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越來越懶,40歲已經不適宜肝腸寸斷

人到中年越來越懶,40歲已經不適宜肝腸寸斷

阮小籍

《下流的40歲》

1、

40歲,清白之年?

誰敢說?

阮小籍懶得說。

我越來越喜歡餘秀華的詩了——

餘秀華說,巴巴地活著,每天打水,煮飯,按時吃藥 ,

陽光好的時候就把自己放進去,像放一塊陳皮 ,茶葉輪換著喝:菊花,茉莉,玫瑰,檸檬 ,這些美好的事物彷彿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帶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內心的雪 ,它們過於潔白過於接近春天 !

最初的那些春天,陽光灑在楊樹上,風吹來,街道平靜而溫暖,鍾走得好慢,我情竇還不開,你的襯衣如雪,心裡像有一些話,我們先不講,等待著那將要盛裝出場的未來……

人到中年,我們等到了嗎?

比如少年的那個女孩,比如洛陽的一套房子,比如西藏的一次遠遊……

要麼是壞了心腸,要麼是鐵石心腸,不過是突然間的良心發現,才想起了清白之年。

多年前的清白之年還是多年後的清白之年?至少,現在,我做不到。

人到中年老江湖,男的老狐狸,女的狐狸精,還說什麼清白?

小時候偷雞摸狗追女生,算不算清白?

年輕時候聲色犬馬遊戲人生,算不算清白?

40歲飽暖思淫慾壞了良心,算不算清白?


人到中年越來越懶,40歲已經不適宜肝腸寸斷

2、

三毛說,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待明白過來時,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

驢一樣的中年,我們,能認真的老去嗎?

我們誰不是用盡了全力卻過著平凡的一生?

我們誰不是我年華虛度卻空有一身疲倦?

我們誰不是越過山丘才發現根本就是無人等候?

我們誰不是兵臨城下六神無主?

我們誰不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我們誰不是歷盡劫波九死一生?

我們誰不是百毒不侵也百病纏身?

我們誰不是在“裝”,裝作不憂傷,裝作不在乎,裝做不認輸?

我們誰不是在“扛”,扛家庭,扛工作,扛誘惑?

我們誰不是在“熬”,熬困境,熬糾結,熬辛酸?

多少笑容的背後是緊咬牙關的靈魂?

多少次走投無路,我真的想束手就擒引頸就戮。

多少次山窮水盡,我真的想棄甲投戈望風而降。

多少次日暮途窮,我真的想慷慨赴死一死百了!


人到中年越來越懶,40歲已經不適宜肝腸寸斷

3、

多年前想對某人說的一句話,如今話到嘴邊,卻懶得說了。

多年來心心念唸的某件事,如今萬事俱備,卻不需要東風了。

多年後一定會後悔的某個決定,如今雖百爪撓心左右為難,卻清楚放棄是唯一的選擇。

哪有歲月可回頭——

不過是春色惱人眠不得

不過是斬蛇容易割雞難

不過是人在東風正依欄

不過是一別方知見面難

不過是書到今生讀已遲

不過是夢時權做醒時看

不過是指爪都從病後長

不過是病臥他鄉死亦難

不過是又換深閨一度春

不過是一年春事又成空……

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說白了,放不下,想不開,忘不掉而已。


人到中年越來越懶,40歲已經不適宜肝腸寸斷

4、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裡說——

人們寧願去關心一個蹩腳電影演員的吃喝拉撒和雞毛蒜皮,而不願瞭解一個普通人波濤洶湧的內心世界。

問題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而路過的人只看到煙。對於別人,我們能做到感同身受嗎?

莫說風來疏竹而竹不留聲,疼不疼只有竹知道。

莫說雁渡雁去而潭不留影,冷不冷只有潭知道。

一個人的苦,一個人的樂,都是自找,與別人無關,我們能做的,最好是不打擾。

40歲已經不適宜肝腸寸斷,這世上,有些人有些事見與不見都是不甘。

邀千百人之歡不如釋一人之怨,希千百事之榮不如免一事之醜。

君不見外州客,長安道,一回來,一回老。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40歲,抽刀斷水水更流,我們都不過是心有不甘在挑逗時光而已,都是凡人還能怎樣,還想怎樣?


人到中年越來越懶,40歲已經不適宜肝腸寸斷

5、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往事斑駁:有些地方一輩子不能抵達。有些人一輩子不能忘。有些事一輩子放不下。

明明是錙銖必究卻一副山包海容的樣子。

明明是潰不成軍卻一副指揮若定的樣子。

明明是心亂如麻卻一副運籌帷幄的樣子……

枯守著一個小鎮?枯守著一段往事?枯守著一種生不如死的日子?

像一顆春天的老樹,想發芽吧害羞,不發芽吧又蠢蠢欲動!

多少的決定猶猶豫豫,多少的努力乾乾停停,多少的理想有始無終……我們可以裝得波瀾不驚的平靜,我們可以裝得揮金似土的奢靡,我們可以裝得沒心沒肺的不在乎……但我們終究明白,終究會有那麼多的事與願違,讓我們做不到氣定神閒,甚至,會亂了方寸。


人到中年越來越懶,40歲已經不適宜肝腸寸斷

6、

人到中年,我越來越懶,越來越活得自我了——

喜歡聽郭德綱的相聲,喜歡品老樹的漫畫,喜歡紫砂,喜歡美玉,喜歡篆刻,喜歡金瓶梅,喜歡抖音小視頻……

董橋的《記得》裡有一篇叫“企鵝舊夢”的文章,裡面董橋說商先生和他一起賞玉,商先生說,“人不可以無癖,玉不可以無沁,沒有在泥土裡熬過的玉器那簡直是沒有動過情的女人,多掃興!”

我很贊同董橋對盤玉的看法——一塊玉一定要讓一個漂亮的女人盤,必定溫潤的出奇。董橋在一篇《鶴頂紅》的文字裡說道一個叫龐荔的女人,說,我揣在懷裡日夜貼著肌膚呵護,很快脫胎換骨。

董橋遐想連篇,古玉包藏女人香,說:懷袖住知音,溫然一片心。

人到中年,我一直在說服自己要靜下來、慢下來、放下來,但,很難!

所以就有了無盡的糾結、隱忍、不甘、怨懟。

往事蒼茫——

一個錯過的人,念念不忘了多年;

一句說錯的話,噬臍莫及了多年;

一段未了的情,左右為難了多年……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人到中年,最是怕相思比夢還長。


人到中年越來越懶,40歲已經不適宜肝腸寸斷

阮小籍,居蘇州,喜歡文字、紫砂、硯臺、閒章這些樸素、自然的東西,作品見《散文》《讀者》《芒種》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