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的7個誤區,第一個99%的媽媽都中招!

每個家長看著懷裡的孩子發燒不退,都會坐立難安,兒科急診外排隊家屬的心情無一不是如此。但作為父母必須清楚的是,兒童發燒本身或許是一件好事情,很多時候我們對於發燒的認識是誤區。來看看寶寶發燒最常見的一些錯誤認識:

1、 發燒是一種疾病?

人體溫度會在早上低些,晚上高些,激動的時候高些,發呆的時候低些。這個可自動調節的中央空調是由位於大腦的一個叫做“下丘腦”的部門負責的。有意思的是,這個部門不光負責恆溫,當有外敵入侵時,比如細菌啦病毒啦,下丘腦會把溫度大幅調高來對抗它們,這個時候,我們就“發燒”了。讓寶寶發燒的主要原因除了細菌和病毒感染外,還有穿得過多捂得太實 (常見於嬰兒) 和免疫接種。有些小朋友長牙的時候也會發燒。

而身體的許多免疫反應只有通過發燒才被啟動,這對嬰兒以後的健康成長尤為重要。研究顯示,幼兒期發燒可以預防過敏(1歲之前沒發過燒的長大後更容易過敏),癌症風險也隨之降低,特別是出過麻疹、德國麻疹及水痘以後。發燒是身體對抗疾病,也是奠定健康基礎的高效反應。

2、 低燒一定不要吃“藥”?

很多家長,相比低燒,對孩子“高燒”更敏感。但其實有時候醫生對於那些“燒不出來”的寶寶更擔心。因為有些體弱多病的小寶寶,由於自身免疫系統太孱弱,即便被病原體入侵,也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攻勢”,這種寶寶可能已經出現嚴重感染,體溫卻並不高,甚至完全“燒不起來”。這個時候就需要密切觀察寶寶的狀態,即使寶寶是低燒,但是隻要寶寶伴有疾病症狀並且不舒服,就應該對症下藥,比如有輕度病毒性感冒低燒,但是伴有全身痛,流涕,口渴,咽紅,溲黃,便乾等症狀時,醫生多會開一些清熱解毒的方劑,例如比較常見的小兒柴桂退熱顆粒,含有源自張仲景《傷寒論》的柴胡桂枝湯,都是可以遵醫囑放心使用的。

3、 成人退燒藥減了劑量就能給孩子服用?

長期以來,大部分家長面對孩子發燒,多依據成人劑量,再通過體重換算、體表面積換算、年齡換算等方法來確定。按“小兒酌減”的原則。熟不知,大部分成年人的藥品,兒童是不能服用的,更別說退燒藥了。因為兒童機體尚未發育成熟,全身組織和器官均處於生長髮育階段,功能不完善。相比成人,大部分藥物在兒童體內不能充分代謝,容易引起毒副作用;兒童腎臟功能發育不全,消除藥物能力較差。藥物在成人身上的輕微副作用,在小兒身上可能就是毒性反應。兒童要用兒童藥,家長不能按照成人的量來模糊掌握,否則會給兒童的生命健康帶來潛在威脅。

寶寶發燒的7個誤區,第一個99%的媽媽都中招!

那兒童專用藥是什麼?即14歲以下未成年人使用的專用藥品,為孩子“量身定做”,解決長期困擾家長的“用量”和“喂藥”的難題,重要的是降低兒童用藥安全風險的藥品。其特點就是藥品的規格、劑型是根據孩子獨特的生理特點打造,有清晰的用法用量指引,包裝內附有劑量刻度的量器,讓家長方便掌握,對孩子來說安全、方便、好入口。來自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全國藥品生產企業有8812家,其中專門生產兒童用藥的企業僅佔0.1%,雖然面臨兒童藥品牌少的問題,但家長們在選擇的時候還是要記得選擇專業的兒童藥品牌給孩子退燒。

4、溫度計上量出高溫就需要去急診?

發燒是一種症狀而不是疾病本身,真正的敵人是細菌和病毒。當細菌和病毒入侵時,正常寶寶的機體會用發燒來抵抗外來病原體的感染,所以發燒其實說明了你的寶寶有堅強的自身免疫防禦系統。所以孩子在感染期間出現高燒並不是決定要不要去急診的指標。那麼到底哪些情況需要立即急診呢?

1) 三個月內嬰兒發熱;

2) 發熱持續超過5天;

3) 發熱體溫>40°;

4) 兒童精神狀況明顯惡化,沒有食慾不愛玩耍沒有精神有尿不溼少於三塊或者 8-12小時沒有大便有脫水症狀;

5) 注射疫苗後體溫>39°且持續超過24小時;

6) 出現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特殊症狀。

5、 發燒會燒壞腦

每個正常的大腦都有內在的恆溫機制可以防止體溫太高而損傷腦組織。一個正常的孩子在一般生病發燒時是不會導致器官受損的。

6、 寶寶體溫越高病情越重

有的孩子發高燒還在滿地跑,有的孩子雖然低燒但看上去卻萎靡不振。每個孩子發燒的反應都不同,所以不管體溫計上的數字如何,重點是要仔細觀察孩子是否出現嚴重疾病的跡象。比如他們的不舒服程度,有沒有活力,是否可能脫水等。一旦你有任何擔心,都應該帶寶寶到兒科就診。

7、 退燒藥劑量只給一半就行了

據調查發現,超過一半的父母在給孩子退燒藥的時候劑量不準確,包括不足及超量。家長要記住:藥物的劑量是根據孩子的體重來算的,而不是年齡。一定要使用藥物附帶的量具,家用的調羹和量勺常常不夠精確。

有的家長說:“我真的不希望給孩子吃藥,所以我只給一半量”。請大家記住:半量不會起任何作用,還不如不給。總之,如果你覺得你的孩子需要使用退燒藥,一定要給足正確的量。

發燒的日常護理上,美國兒科學會有以下一些建議:

1、發燒時別“捂”孩子,這樣會阻止身體散熱,並可導致體溫上升。確保孩子的臥室溫度適中。

2、提供大量的液體以免脫水,因為發燒讓小朋友比平時容易丟失液體。白開水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孩子有嘔吐或腹瀉,請諮詢醫生是否需要補充兒童專用的電解質飲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