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壓垮後,怎麼能重新奮鬥起來?

花花心心


人活一世,我們一直在追求詩和遠方,卻常常被眼前的苟且和柴米油鹽壓垮了。失敗會讓人灰心喪氣,很多人從此一蹶不振。沒有人喜歡失敗,但世界上也沒有常勝將軍,不可能有人一輩子只成功不失敗。俗話說的好,失敗是成功之母。那麼,我們該如何從失敗中讓自己重新振作呢?

首先,我們需要坦然面對失敗。失敗就失敗了,我們應該欣然接受。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接受失敗。要想成功,就要學會輸得起,在失敗中學習經驗,坦然面對一切。

其次,總結經驗。失敗就是交了學費,從失敗中要學習到自己為什麼會失敗,是經驗不足,能力不夠,方法錯了?將這些經驗總結起來,就是未來成功的基礎。沒有人天生就是成功者,都是在不斷的失敗中一步步走過來的。

再次,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只要有技術,永遠都有翻身的機會,只要你足夠強,就會有伯樂來找你這匹千里馬。不要因為失敗就灰心喪氣,失去鬥志。古人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只有在失敗中仍有一顆不斷前進的心,早晚都會成功的。

最後,要學會藉助外力。不論是貴人的幫助還是團隊的力量,都比一個人單打獨鬥要好的多,也更容易走向成功。所以,我們不能只憑借自己,還需要藉助外力,大家相互配合,別人有困難我們也應該幫助。

關注“鵜鶘心理陳小康”頭條號,用心理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


鵜鶘心理陳小康


在地震災害來臨的時候,柔弱的母親為了保護孩子不受傷害,會煥發出不可想象的驚人力量。心理學研究表明,危機可以大大激發一個人的潛能和鬥志。偉大的母親正是在身陷絕境的時候,自覺沒有了退路也沒有了選擇的猶豫,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勇往直前,傾盡自己所有的精力。

怎樣才能重新奮鬥起來,我的答案是置於死地而後生。我們的體內蘊藏著巨大的才能,但這股潛能酣睡著,一旦被激發,便能做出驚人的事業來。而人只有到絕望和無所依賴的情況下,才會迸發出全部的內在力量。

面對危機,是驚慌失措還是積極化解,往往是表現一個人心理素質和事業成敗的關鍵。面對地震後的倒塌的家園,如果我們懷著悲觀絕望的消極心態,就可能看不到生存和生活下去的希望和價值;而正是因為災區人民的樂觀積極的心態,才趕上災後援建的契機,昔日的焦土上才能拔起一座座美麗的房舍家園。可見“危機與機遇並存”此話不假,只要有著良好的心態和認知,危機是可以轉化為無限的機遇。

良好的心態其核心就是主動意識。科學研究發現:人的腦細胞多達140億個,但是普通人終其一生卻只用到其中的5%到10%,即使是如愛因斯坦那樣偉大的科學家,利用的腦細胞也沒有超過18%。可見,我們身上都蘊涵著巨大的潛能。

總結一下,面對著突如其來的重擊,冷靜思考、不失希望和積極主動才是應對之道。有時候看似再無希望的絕境中恰恰會暗藏否極泰來的玄機,孕育著重複的生機。

關注“鵜鶘心理”頭條號,用心理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