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陶瓷出口業務大幅縮減 部分企業下滑50%以上

由於近年來國內市場的冷淡,一些淄博陶企開始更加重視起出口業務,這一方面可以保證生產線的正常運轉,另一方面也可以擴充企業營銷渠道。然而,在過去兩年經歷了多輪停、限產的淄博產區,常規產品逐漸喪失成本優勢,一些出口客戶也已經流失。在這樣的背景下,淄博陶企開始尋求產品差異化之路,現今,大規格瓷片成為淄博產區最具利潤的出口產品。

淄博陶瓷出口業務大幅縮減 部分企業下滑50%以上

清晨,集裝箱排隊裝貨

常規出口產品利潤微薄

長期以來,淄博建陶企業主要的銷售渠道有三種:廠牌、貼牌和出口。而隨著近兩年國內市場銷量下滑,一些企業開始將6、7月的排產計劃主要放在出口業務上。淄博產區某陶企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最近一個多月,該公司全負荷生產出口訂單,“倉庫裡的產品足夠當前國內市場需求,新品研發也隨之向後推遲。”

淄博產區業內人士孫先生告訴記者,雖然企業都在試著擴大出口業務,但在內外壓力下,近兩年淄博產區出口額還是不斷被壓縮,部分企業出口業務下滑了50%以上,對此,蘇州明珠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繼明表示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朱繼明告訴記者,相比前幾年,其近一兩年在淄博及其他產區的出口額明顯下滑,“大概少了20%。”

朱繼明從2004年開始獨立運作出口公司,當時瓷磚出口商數量少,國際市場也鮮有反傾銷,生意相對好做,“一個櫃毛利至少有2萬”。而這幾年,出口商多如過江之鯽,競爭逐漸激烈,與此同時,客戶也越來越挑剔,“有時一個櫃只能賺幾千塊。”

談到出口市場的競爭激烈,孫先生也頗有感觸。他告訴記者,出口業務的下滑,一方面是由於淄博產區近兩年頻繁的停、限產,使得出口商無法保證發貨期,因此造成一些客戶的流失。與此同時,海外產區卻異軍突起。以印度為例,數據顯示,截止至2017年3月底,印度瓷磚行業的總產能達到了9.4億平方米,位列全球第二。在2015-2017年,印度瓷磚出口業務暴漲近200%。

大規格內牆磚成優勢出口產品

在產品方面,以往淄博產區的主要出口產品如拋光磚、拋釉磚、仿古磚及內牆瓷片,目前與外產區相比也已不具優勢。據孫先生介紹,目前廣東和江西的拋光磚單片價格在8.5-8.8元之間,福建產區的高吸仿古磚每片價格在6元左右,而臨沂的300×600(mm)普通低吸瓷片每片價格在3.3元左右。

那麼,目前淄博產區還有哪些產品具有出口優勢?

記者走訪產區從多家出口公司瞭解到,除了常規的全拋釉、仿古磚等地轉產品,大規格的內牆磚成為了當前淄博主要的出口產品。朱繼明告訴記者,目前淄博出口公司開始選擇做一些差異化的規格,如300×800(mm)、300×900(mm)等規格的內牆磚產品,這些產品相比外產區更有優勢。

記者瞭解到,生產上述兩種規格產品的淄博陶企主要有格倫凱、順昌、聯眾等。另外,日日順建陶產業園內的新金億、名宇等企業也將大規格瓷磚作為規劃中的產品。孫先生告訴記者,300×800(mm)、300×900(mm)這兩種規格的內牆磚在生產上並沒有太大難度,只是因為外產區還未進行大規模上線,價格不透明,因此才給了淄博喘息之機。

那麼,這兩種規格的內牆磚與常規規格相比,其利潤相差多少?孫先生對此表示,由於每個訂單的產品、地區、客戶都不相同,因此可操作的利潤空間也不同,所以無法簡單的得出結論。

陶企出口部的窘境

記者走訪產區瞭解到,一些建陶企業在幾年前成立的出口部,其作用在近一兩年才開始逐漸凸顯。“當前一些出口訂單也未必能賺到錢,但蒼蠅再小也是肉,至少能保證平進平出,能保證生產線運轉。”孫先生說道。

對此,淄博產區業內人士汪先生表示,淄博產區一些建陶企業由於體制不健全,因此服務能力遠遠弱於出口公司,所以業務量主要由出口公司把持。“出口公司以客戶的身份和工廠進行對接,把客戶需要的產品和工廠對接,並監督生產,促使生產線上的人員進行重視,因此在質量上更有保證,排產上更為及時。”汪先生提到。

相比之下,一些陶企的出口部反而會因為內部需要協調的關係而弱化自己的服務。“尤其在那些職能部門不清晰的企業,出口業務人員不僅要聯繫業務、跟單,還需要自己到倉庫找樣品、搬磚、將樣品送到客戶公司,對接業務的精力大大分散。“汪先生感慨。

汪先生認為,與外產區相比,淄博產區仍然有著地理位置的優勢。相比到外產區出貨,額外的人員差旅費、質檢費等等對於出口公司來說都意味著成本的增加。“除非本地不能提供這種產品,或者客戶指定要哪一個地區的產品,否則產品價格相差不多的,一般不會出去。”

關於如何改變淄博陶企出口業務的窘境,朱繼明認為,首先要找準客戶,一些優質客戶本身有著成熟的渠道,這樣會保證有持續的訂單;第二是與客戶進行利益捆綁,幫助客戶開發新品,“就像在國內市場一樣,往往是新品才有比較好的利潤。”

記者 程欣 發自山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