:

野蠻如何變文明,啟迪心智常教誨。

心有疑惑主動問,點石成金靠智者。

31.周易64卦解讀——蒙卦卦辭: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