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華北、華中雞場注意:這種病可致新城疫等免疫失敗!

「本文作者」

瑞普生物技術總監韓明寶老師

東北、華北、華中雞場注意:這種病可致新城疫等免疫失敗!

雞傳染性貧血病(CIA)

雞傳染性貧血病(CIA)是由圓環病毒科雞貧血病毒引起的,以雛雞再生障礙性貧血、全身性淋巴組織萎縮為主要特徵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也稱藍翅病。該病於上世紀70年代在西德、瑞典、英國、丹麥、波蘭、美國、澳大利亞、荷蘭、巴西和阿根廷等國先後發生,我國也於1992年首次在黑龍江省分離到CIAV,之後在全國的其他地方也陸續分離到該病毒。

東北、華北、華中雞場注意:這種病可致新城疫等免疫失敗!

該病感染雞群可引起免疫機能障礙,造成免疫抑制,使雞群對其他病原的易感性增高和某些疫苗的免疫應答能力下降,從而發生繼發感染和疫苗的免疫失敗,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尤其進入2018年雞傳染性貧血在東北、華北、華中等一些地區發生更加突出,給當地養殖戶帶來的一定損失,因此在防治禽流感、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的同時,也不要忽視此病的發生。

01

雞傳染性貧血病原及流行特點 #

1、CIAV屬於圓環病毒科,無囊膜,單股環狀DNA;世界各國分離的毒株均屬同一血清型

2、雞對本病易感,所有年齡的雞都可感染,2~4周齡多發,並表現出臨床症狀,隨著日齡增加,雞的易感性明顯減少;肉雞尤其是

公雞更易感染

3、本病主要通過蛋垂直傳播,也可水平傳播,但是一般不發病或不表現症狀,帶有母源抗體的雛雞一般不感染髮病,主要感染途徑是消化道

東北、華北、華中雞場注意:這種病可致新城疫等免疫失敗!

4、雞傳染性貧血病毒與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雞馬立克氏病病毒有協同作用,從而加重病情,使雞群死亡率上升,該病也是

造成雞新城疫等疾病免疫失敗的原因之一。

5、本病一般在10天左右開始發病,14~16天發病和死亡率達高峰,20~28天后存活的雞可逐漸恢復;如有繼發和併發感染時,導致病情加重,死亡率增高,死亡率一般2%~30%。成年雞感染後一般不出現症狀,產蛋率、受精率、孵化率均不受影響。

東北、華北、華中雞場注意:這種病可致新城疫等免疫失敗!

6、CIAV對外界理化因素具有很強的抵抗力,80℃加熱15分鐘仍有感染力,100℃加熱15分鐘才可完全滅活;在室溫下用甲醛燻蒸24小時不能完全滅活病毒;季銨鹽類等消毒藥均不能完全滅活該病毒;本病毒對酚敏感,5%次氯酸也可以使該病毒失去感染力。

02

臨床症狀及剖檢變化

1、病雞表現為精神沉鬱,虛弱,行動遲緩,羽毛松亂,生長不良,體重減輕和消瘦;

東北、華北、華中雞場注意:這種病可致新城疫等免疫失敗!

羽毛松亂,精神沉鬱(圖片來自網絡)

2、發病後5~14天,貧血是本病的特徵性症狀,啄、肉髯、腿、面部和可視黏膜蒼白;

東北、華北、華中雞場注意:這種病可致新城疫等免疫失敗!

雞冠蒼白(圖片來自網絡)

3、常見翅膀皮內或皮下出血

,稱“藍翅病”;

東北、華北、華中雞場注意:這種病可致新城疫等免疫失敗!

雞翅膀出血(圖片來自網絡)

4、骨髓特別是大腿骨的骨髓呈脂肪樣,小雞股骨的骨髓從正常的深紅色變為脂肪色、淡黃色或淺紅色,黃白色或淡黃色或淡紅色;

5、胸腺萎縮,骨髓、法氏囊萎縮;

6、病情特別嚴重時,可見骨骼肌出血,腺胃出血,肌胃黏膜糜爛或潰瘍;7、病雞的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均顯著減少,紅細胞壓積值降到20%以下

03

防治措施

1、重視日常的飼養管理及生物安全措施,尤其是產蛋前期和育雛期,同時及時做好傳染性法氏囊病和雞馬立克氏病的免疫接種;

2、對於引進祖代一定加強檢疫,防止從國外引入帶毒雞;

3、在SPF雞場應及時進行檢疫,剔出和淘汰陽性感染雞,避免汙染疫苗;

東北、華北、華中雞場注意:這種病可致新城疫等免疫失敗!

4、免疫接種:對種雞在13~15周齡時用雞傳染性貧血活毒疫苗飲水免疫,可有效地防止子代發病,但不能在產蛋前3~4周免疫接種,以防止通過種蛋傳播疫苗病毒;

5、對發病的商品代雞群,除了加強飼養管理外,可飲水添加 “泛易平⁺(轉移因子)”,來提高機體抗病力,同時添加普杆新(阿莫西林)等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

東北、華北、華中雞場注意:這種病可致新城疫等免疫失敗!

泛易平⁺

東北、華北、華中雞場注意:這種病可致新城疫等免疫失敗!

普杆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